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画“基本功”是进行艺术创造以及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人格修养,而且还要以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练好艺术的基本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把想象力转变为绘画图像。为此,本文对绘画“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之世界观和艺术观的论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造型艺术的理解;同时,也有益于艺术个性、艺术表现、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基本功 造型艺术 重要性
当前,我们的基础课学习,除了素描外,包括各个专业的基础学习。例如,国画专业的临摹、白描、默写、写意;油画专业的课堂油画作业等等,作为基础课都占很大比重。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因此,要求打下严格的素描基础,否则就不可能为造型艺术锻炼出扎实的工夫。
一、造型艺术之基础
谈到绘画基础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在今天来说它主要是指绘画与雕塑。它是人与人除了语言之外的一种交流手段,是人们的视觉思维过程;是传达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感觉和感受,而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由此可见造型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而绘画基础则是造型艺术表达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训练。正如法国画家马蒂斯认为:“绘画是一种表现,所谓“表现”,对于我并不就是“脸上爆发的热情,或通过一个强烈动作的表示。它更多的存在我的画面上的完美的布局:各物体所占取的空间,环绕它们的空处,各项比例:这一切都对‘表现’有他的一份。”没有一门艺术能像它那样最简单、最直接、最迅速地提高人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感受能力和造型能力,从而达到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这种能力训练,能使人更好地运用这种交流手段,来准确地翻译人对大自然的感受,表达出人类丰富的情感语言。“绘画是精神上的东西,”正如画家达芬奇提醒到。
二、“基本功”之重要性
在我们的课堂学习中,有个别同学无视所画对象,任意夸张变形,违反学习要求,特别是在低年级,这种倾向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追求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用画册上所看到的现代绘画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对象,代替课堂作业,这在我们的基础课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正之风。而究其实,不过是出于对艺术问题缺乏理解,怀着好奇心理,迫切希望追求他们所感兴趣而又不甚理解的东西而已。
在我们的同学中,很多人都十分醉心于毕加索和马蒂斯,醉心于他们的那种大胆的变形,似乎认为只要直接学习他们的变形,就大可不必再去进行严格的基础锻炼,好象这样的基础锻炼,对于一个有前途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件多余的事情。为了着重说明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妨就马蒂斯和毕加索的写实基础及他们的艺术造诣略加分析。
三、毕加索与马蒂斯
不论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那种变形,都是几经演化,来之不易的,是随着他们的艺术造诣自然现成的。而所有这些成就都是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坚实的素描基础。他们那深厚的基本功告诉我们,他们不但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就连人体上的每一小块肌肉在动作中所形成的变化,都能熟练地背画出来。正是由于掌握了如此扎实的写实工夫,才能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上进行合理的夸张和自由变形。
无论是马蒂斯、毕加索还是其它野兽派的画家们,他们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刻苦钻研,经过长期磨练才取得成就的。马蒂斯是莫罗的学生。莫罗在绘画基础上是严格的写实家。据说他的素描工夫已经达到了神经般的洗练。毕加索的父亲是位素描教师,毕加索从七岁时起就由父亲教他画素描。他青少年时期又是在巴塞罗纳的美术学校和马德里的皇家美术学院接受严格素描训练的。在这一时期里,毕加索几乎完全是使用单色画画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贫苦人民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如《贫苦的家庭》、《无依无靠的老人》等等。其中的一幅《人生》,可以被看成是近代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不朽之作。
毕加索的艺术成就,既取决于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取决于他那坚实的素描功底。毕加索的素描就其内容、技法、样式来说是多种多样、纵横自如的。尽管如此,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习作当作创作,他的素描是紧紧为他的创作服务的。
以毕加索为例,不难理解作为精神产品的美术作品,总是借助于艺术家的表达能力,借助于技巧来加以完成的。好的艺术作品,是以它的巨大感染力来发扬人类的文明,培养人们的高尚品质和审美情操。纵观历史,凡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当代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就是为了将来把自己锻炼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努力学习的。
四、艺术家之世界观、艺术观
我认为,本专业的学生想要取得专业上的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适合于学习这一专业的才能和气质,即一般所说的天分;二是要靠持续不断地努力,要有正确的努力方法;三是要了解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凡此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在以经济效率为核心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市场的诱惑使一些艺术从业者急功近利,丧失了严谨与执着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有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不再通过主动扎实的学习来获得,而是为某种主流思想所左右,带有较强投机性,他们难以接受画家成熟所必须经过的漫长的、几十年如一日寂寞地坐在画架之前的“修炼”,往往选择能使自己较快凸现出来的“快速效应”的艺术形式,号称“前卫”,制造轰动。对于目前中国国内艺术批评现状,批评家黄专指出:“要么哲学家们、美学家们漫无边际的精神性解释艺术创作的過程,要么大多数场合里—则是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一种私下的情感贸易方式。”的确,那种相互应对式的吹捧文章使一些画家不屑基本功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重地脱离自然生活和写生造型,要么终日面对古人之作苦思冥想,试图悟出所谓的“神”的所在,要么随心所欲,任意涂抹,热衷丝毫不着边际,谁也弄不清所以然的所谓创新,将原本形神兼备、主客观高度统一的绘画推向了无视客观存在,脱离现实生活,形神俱废的病态之途。然而对于这一切,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而是批评与自我辩解。因此,归根到底,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世界观、艺术观起决定作用。如果思想境界不高,缺乏崇高的理想,那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不会了解自己所要追求的目的。
五、小结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人格修养,而且还要以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掌握好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把想象力转变为绘画图像。
综观美术史,凡是真正有成就的画家没有哪个人是忽视基本功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的。所以,我们的基本功必须练得扎实,不能玩弄形式。
