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记叙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及众多语文教师存在同样的疑惑:为什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却进步不大。这实际是怎样才能切实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优化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我们认为,序列化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写作训练目标的序列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目标与内容第8条旗帜鲜明的提出要,让学生非常顺畅地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可以自由的根据表达的需求采取更为准确的表达方式,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据此并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记叙文写作训练的主要目标。
  1.文从字顺,写清楚一件事。
  2.选材精准,主题明显,结构得当。
  3.注重细节描写、用好修辞。
  4.娴熟的烘托渲染环境,应用虚实结合等手法。
  5.文章立意提升,思想深刻。
  二、写作训练内容的序列化
  根据写作训练的目标,在开学初,结合教研室下发的初二大作文命题系列,结合班级学生的现状,草拟了以下作文题:
  《我眼中的他(她)》:训练的内容是通过一两件事情来写人,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达成一级训练目标。
  《等待》:写好一件关于等待的事,注重选材和主题,兼顾文章的结构,是对上一篇写作训练目标的升格。
  《珍藏》:训练内容是强化根据主题选择材料,同时注重细节描写,是对前两项写作训练目标的升格。
  《好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是对上篇写作训练目标的强化。
  《又是一年——时》:是对《珍藏》和《好奇》两篇文章的升格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环境烘托、渲染,学习使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是本学期的二级目标达成。
  《发现——之美》:这一命题重点是对立意的训练,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美丽的音符》:是对写作训练审题、立意的进一步提升,学会比喻类作文题的写法。是本学期的三级目标。
  最后一篇作文题是《渐至佳境》,目的是检测本学期作文训练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作文教学指导的序列化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选择作文课堂教学内容,并递进式地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力求呈现序列化。
  如写作《又是一年——》时,需要进行借景抒情的写作指导。课堂上,先让学生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进行环境描写。然后引导思索,又一年面对此景,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感受再看环境,环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很快,学生就懂得如何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了。
  描写同样重要,不管是指导人物描写还是指导环境描写,都应序列化地进行。下面以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为例试作说明。
  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父亲背我去医院。”如何添加人物的动作描写呢?课堂上,请两位男生来模拟这个动作。一个高个子男生演父亲,一个矮个子男生演“我”。待“父亲”蹲下身,“我”趴在“父亲”的肩上,“父亲”反手托着我,大步向前走。经过演练,学生很快发现:“父亲背我去医院”是由“蹲”、“趴”、“站起身”、“走”等一系列动作组成的。也就是说,可以将一个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进行描写。面对这一发现,学生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地修改自己作文中的单一动作。那么,动作描写可不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呢?
  接着,再请两位学生换个身份来模拟。高个子演“我”,矮个子演“父亲”。经过演练学生亲身体悟到:“父亲”蹲下去后,“我”是缓慢地俯下身;“父亲”是一手撑着墙,艰难地站起身,两腿甚至打着颤;“父亲”是弓着身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挪,行走得十分艰难,而“我”是双手紧紧勾着“父亲”的脖子,两腿努力地往上“缩”。于是,学生懂得在分解动作的基础上,还要关注修饰语,要写出做这个动作时,人物的状态。学生一边惊异于自己的发现,一边若有所思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人物动作描写的提升训练,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当然不是。于是,我们采访了高大的“我”,为什么缓慢地俯下身,为什么两脚要往上缩?学生说,是生怕压倒了“父亲”,想尽量减轻父亲的压力。我们又采访了“父亲”,背着沉重的“儿子”,感觉如何?学生们又发现:每一个动作中都隐藏着人物的内心感受。如果将人物的内心感受表现在动作描写中,或者用一些修辞来传达感受,表现这一动作,文字就会充满“情味”。
  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发现,人物的动作描写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丰满、细腻起来。动作描写如此,神态描写如此,心里描写亦是如此。
  四、作文训练评价的序列化
  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提倡实施个性化的评价,由单一的师评,转为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1.自改自评
  作文写作最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认知及表达能力,学生的习作完全可以先行自改自评。这完全符合学生内在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最了解学生自身的一定是学生自己,教师可以先期要求学生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自主修改与评价,包括字数是否达标、选材是否得当、主题是否鲜明、训练点是否达标等,进行初步评价。
  2.对话互评
  学生个体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对话能很好的促进思维碰撞,在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中更快、更多、更好的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闪光点以及问题和不足。教师的建议不是威压式的,同伴的观点没有鄙夷与嘲讽,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会放大交流的效果。
  师生共同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并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学生针对性提出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并作出修改。教师可以建立学习小组来互评作文,对发现的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存在的不足加以评价,被评价者可以阐述自己闪光点的心得,修正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积极指引下,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具备多元化螺旋式层次性特点,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评价。在学生个体之间的评价中,每一个学生均可以得到提升,教师也会获益。
