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朋友们组建的第一支乐队名叫“FireGuns”,这也是我参与的最后一支乐队。“FireGuns”这个名字来自于梅泽春人大师的漫画《圣子到》。《圣子到》曾使我坚信摇滚之神的存在,它几乎承载了我们年少时所有的理想和希望,以及我们那尚未冷却的热血。那时的我们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出一张纯粹的流行金属风格的小样,其中必须要有一首Def Leppard乐队《Hysteria》式的纯美旋律。这个近乎是自残式的梦想折磨着我们一个又一个无法安然睡去的晨晨昏昏。
在那个疯狂的爱出风头的年纪,颠覆神圣和反抗权威成了一种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老师和家长们的说教在我看来还不如狗屁响亮,反倒是流行金属成了我信仰的图腾。有一次在学校的电脑课上,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如何开关机,而是用机房的电脑看Motley Cure乐队的演唱会。电脑老师发现后不但恶狠狠的撅断了当时对我来说视若生命的VCD光盘,并且还当着我暗恋了很久的女文体委员的面用相当刺激的语言刺激了我。我怒了,出奇愤怒。于是我搞了一个在开机时自动拷贝到局域网下其他机器的病毒程序放进了机房主机。而那个病毒的作用则是在下一次开机时自动格式化硬盘,然后重启,重启、再重启。当我看到电脑老师的那张脸从黄色变成白色然后又定格成绿色时,我笑了,开心的就像《美丽人生》中作弄了德国鬼子的基多。
然而,在很久的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是我错过了老师们教给我的经验,而我却再也没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回想一下,对于我们来说,学校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育婴箱,它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校门的里面是理想和自由的伊甸:校门的外面是布满荆棘的断崖。总有一天,少年还是要为年少的轻狂付出代价。
遗憾的是等到我明白这些的时候,我已经离我喜欢的和我想要的音乐越来越远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终归有一种叫作“现实”的东西,它容不得任何人逃避。现实很残暴,现实很冷血。现实注定了从来不会美好,它从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纯真的理想在扭曲的现实面前,最终只能是一场诗意的磨难。我知道,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玩票”性质的小理想就掏钱买单,以我那种九十九流的音乐素养,如果继续“乐队”下去,结果只能是被饿死。国内的金属圈子固然很腐败很黑暗而且很烂,但自身水平的“下三滥”才是我们无法成功的唯一原因。无论是哪种风格,音乐本身作的不够好或者说它没有积极的商业价值的时候,即便是几百万张的专辑也不过只是一堆垃圾——一堆废品回收站处理起来还挺麻烦的垃圾。所以我从来就不认为非主流的东西有多酷,而流行的东西也并不代表着俗。音乐必须要让人明白它要表达什么,否则就只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而已。
单就流行金属而言,总有无数的少年投身甚至是献身于这种风格,这其中有很多的纯粹理想主义者,这很伟大:但也有另外的很多人只是为了哄骗女孩子们和他上床又或者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他特NB。归根结底,现在中国玩音乐的大部分都是伪装成愤怒青年的公子哥儿,因为如果没有钱他就买不起价值几万、十几万的乐器,没有钱他就租不起场地请不起老师。金属乐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一种有钱人的“游戏”,成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标榜自身另类的标签。这样的音乐环境真的很狗屎。可悲的是那些有话语权的经济公司把这堆狗屎当作黄金:更可悲的是,无数被“超男”“超女”这种“超人文化”所感染的青少年认为音乐就代表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最可悲的是,这样的环境和局势不是某些人在某一段时间里就能改变的,更可怕的是他们就没有想过要改变。个体在这样的社会群落中已经不能作真实的自己,只能随波逐流、逆来顺受、最终麻木不仁。
