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和阅读速度等。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怎样才能达到阅读效果呢?我认为,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怡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新手段和新途径。下面, 我结合本人近40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针对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语文将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二、自读与教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带动自读,教读是为自读服务的。一方面,教师通过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促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以及进度,以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求学生在符合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其次: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时学生可将通过视觉所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速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地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第三:复述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反复诵读与深入理解相结合,能使背诵获得最佳效果。最后是精读和评析: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它要求对文章特点作出评价。
  四、以学生为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民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建议: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参与阅读教学呢?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参与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从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认知和情感协调发展。
  2、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教师走进文本,就是要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有组织和引导的“底气”。要做到一读二想。读,就是要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想,就是要想一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好,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留给学生宝贵的阅读时间; 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起“桥梁”。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文体阅读的基本知识等。
  3、抓“生成性”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预定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参与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主要靠学生参与过程中生成。因此在参与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提高参与式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總之,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打开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课本中的插图已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插图,从形式上看,有单幅,有多幅;有绘画,有照片。其中绘画插图有国画,有油画;有工笔,有写意;有专门为教材而作,有从公开发表的绘画作品中选用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内容上看,所配插图表现的有人物形象,实物图片,特定情景,自然风景,城市景观等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这种
期刊
摘 要:“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更新理念,立足过程,发掘潜能,发挥评价的魅力 ,激发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中获得信心和力量,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教学评价 更新理念 立足过程 发掘潜能 自主发展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的确,我们每一天所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充满朝气,并且
期刊
摘 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更高一级学校培养优秀生源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浅谈自己的做法和
期刊
摘 要:开展初中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要注重选题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选题新颖,要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课题内容相结合,要善于从失败的实验中总结经验寻找成功之路。  关键词:课外探究性活动;选题;兴趣特长;总结经验  课外探究性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或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
期刊
一、为什么要整合不同版本教材  1、《新课标》指出:教材既不是圣经,也不是普通的教学资源,教材不仅提供教学材料,同时也提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走出“教材就是圣经”的误区,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重新整理组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逻辑性、条理性。  2、新课改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效课堂”。那么怎样才算是高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呢?通俗的解释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采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乐
期刊
摘 要: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师生关系;教学形式  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第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智力之母。”对某件事情或事物有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否则,没有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进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他们在自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可能轻松的接受知识、更快的理解知识,并从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英语的興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理念;兴趣;思维能力;课堂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创新就成了现代人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和素质。在当今的社会里,一个人不会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一个民族不会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和挨打。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
期刊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的身心特点、心理上正当的发展需要、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初探  当前.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再度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建设新农村,关键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要改革和发展农村中学教育
期刊
在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走向深入的今天,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凡是谈起教育教学,必谈“素质”;凡是谈起“英语教学”,必谈“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语法”似乎成了谈论英语教学时的一大忌讳,好像谁提及“英语语法”,谁就是教法陈旧,不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不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英语语法教学不仅与“素质教育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相矛盾,而且还是“素质教育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