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施新课改,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问题情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施新课改;创新能力;激发兴趣;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的理论,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呢?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
  
  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如我在讲生产力概念时,我用电教媒体展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如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他们真正懂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创新在改造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 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要体现一个“活”字。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教"活"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高一学生刚入学对新的环境一切均感好奇,但又娇嫩幼稚,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学。其主要环节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高二学生对学校环境、学习方法、生活习惯都适应了,因此,显得轻松、好动,在教学中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对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并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变为"学"从"听"转变为"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高三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变的较老练而且又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因而适宜采用"创造教学法"它是通过科学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学生要学"活"
  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在学习中养成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要"活",要有新意,有创意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课堂,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在教学中就应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我在讲经济全球化这一问题时,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新课改教学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可,对学习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习经历体验,适度的学习焦虑,成就感、自信心与意志等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情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并通过相
期刊
摘 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运用;激发;创设;参与体验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数学知识中相似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要想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目标, 抓住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建设一支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师资队伍,形成独特而清晰的培养教育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师素质;培养模式  AbstractIn order to survive and propser, independent c
期刊
摘 要在大学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干扰着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对于逐渐发展的双语课教学,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本文以选修《生物学导论》双语课程的252名学生为例,利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学习风格检测方法,测试了他们的学习风格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风格以视觉型,具体型和总体型为主,行动型和思考型的学生则各占一半。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双语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其自身存在的现实根据和内在价值,重视并认真透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现象”并且加以矫治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现象”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    一、不少数学教师讲得太“精彩”,学生反而反映甚微    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前设计出非常细致的教案,讲课中能把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阐述清楚,自认为学生应当不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历史组老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多媒体资源,实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如:人机对话、计算机游戏、自制电视教学片、学生上网自主探究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探索    传统的教育模式
期刊
摘 要法律经济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然而包括教学主体和客体在内的诸多教学问题仍然困绕着该课程的普及和该学科的成长。本文探讨了法律经济学的教学主体的类型、缺陷以及若干建议,法律经济学的教学客体--教学对象与内容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教学主体;教学客体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法律经济学西学东渐,逐渐走进我国学术界、大学教育以及实务界,可谓是方兴未艾,现已在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学科、
期刊
摘要中学生语感培养非常重要。何谓语感?语感培养有何意义?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读背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感;重视;培养;读背训练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新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期刊
摘 要钢琴二重奏原是从钢琴教学中发展出的一种演奏形式,分四手联弹和双钢琴两种形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是对钢琴演奏者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训练方式。本文探究了它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对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意义以及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钢琴二重奏;四手联弹;双钢琴   AbstractThe piano duet is a kind of performanc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