  3.描述性评价
  描述性的评价比单一的分数量化来得重要,在教学中必不可少。这种描述性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一种积极的强化。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从语调和内容上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并产生进一步努力学习和改正不足的愿望。
  诚然,写作教学的策略不仅限于此,而且,每一种方法均需不断强化反思,在实践中完善,序列化写作训练也应如此。
其他文献
语文知识是我们提高母语能力的基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离不开倾听与表达能力,而这正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点。在目前的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解能力差和表达能力不够强的缺点。因此,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听和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所面对的难题。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转变,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巧问妙答,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
【摘要】 文章探讨将CDIO教学模式引入C语言通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案,融入专业特色,以达到高效地组织C语言课程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CDIO C语言 通信专业  一、C语言通信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该课程在以前主要侧重于C语言原理部分的讲解,对于具体程序设计实践内容涉及较少,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往往是学完了C语言,仍然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使用C语言。  传统理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业务发展带来的业务支撑系统的瓶颈,分析了缓存平台技术,从而提出缓存平台技术在业务支撑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缓存平台 业务支撑系统 API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全表加载 懒加载  一、 引言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多受理渠道的增加,以及CRM侧超级限制、积分、代理商资金归集、腾讯视频等一些特色项目及各种外围接口
仿写是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的仿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而且能在仿写过程中学习与积累文章的写法,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有效开展作文仿写训练,可以很大程度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让作文学习有“有法可依”,让学生尽快步入高效作文。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有效开展作文仿写训练的四个关键点。  一、 切实摸清学生的作文实情  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是有效开展仿写训练的前提。教师要结合日
随着教育发展的提速增效,广大教师应当成为研究型、学者型、创新型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下工夫,使语文教学向着高效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本文试对其作简要论述。  一、打造高素质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得以深入进行的重要前提。过去应试教育理念占据了主导地
摘 要:建设书香校园,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书香校园建设的目标要在办学理念中彰显,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长期坚持,形成系列,要逐渐使活动具有独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显明特色。  关键词:书香校园建设意义 书香校园建设目标 书香校园建设实践规划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22
摘 要: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的属性与幼儿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相结合,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游戏中得到乐趣,学到知识,学会与伙伴竞争与合作。体育游戏对发展幼儿集体意识和个人才能,促进其身体和智力发展,陶冶美的情操,培养优良品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 幼儿 身心 培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
“语文味”指在饱以情感意味的环境里,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在教师精心组织指导下,通过剖析、玩味、模仿典型的“言语作品”,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收获,并成功外化为“新言语作品”,逐步形成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  语文味反映了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审美个性,是语文教育美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亦是这一体系的起点、支点和归宿。  一、语文味从缺失走向异化  语文教学终于从划分段落层次、概括中心思想的
本文就尝试从高校教材的规划、出版、征订、选用、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能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高校教材建设供应体系和管理体系。
人物、情节和环境构成了小说三要素,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引入多元仿写,发动学生对经典小说要素展开模仿式学习体验,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共鸣,其激发引导效果值得关注。初中生模仿能力和模仿意识都比较突出,从这个角度展开对教学的突破,体现的是教师教学理性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  一、人物仿写,体会描写综合运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作品,大多属于名家经典之作,人物描写自然更为精彩,发动学生对人物描写展开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