所以,我才再也没有参与任何一支乐队。我放弃了理想化的音乐,我放弃了抵抗和挣扎。虽然贴在我床头的巨幅海报依然是那个定格在《Keep the faith》中的BonJovi英俊的身影,但我却再也无法“Keep the faith”。Whit Lion乐队的《Farewell to you》和Europe乐队的《Prlsloners in paradise》成了我那个时候听的比较多的几支曲子之一。《Farewell to you》:Well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my end,I’m glad you stayed until the end。Iremember aIl the fun we had,I hop that you’ve enjoyed the time we spent,and all the tears when times werebad。what was written and what was said?Farewell to you……对于曾经的理想而言,也许真的要永别了。而《prisloners in paradise》中又有这样几句:Sometimes what you want ain’t what you need Just like prisioners inparadise,still far from heaven’s door Now I realize that l can’t turn back the future here to stay……这首歌又让我产生了一种欣赏《飞跃疯人院》、《肖申克的救赎》、《寂静岭4》又或者是《钢之炼金术师》时的感伤,那道天堂之门、那道病院之门、那道监狱之门、那道回家之门、又或者是那道等价交换之门的背后究竟有没有我们想要的7我们要经过多少“在路上”的洗礼才能到达?我们又是否有开启那道门的钥匙7也许,最终所有的答案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再后来有三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一是很多朋友都转而开始听Die Form,C radle DT Filth、My dying bride、Drowning pool、Disturbed、Love like blood等等等等或黑或新或死或哥特或另类的金属,然后他们又反过头来唾弃和鄙视流行金属,他们刺耳的嘲笑让我很难过。他们丢失的不仅仅是理想,更是信仰。从那以后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我认为多听一支流行金属乐队远比多认识一个虚伪的朋友要有意义的多;第二件事情是我被诊断为“听神经损伤性耳鸣”,电吉他的失真几乎让我头痛欲裂,每一次扫弦都像有碎玻璃在我耳朵里摩擦般的狰狞作响。妈妈不允许我再听任何一点流行金属,不允许我再用一秒钟的耳机。我只能尝试一些原声的东西,这听上去有点像Soul Asylum乐队的主音兼主唱David Piner的病症。也许我也需要乘上那列《Runaway Train》去寻找不再迷失的方向;第三件事情则是关于我的一个名叫苏宇的小学同学(真人真名)。他在初中毕业后就成了社会上的职业流氓,就在农历新年的前几天,他在去往内蒙古包头市作案的途中发生车祸。同车的另外两人一个股骨骨折、一个颅骨骨折,而苏宇则失去了他年仅20岁的鲜活生命。据说在他临死的时候,他的头颅和脖子只剩下一点点皮肤相连,甚至连他手上戴着的戒指也在那种混乱的事故现场不翼而飞。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生命们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正像有些人假借“维护和平”的名义成名,有些人靠倒卖军火发财,但更多的人只能在战争的苦难中悲惨的死去,像牲畜一样的被暴尸荒野。人类自身在宇宙中就是这样渺小,也就是那种刹那的瞬间,无论一个人曾经是好是坏,又有过怎样的经历,都将不复存在。因此,我很怕死。我决定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过来读,于是就有了废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那个疯狂的爱出风头的年纪,颠覆神圣和反抗权威成了一种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老师和家长们的说教在我看来还不如狗屁响亮,反倒是流行金属成了我信仰的图腾。有一次在学校的电脑课上,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如何开关机,而是用机房的电脑看Motley Cure乐队的演唱会。电脑老师发现后不但恶狠狠的撅断了当时对我来说视若生命的VCD光盘,并且还当着我暗恋了很久的女文体委员的面用相当刺激的语言刺激了我。我怒了,出奇愤怒。于是我搞了一个在开机时自动拷贝到局域网下其他机器的病毒程序放进了机房主机。而那个病毒的作用则是在下一次开机时自动格式化硬盘,然后重启,重启、再重启。当我看到电脑老师的那张脸从黄色变成白色然后又定格成绿色时,我笑了,开心的就像《美丽人生》中作弄了德国鬼子的基多。
然而,在很久的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是我错过了老师们教给我的经验,而我却再也没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回想一下,对于我们来说,学校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育婴箱,它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校门的里面是理想和自由的伊甸:校门的外面是布满荆棘的断崖。总有一天,少年还是要为年少的轻狂付出代价。
