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群懦夫 等

来源 :新概念·中文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lia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群懦夫
  文/唐子
  
  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曾抱怨不已:如果不是高考发挥不好,如果不是志愿填报不当,怎么也不至于被“扩招”进这么一所“三流学校”。
  这样的心态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天,系里举办讲座,主讲人张教授据说曾是我们的师兄,现在是某名牌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他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度过我的大学”。
  张教授开门见山:“听说你们有80%的人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是的,我也为各位感到委屈和不公平!但是各位,你们既然读了这所学校,就说明你们只配上这所学校,这是由你们的能力和智力等自身因素决定的!
  “如果说进这所学校,是你们人生的一次失败,那么,你们不去想办法解决已成定局的失败所带来的问题,而是千方百计、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找借口,这样,不仅让我觉得你们弱智、无能,还让我看到了你们的虚伪,你们是群懦夫!”
  说到这儿,张教授走了。讲座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台下的学生,惨兮兮地离开。
  春节结束后的新学期,黑板上方多了一幅字:我们是群懦夫?在接下来的3年里,每次开班会,班长都会带大家大声朗读3遍黑板上方的条幅:我们是群懦夫?
  临毕业前,考研成绩出来了,我们班共60人,51人报考,51人上线!余下的9人,在上一年的年底就找到了满意的“婆家”。
  大学毕业临近,大家一致要求辅导员再请张教授来做一次报告。张教授来了,报告依然很短,他只用了一句西方谚语:“没有失败,只有失败者。”
  掌声经久不息,为张教授,更为我们自己。
   (摘编自《现代女报》)
  
  为爱长大
  文/赵功强
  
  刚上大学时,为了多修学分,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课程我选修了许多,这才有机会上了一堂足以影响我一生的课。
  那时,作为新生,同学们都不同程度地放纵着自己,有的开始谈恋爱,有的夜不归宿上网消遣,有的背起一只大挎包,到各校兜售廉价的日用品。大家好像都认同不思进取才是对枯燥沉重的高中生活的唯一补偿。我夹在他们当中,惶惑而孤独。
  那是第一次上社会学选修课。讲课的教授貌不惊人,他走上讲台时我习惯性地从书包中拿出一本正畅销的小说。但是,我很快就被他吸引了,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他让大家回答“人为什么渴望长大”这个问题。
  这是个可大可小的问题。兴致勃勃的同学们踊跃发言,但没有一个答案令教授满意。最后,教授说大家不妨作一次社会调查,去问问那些社会中的人。
  这项工作挺有意思。周末的时候,我先在校門口拦住一位公司职员模样的人,他边想边说:“应该是为了多挣钱,过上好日子吧!”这是很实际也很普遍的一种答案。随后我又分别到菜市场和音像店问了一位摊主和一位时髦女士,他们的意思大都如此。当然,也有例外,挤在公交车上,我问身边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这问题时,他搔搔脑袋,很茫然地说:“人长大是生理成长的自然规律,没有为什么的问题。”
  在第二次社会学选修课上,教授让大家交流调查的结果,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教授把这些结果分类列在黑板上,答案形形色色,除了我得到的那些说法之外,还有为了报答父母,可以恋爱成家、回报社会、实现人生目标等等。等大家停下来,教授才深情地说:“你们说的都不错,但都只是一个方面。其实,这么多目的,归纳起来,就是为了去爱:爱自己,爱父母,爱爱人,爱子女,爱朋友,爱社会。”很复杂的一个问题,答案挺简单!教授接着又说:“所以,为了长大后能好好去爱,在长大之前,我们理应多多积累一些爱的资本。”
  讲台下面悄无声息,大家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句关于长大的箴言,像一道灿烂的阳光深深射进几千颗混沌的心灵。是啊,长大是为了好好去爱,在不具备足够的爱的能力之前,我们能做的,只有埋首积累。教授的话激励我在接下来的大学几年勤奋读书,辛勤笔耕,到毕业时累计发表了二百多篇文章。即便是现在,参加工作多年后,我也不忘勤勉做事,珍惜时间,因为用教授那个标准来衡量,我还不敢妄言长大。
  (摘编自《思维与智慧》)
  编辑/知非
  
