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当前也存在着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化,课堂欠缺有针对性的提问,小组合作模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重新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遵循开放性合作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上,要正确认识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作用,能够让教师依据学生小组的成果来有效针对学生个人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由学生促进学生,互相监督学习,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展开来进行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现存的弊病
  在当前小学教学阶段,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尤为常见。这一教学方式通过解放学生的课堂主体为首要条件,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而且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小组合作方式流于形式化。一些地方的教学方式上虽然名为小组合作式教学,但实际上还是由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只不过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交流,并未达到实际的交流讨论的效果;有的教师还进行多花样的小组讨论,看似具有良好班级氛围,实际上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为了追求稳定的教学效果,长期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找不到新鲜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课堂时,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往往给出的问题都是杂乱无章,让学生找不到准确的思路和解题方向,再加上小组交流的方式,很容易在意见上产生分歧,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面对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各自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弊病,改善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实下来,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比如,学生在小学数学阶段每天会有很多的数学练习题去做,但是每天学生的完成效果却并不理想。有的是学生本身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又缺乏相关人员的监督,因此在作业完成能力这一部分有待提升。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帮助班级学生改善这一现状。小组成员通过互相监督,互相督促,互相检查的方式,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上的完成效率大大提升。为避免学生在小组内部出现抄袭的情况,老师可将学生作业分层次下发,比如每个小组成员1号练习题为一单元,2号成员为三单元等。
  针对课堂上小组形式化,问题提问针对性不明显等问题,需要教师遵循开放性合作原则,优化学习方法,明确教学方向,深入启迪学生智慧。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是小组合作学习,但老师也应当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保持开放性;在学习内容上,需要针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即在学习内容上保持开放。对于提问针对性不明显的问题,需要教师明确教学思路,认真分析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幫助学生培养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益。学生通过交流沟通,互相探讨学习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便于学生之间进行查漏补缺,相互促进,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而且相对于老师,学生之间沟通频率更多,更有助于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不断创新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能够带给学生们新鲜感,满足这一阶段学生心中的好奇心,帮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上“填鸭式”教学思路,给现阶段小学教学方式上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更便于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学生建立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意见、聆听他人意见的同时,自己也进行思考,便于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沟通交流的能力。
  综上所言,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教师还要创新小组合作的方式,不能单一的保持固有的方式方法,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新鲜感。通过小组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成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6(01):103.
  [2]冯卫.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6(02):3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断优化革新,改变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冲击着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模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开展的一门重要教学学科。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中,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通过探究关于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性的知识以一种简洁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有效减少学习新知识的困难,还能够进一步的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与相应知识的记忆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知识愈发困难,据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环节中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进一步的使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相应的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对知识点进行相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值得提倡的一种新途径,它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到生活的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完善个人品质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势在必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它不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更为重要的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被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的优化课堂教学,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打造充满温馨和充满人性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促进小学生较好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就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打造人性化数学课堂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课堂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生物知识积累,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高中生物教师的全新任务和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将从设计问题、引导实验和融入生活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地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有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在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下面,本文就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实现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关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现代数学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需要教师及时地做出改变,包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优化教学措施,以期帮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中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及。这也使得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而中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也为社会培养了众多杰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更,也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就中职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顺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还应当掌握学习英语的能力,将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相结合,是在当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教学途径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也从课本知识的单一灌输转变为了教授学生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意识和态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觉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与探索活动中,从而有利于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下面,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