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能力作为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能够将无声的文字内容转变成丰富的情感,也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丰富朗读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05-01
  一、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要提高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情感,进而促进其朗读能力的提升。创设一种富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模式,正是教学理念创新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必要途径,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比如说,在讲到《春雨》及《春晓》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给学生播放那些“春雨细密、百花齐放”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视频赏析,这样他们会对诗歌意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性欲望,教师可以在柔美舒缓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轻声朗诵,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中,对诗人当时所处的写作背景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诗歌朗读。朗读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诗人为何称它为好雨?”、“春眠不觉晓中的‘晓’字作何解?”、“‘潜入’的意思是什么?”等等,紧接着让学生在根据教师的思路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推敲与思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提高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
  在素质教育理念日渐深入的当下,语文教学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以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轻视朗读教学的模式,对朗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激发学生进行朗读的兴趣,这对整体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其认识到朗读的作用与重要意义,以便其更好地配合朗读教学。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好朗读段落生字,及时消除朗读障碍,再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就能基本了解文段内容,这时再进行朗读,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理解的也更为深入。
  比如说《桂林山水》一文,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前,教师应先确保学生能够认识课文每个生字,然后进行朗读,了解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主要是从那些方面进行的,等到学生朗读结束,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充满兴趣,如“对于桂林的山和水,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进行描写?”、“在描写桂林山水时作者的心情如何?”等,此外,还要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揣摩,领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漓江水的“清、静、绿”等特点,体会作者对于桂林山水的喜爱与赞美。最后,还要让学生再将课文朗读一遍,要带有喜悦赞美之情,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三、灵活采用科学的朗读方法
  为了提高朗读教学效果,还要采用灵活科学的朗读方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很多朗读细节。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有层次地朗读。第一层朗读的目的是为了扫清字词句的障碍,属于基础性朗读;第二层则需要学生将情感带入到朗读过程中,让人能够切身感受到文章要表达的情况,并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第三层要求学生能够体会文章内容,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旨。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朗读能够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并掌握文章内容,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说,对于《少年闰土》一文,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层朗读,至于需要带有感情朗读的部分,则应尊重学生意愿。在朗读“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时……”时,要带有兴奋自豪的情感,而在朗读“我在朦胧中,眼前又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段内容时,又要带有失落惋惜的情况,在把握朗读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三层朗读,能够准确领会文章的主旨与内涵。
  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小学阶段学习尤为注重趣味性,凡是涉及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往往更加。而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则是提高朗读教学趣味性的重要途径,但是分角色朗读的关键在于要选对课文,一般以小说类课文为主。比如说《小珊迪》就是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角度塑造也富有个性。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精力集中,并投入全身精力,负责朗读小珊迪的学生必须读出卖火柴小女孩那紧迫又可怜的情感“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必须确保情感的表达到位,从而更加深刻的领会作者的心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课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大多联系紧密,不少课文甚至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之所以对阅读教学不感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找不到体会的切入点,并别提感受作者情感了。所以,在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了解作者内心的思想感觉,让学生和文章以及作者紧密接触,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朗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极其有利的。
  比如说,在上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想日常生活中谁对自己的影响最深,如父母、老师、朋友等,感受他们是怎样对资金产生影响。同时,对于文中较为经典的段落,如倒数第二段,可以让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完成朗读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说说那个在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作者描写的叶圣陶先生又会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文章作者对叶圣陶老先生的敬重与感激之情。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深入讲解,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朗读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开展朗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因此,我们有必要不断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自由的朗读氛围,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并加快朗读教学方式创新,通过分层次与分角色朗读,增强朗读教学的趣味性,最后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情感获得升华。
  参考文献:
  [1]夏丹.小学语文課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升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
  [2]乔世梅.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考试周刊,2018(21):59-59.
  [3]唐文荣.让语文课堂充溢琅琅书声——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13):44-44.
其他文献
红四军二纵队在毛泽东亲自率领下向江西进军的途中,一天,部队在闽赣交界的一个庄子里休息,我有急事到纵队部去。刚到那里不久,我们大队派向清流、宁化方向游击的一个排,便与
【摘要】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阅读能力是培养形成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新课标也对此做出了重点的要求,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引起高度重視。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
随着我国医疗整体水平的高速发展和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医院科技活动迅猛发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研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已经遇到管理瓶颈,国内大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中对词语的释义(包括例句中的释义)存在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共有六个方面:一、释义完全不同;二、释义中反映出的词性不同;三、释义所概括的范围不同;四
1941年,新四军在新军部领导下,不断对日伪军进行袭击。第1师在歼灭顽军李长江一部,粉碎日军南浦旅进攻盐城计划后,又连续攻占靖江、泰兴地区的古溪、蒋垛、苏陈庄、大泗庄、孤山及老庄
麦克卢汉的理论为传播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多数的学者都专注于研究媒介所传递的内容的效果,而麦克卢汉却独树一帜的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媒介本身。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为什
在实时电价的电力市场机制下,综合考虑了电网侧和电动汽车车主双方利益,建立了电动汽车群接入电网后的控制模型.该模型以电动汽车群接入电网后负荷曲线峰谷差最小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