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头菜趣闻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man8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上犹客家风味的食品——汗头菜,只有世居上犹的客家人才能品味其中。因为它似菜非菜,辛辣不辣。特别是有点患感冒、鼻寒的人,吃了腌制的汗头菜,出身腻汗,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汗头菜学名究竟叫什么?笔者曾采访过许多植物学的行家,都不能说出确切名称。有趣的是,从民间传说中取名的汗头菜,倒耐人寻味。
  汗头菜除了有以辛辣功能取的名外,还有依照它的生长性能取的名——旱头。殊不知这似菜非菜的草本植物和人参一样,属须茎野生植物。它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必须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深山,且常年有山泉的沙质土壤。如果是伏天,微微遇上高温的干旱天气,便会烂叶枯竭而亡,不易大面积种植。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旱头”,这种取名也不无道理。
  还有一种文雅之称为“翰头”。起因是这种客家风味食品与清朝一位翰林蔡家王干有关。营前地区是客家人的密集居住地,朱、陈、蔡三姓是当地望族。蔡家王干被皇上钦点翰林后,自然要上营前拜访家庭梓叔。时值隆冬季节,他逆水行舟而上,百余里水路,河风凛冽,难免受到风寒侵袭。到了“蔡家城”以后,族人除以美味佳肴款待外,还特地供奉一碟稀有山珍——汗头菜。
  因他是县城人氏,从未见过山区野生汗头,看见这碟呈红、黄、白三种颜色的混合食品,食欲陡增,细细咀嚼,顿时觉得浑身舒坦,很是好奇。便不耻下问族人这是何物?族人答道,是一种叫“汗头菜”的与鸭脚爪、冬至萝卜、胡萝卜、黄姜、炸豆腐等切细拌和的地方特产,招待贵客时才会供奉上桌。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喜爱猎取学问,便问这“汗头”二字如何写才贴切。一族人说应该是流汗的“汗”才对,蔡翰林摇头说“汗”字冠名在食品上不雅观;另一族人说应该是怕干旱的“旱”更准确,蔡翰林晃脑说“旱”字太俗气。族人请教该写哪个字为好?蔡翰林捻着胡须,沉默片刻后,一板一眼地念道:“山珍旱头不耐旱,吃罢通鼻额出汗,旱汗同音皆有理,美味佳肴宜冠翰。”念毕,族人拍手叫好。
  后人为提高汗头菜的品位,于是便把“汗头”写成“翰头”,既谐音又能显示出人文色彩。
  小菜一碟的汗头能登上大雅之堂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事,时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的黄振棠将军是营前平富人,他喜爱咸咸辣辣客家风味的家乡菜,老乡到北京办事,带台湾省一点土特产品,他尤其钟爱汗头菜。为不忘浓郁乡情,他款待客人的宴会总是少不了这碟美食。品尝过的人无不叫绝。他还建议把它加工成带包装的、便于携带的旅游食品,让世人享受,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批量生产,只是一家一户自产自食或当礼品馈赠亲朋。
  在食品行业与时俱进的当今,上犹客家风味的汗头菜已经批量上市,为食品行业平添了一个新品种。愿这朵从民间挖掘出来的食品奇葩枝繁叶茂,常艳不败。
其他文献
菠菜+胡萝卜防中风    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菠菜和胡萝卜,可明显降低中风的危险。据统计,每天吃一份菠菜的女士比一个月才吃一次者,中风危险降低了53 %;每天吃一份胡萝卜的人比不吃者则要低68 %。这一切主要得益于β胡萝卜素。    苹果+茶叶防心脏病  荷兰医学研究者认为,苹果、洋葱、茶叶可保护心脏,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剂。    叶酸+硒酵母防胃癌  医学专家新近公布的
炭基固体酸是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当以高酸值废油脂为反应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时,炭基固体酸可同时催化脂肪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和甘油三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北京微电子制造企业碳减排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企业实施碳减排的首要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SOCS3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可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参与“一带一路”优先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和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因此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