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朱元璋对外朝和内辅领袖的猜忌,明朝内阁始终没有从制度层面被明确为像以前朝代那样普遍存在的具有政务统筹、内辅作用的机构;而行政体系运行的惯性又要求有一个这样的机构存在。明代朝野对于内阁的指责,既有不尊祖制、越位,又有缺位、不作为。而明朝人士关于阁臣"只备论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与"虽无相名,实有相职"的矛盾性论断,恰恰反映出内阁地位的尴尬和明朝中枢制度设计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