参考文献:
[1]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2]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鲍桑葵.美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CHIEF EDITORS.艺术
【关键词】基本功 造型艺术 重要性
当前,我们的基础课学习,除了素描外,包括各个专业的基础学习。例如,国画专业的临摹、白描、默写、写意;油画专业的课堂油画作业等等,作为基础课都占很大比重。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因此,要求打下严格的素描基础,否则就不可能为造型艺术锻炼出扎实的工夫。
一、造型艺术之基础
谈到绘画基础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在今天来说它主要是指绘画与雕塑。它是人与人除了语言之外的一种交流手段,是人们的视觉思维过程;是传达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感觉和感受,而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由此可见造型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而绘画基础则是造型艺术表达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训练。正如法国画家马蒂斯认为:“绘画是一种表现,所谓“表现”,对于我并不就是“脸上爆发的热情,或通过一个强烈动作的表示。它更多的存在我的画面上的完美的布局:各物体所占取的空间,环绕它们的空处,各项比例:这一切都对‘表现’有他的一份。”没有一门艺术能像它那样最简单、最直接、最迅速地提高人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感受能力和造型能力,从而达到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这种能力训练,能使人更好地运用这种交流手段,来准确地翻译人对大自然的感受,表达出人类丰富的情感语言。“绘画是精神上的东西,”正如画家达芬奇提醒到。
二、“基本功”之重要性
在我们的课堂学习中,有个别同学无视所画对象,任意夸张变形,违反学习要求,特别是在低年级,这种倾向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追求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用画册上所看到的现代绘画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对象,代替课堂作业,这在我们的基础课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正之风。而究其实,不过是出于对艺术问题缺乏理解,怀着好奇心理,迫切希望追求他们所感兴趣而又不甚理解的东西而已。
在我们的同学中,很多人都十分醉心于毕加索和马蒂斯,醉心于他们的那种大胆的变形,似乎认为只要直接学习他们的变形,就大可不必再去进行严格的基础锻炼,好象这样的基础锻炼,对于一个有前途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件多余的事情。为了着重说明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妨就马蒂斯和毕加索的写实基础及他们的艺术造诣略加分析。
三、毕加索与马蒂斯
不论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那种变形,都是几经演化,来之不易的,是随着他们的艺术造诣自然现成的。而所有这些成就都是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坚实的素描基础。他们那深厚的基本功告诉我们,他们不但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就连人体上的每一小块肌肉在动作中所形成的变化,都能熟练地背画出来。正是由于掌握了如此扎实的写实工夫,才能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上进行合理的夸张和自由变形。
无论是马蒂斯、毕加索还是其它野兽派的画家们,他们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刻苦钻研,经过长期磨练才取得成就的。马蒂斯是莫罗的学生。莫罗在绘画基础上是严格的写实家。据说他的素描工夫已经达到了神经般的洗练。毕加索的父亲是位素描教师,毕加索从七岁时起就由父亲教他画素描。他青少年时期又是在巴塞罗纳的美术学校和马德里的皇家美术学院接受严格素描训练的。在这一时期里,毕加索几乎完全是使用单色画画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贫苦人民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如《贫苦的家庭》、《无依无靠的老人》等等。其中的一幅《人生》,可以被看成是近代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不朽之作。
毕加索的艺术成就,既取决于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取决于他那坚实的素描功底。毕加索的素描就其内容、技法、样式来说是多种多样、纵横自如的。尽管如此,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习作当作创作,他的素描是紧紧为他的创作服务的。
以毕加索为例,不难理解作为精神产品的美术作品,总是借助于艺术家的表达能力,借助于技巧来加以完成的。好的艺术作品,是以它的巨大感染力来发扬人类的文明,培养人们的高尚品质和审美情操。纵观历史,凡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当代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就是为了将来把自己锻炼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努力学习的。
四、艺术家之世界观、艺术观
我认为,本专业的学生想要取得专业上的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适合于学习这一专业的才能和气质,即一般所说的天分;二是要靠持续不断地努力,要有正确的努力方法;三是要了解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凡此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在以经济效率为核心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市场的诱惑使一些艺术从业者急功近利,丧失了严谨与执着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有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不再通过主动扎实的学习来获得,而是为某种主流思想所左右,带有较强投机性,他们难以接受画家成熟所必须经过的漫长的、几十年如一日寂寞地坐在画架之前的“修炼”,往往选择能使自己较快凸现出来的“快速效应”的艺术形式,号称“前卫”,制造轰动。对于目前中国国内艺术批评现状,批评家黄专指出:“要么哲学家们、美学家们漫无边际的精神性解释艺术创作的過程,要么大多数场合里—则是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一种私下的情感贸易方式。”的确,那种相互应对式的吹捧文章使一些画家不屑基本功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重地脱离自然生活和写生造型,要么终日面对古人之作苦思冥想,试图悟出所谓的“神”的所在,要么随心所欲,任意涂抹,热衷丝毫不着边际,谁也弄不清所以然的所谓创新,将原本形神兼备、主客观高度统一的绘画推向了无视客观存在,脱离现实生活,形神俱废的病态之途。然而对于这一切,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而是批评与自我辩解。因此,归根到底,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世界观、艺术观起决定作用。如果思想境界不高,缺乏崇高的理想,那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不会了解自己所要追求的目的。
五、小结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人格修养,而且还要以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掌握好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把想象力转变为绘画图像。
综观美术史,凡是真正有成就的画家没有哪个人是忽视基本功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的。所以,我们的基本功必须练得扎实,不能玩弄形式。
参考文献:
[1]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2]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鲍桑葵.美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CHIEF EDITORS.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