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凰山紧邻秭归县城,她因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她正对着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与大坝相距不足1公里。
凤凰山又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在这里可以翻开一页页历史,充分感受峡江文明。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使长江上游形成5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以“巴”“楚”历史文化为背景的自然人文景观、古老的场镇和大量的历史遗存将没入水中。于是,国家花巨资对这些地下、地面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搬迁、保护。浩浩长江传承着中华文明,古老的三峡则是长江文明一个巨大的纽结,它一头连接着巴蜀,一头连接着荆楚,而能代表峡江文明的又是那些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城古镇、古庙古祠、古桥石刻等历史文物。
秭归境内的青滩江渎庙、古民居,归州的古城门、古牌坊和归巴古驿道上的石桥等24处地面文物,全部整体迁建到凤凰山,复建文物的数量、规模、集中程度在全国最大,被人们称为中国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
复建的江渎庙,系古人为祭祀长江水神而建。古时候,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常常在名山大川修庙宇,以便祭拜。江渎庙是“江、河、淮、济”四渎之首,是长江三峡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庙宇。古时的青滩,滩险水急,最高水位落差可達7米,过往船只都不敢轻易闯滩,船员、纤夫都要停靠在新滩歇脚,养精蓄锐,在祭奠江神之后再度启程。日久天长,人们在青滩修建起这座规模大、艺术风格完美的江渎庙。如今,搬迁到凤凰山的江渎庙,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治水工程——三峡大坝和一马平川的平湖航道,江神何在?纤夫又何在?人们只能在封存的历史记忆中去寻找。
凤凰山江渎庙后是一片搬迁复建的青滩古民居,三峡地区的民居浓缩了厚重的峡江文化,而青滩古民居是其最突出的典型代表。无论是那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整体布局,还是那重门、叠院、天井屋、马头墙的建筑形成,都具有浓厚的峡江特色。尤其是像彭树元老屋的“歪门斜道”、郑韶年老屋大门上方精巧的鸽子楼……都让人叹服建造者的匠心独造。
在凤凰山上,你可以感受到三峡的历史,触摸三峡历史长河跳动的脉搏,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凤凰山又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在这里可以翻开一页页历史,充分感受峡江文明。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使长江上游形成5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以“巴”“楚”历史文化为背景的自然人文景观、古老的场镇和大量的历史遗存将没入水中。于是,国家花巨资对这些地下、地面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搬迁、保护。浩浩长江传承着中华文明,古老的三峡则是长江文明一个巨大的纽结,它一头连接着巴蜀,一头连接着荆楚,而能代表峡江文明的又是那些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城古镇、古庙古祠、古桥石刻等历史文物。
秭归境内的青滩江渎庙、古民居,归州的古城门、古牌坊和归巴古驿道上的石桥等24处地面文物,全部整体迁建到凤凰山,复建文物的数量、规模、集中程度在全国最大,被人们称为中国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
复建的江渎庙,系古人为祭祀长江水神而建。古时候,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常常在名山大川修庙宇,以便祭拜。江渎庙是“江、河、淮、济”四渎之首,是长江三峡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庙宇。古时的青滩,滩险水急,最高水位落差可達7米,过往船只都不敢轻易闯滩,船员、纤夫都要停靠在新滩歇脚,养精蓄锐,在祭奠江神之后再度启程。日久天长,人们在青滩修建起这座规模大、艺术风格完美的江渎庙。如今,搬迁到凤凰山的江渎庙,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治水工程——三峡大坝和一马平川的平湖航道,江神何在?纤夫又何在?人们只能在封存的历史记忆中去寻找。
凤凰山江渎庙后是一片搬迁复建的青滩古民居,三峡地区的民居浓缩了厚重的峡江文化,而青滩古民居是其最突出的典型代表。无论是那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整体布局,还是那重门、叠院、天井屋、马头墙的建筑形成,都具有浓厚的峡江特色。尤其是像彭树元老屋的“歪门斜道”、郑韶年老屋大门上方精巧的鸽子楼……都让人叹服建造者的匠心独造。
在凤凰山上,你可以感受到三峡的历史,触摸三峡历史长河跳动的脉搏,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