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f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我国大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引言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侧重于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较为轻视,导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 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首先,大学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使得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观。大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大部分均包含着这些教育内容,利用语文教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具有可行性;其次,语文教学具有隐性教育的特征,能够通过长期的教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和道德观,同时也能够避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枯燥性和无效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对文章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其中包括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内涵以及对各色人物的性别、道德方面的剖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是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2];最后,语文教学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适当的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和生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2 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从三方面来说,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思想上和行为一致的高素质人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在专业领域上有所成就,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素养[3];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不良的校园风气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使校园氛围更加和谐。
  2.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1 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指出,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国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积极性较弱。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下,教师应该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继而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 转变教师的教学定位
  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首先需要转变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教学定位,让大学语文教师明白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还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大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具有正确的定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2.3 完善语文教材内容
  当代大学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对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抱着质疑的天都。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这种教学现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不利。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高校加强对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视,完善语文教材设计。首先,该校应该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大学语文教材更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过程中应该要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观,囊括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同时也要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当代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符[4];其次,大学语文教材设计和完善需要重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应该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调动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教材思想观念的认同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走向正轨。
  2.4 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因素,但是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创新其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观的感受体验教材的核心观点。但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新的机会较少或者说学生主观思考的深度不足,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过于浅显,也自然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5]。因此,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生活情况,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如让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举办语文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层含义,从内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要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学定位、完善语文教材内容并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迎玲,刘亮亮.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语文建设,2014,32:20-21
  [2]杨琳.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语文建设,2014,36:15-16
  [3]丁爱侠.大学语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索——以“中国梦”主题教育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03:69-72
  [4]杜秀宗.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的新途径——由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建室建设引发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No.12907:51-52
  [5]张金兰,张晓玲.如何有效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语文建设,2013,20:54-5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医学教育水平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人才的需求。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改革教学方法,使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更加灵活和有效。各医学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诸如TBL 教学法等。所有这些方法是高校教育学家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本文将重点分析TBL教学法在高校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表明该教学法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