  他们也曾自卑过
  文/韩雨菲
  
  几年前,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就因为这句问话,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女同学说话!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都占据着他的心灵。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自卑的内心。
  20年前,她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大部分日子,她都在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她差点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惧,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会显得非常愚笨。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在最近播出的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一对。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起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靠才气,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央视主持人位置的人,她的名字叫张越。
  原来“名人”也曾自卑过。然而,尽管自卑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多了几分坎坷,但庆幸的是,他们最终都成功地超越了自卑。
  (摘编自《报刊文摘》
其他文献
萧燕燕,就要考试了,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我们约定在这次考试中一较高下,希望你调整好状态,我也会努力准备,争取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的实力,祝你考出好成绩。  李志强    哥哥,你还好吗?明年你就要高考了,现在的你一定已经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当中了,你要注意身体。虽然我们相距很远,但是我时刻牵挂着你,你一直是我的榜样。希望你劳逸结合,考入理想的大学。  妹    邓少强,再过一个星期你就要当兵走了,这一去
期刊
第一次在教室门口见到李老师,我的心就凉了一大半,搞不懂教务处为什么非让他代替英俊潇洒的张老师来教我们初三(4)班的物理课。我用一种排斥的眼光盯着这个不受欢迎的人,他50岁左右,身材微胖,白衬衣灰裤子黑布鞋,全身上下唯一还算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矗立在光脑壳上的那簇白发。同学们都戏称他为“一撮毛”,我知道,这是大家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气。   在他为我们上过几堂课以后,我才意识到让他来提高我们班的“战斗
期刊
这是一部幽默诙谐的童话体青春小说,献给每一位生活在梦幻中的少年,和永远葆有童心的kidult(kid+adult)一代。  胖头胖脑的眷村少年浣熊阿布,善良正直,乐于助人,但有时候也会打打小算盘,动动坏脑筋。他像你也像我,有着无边无际的梦想,却总是看不见自己的位置。他看着自己的初恋挽着别人的手臂走了,却微笑着替她撒谎;他报名参加“筷子战争”,只是为了让女孩在电视上看见自己;他和最亲密的兄弟松鼠大板
期刊
亲爱的何老师,虽然初中毕业已经一年了,但您的教诲仍记心头,感谢您在我最不懂事的时候教会我如何做人,学生一辈子都会记得的!虽然今年的教师节不能再和您一起度过,但真挚的祝福一定要送到: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  学生 革新    铁猴,虽然今天你我学缘已尽,但友缘未绝,希望我们惜缘重友,珍惜彼此的友谊,留住那美好的回忆!新的学习环境你适应了吗?学习不忙的时候过来看看我,别忘记我们的承诺,大学
期刊
2007年4月21日,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全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和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6-2007),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我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的潘鲁尔同学(高中组)最终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2007年6月,《初中生学习》编辑部再次组织权威评审组,对我省进入北京复赛的59篇(初中组26篇、高中组33篇)参赛作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复评,最终决出
期刊
片名: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机器猫——大雄的恐龙2006  总导演:楠叶宏三、渡边步  导演:小西贤一  动画导演:梦野史郎  美术导演:西田稔  CG制作:木船德光   类型:动画/剧情/冒险  原作:藤子·F·不二雄  片长:107分钟    “哆啦A梦”这位憨态可掬,能从百宝袋里掏出无穷无尽宝物的卡通人物对中国观众来说几乎是妇孺皆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无数小朋友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沉浸在那
期刊
“这是一袋魔法糖,散出去,你会得到快乐。”  “我想让你也找到快乐。为什么你可以帮我打开通向朋友的那道门,自己却把不快乐关进心里呢?”    杨梦格:  爸妈就像是城市里的漂移族,不停地开拓他们的事业,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我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班级里的新生。我讨厌转学,可是,风车除了跟着风转还有别的选择吗?  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哈尔滨这座城市,大部分时间都很冷,想想就恐怖得不行。但火车驶
期刊
苏柳嫣传纸条给郝俊,她说,等到仙人掌开花的时候,我就回答你的问题。    一    苏柳嫣散漫地走着,心想为什么才上高一就得没完没了地补课,让人不得清净。她泄愤似的使劲踢了一脚面前的石子,然后立刻龇牙咧嘴地蹲了下去。踢石子结果却被石子踢了。大脚指的指甲开始渗出血来,钻心地疼,苏柳嫣委屈得哭了,她撇着嘴坐到了石阶上。  翻遍书包,也没有发现一张纸巾,苏柳嫣勉强站起来,倒吸了一口凉气。  “苏柳嫣,你
期刊
空闲的时候,想想10年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去做。    18岁以前,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时,我每天就在当时所在的艺术学校里,和其他同学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我拍戏,我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多小的角色。  如果没有老师跟我的那次谈话,也许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知道周迅是谁。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专
期刊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很偏心。每次上课提问的时候,总是望着一个三角形——班上的前三名,课后,只关心一个长方形——那几个班干部,对其他同学不理不踩,更是把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同学当成空气。  我们当然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还不是想通过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嘛!可是,他的这种做法却让我们很伤心,也很失望。我一直觉得老师是一个特别高尚的职业,老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同学,可是我却发现老师们都只偏心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