遗憾的是等到我明白这些的时候,我已经离我喜欢的和我想要的音乐越来越远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终归有一种叫作“现实”的东西,它容不得任何人逃避。现实很残暴,现实很冷血。现实注定了从来不会美好,它从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纯真的理想在扭曲的现实面前,最终只能是一场诗意的磨难。我知道,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玩票”性质的小理想就掏钱买单,以我那种九十九流的音乐素养,如果继续“乐队”下去,结果只能是被饿死。国内的金属圈子固然很腐败很黑暗而且很烂,但自身水平的“下三滥”才是我们无法成功的唯一原因。无论是哪种风格,音乐本身作的不够好或者说它没有积极的商业价值的时候,即便是几百万张的专辑也不过只是一堆垃圾——一堆废品回收站处理起来还挺麻烦的垃圾。所以我从来就不认为非主流的东西有多酷,而流行的东西也并不代表着俗。音乐必须要让人明白它要表达什么,否则就只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而已。
单就流行金属而言,总有无数的少年投身甚至是献身于这种风格,这其中有很多的纯粹理想主义者,这很伟大:但也有另外的很多人只是为了哄骗女孩子们和他上床又或者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他特NB。归根结底,现在中国玩音乐的大部分都是伪装成愤怒青年的公子哥儿,因为如果没有钱他就买不起价值几万、十几万的乐器,没有钱他就租不起场地请不起老师。金属乐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一种有钱人的“游戏”,成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标榜自身另类的标签。这样的音乐环境真的很狗屎。可悲的是那些有话语权的经济公司把这堆狗屎当作黄金:更可悲的是,无数被“超男”“超女”这种“超人文化”所感染的青少年认为音乐就代表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最可悲的是,这样的环境和局势不是某些人在某一段时间里就能改变的,更可怕的是他们就没有想过要改变。个体在这样的社会群落中已经不能作真实的自己,只能随波逐流、逆来顺受、最终麻木不仁。
所以,我才再也没有参与任何一支乐队。我放弃了理想化的音乐,我放弃了抵抗和挣扎。虽然贴在我床头的巨幅海报依然是那个定格在《Keep the faith》中的BonJovi英俊的身影,但我却再也无法“Keep the faith”。Whit Lion乐队的《Farewell to you》和Europe乐队的《Prlsloners in paradise》成了我那个时候听的比较多的几支曲子之一。《Farewell to you》:Well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my end,I’m glad you stayed until the end。Iremember aIl the fun we had,I hop that you’ve enjoyed the time we spent,and all the tears when times werebad。what was written and what was said?Farewell to you……对于曾经的理想而言,也许真的要永别了。而《prisloners in paradise》中又有这样几句:Sometimes what you want ain’t what you need Just like prisioners inparadise,still far from heaven’s door Now I realize that l can’t turn back the future here to stay……这首歌又让我产生了一种欣赏《飞跃疯人院》、《肖申克的救赎》、《寂静岭4》又或者是《钢之炼金术师》时的感伤,那道天堂之门、那道病院之门、那道监狱之门、那道回家之门、又或者是那道等价交换之门的背后究竟有没有我们想要的7我们要经过多少“在路上”的洗礼才能到达?我们又是否有开启那道门的钥匙7也许,最终所有的答案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再后来有三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一是很多朋友都转而开始听Die Form,C radle DT Filth、My dying bride、Drowning pool、Disturbed、Love like blood等等等等或黑或新或死或哥特或另类的金属,然后他们又反过头来唾弃和鄙视流行金属,他们刺耳的嘲笑让我很难过。他们丢失的不仅仅是理想,更是信仰。从那以后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我认为多听一支流行金属乐队远比多认识一个虚伪的朋友要有意义的多;第二件事情是我被诊断为“听神经损伤性耳鸣”,电吉他的失真几乎让我头痛欲裂,每一次扫弦都像有碎玻璃在我耳朵里摩擦般的狰狞作响。妈妈不允许我再听任何一点流行金属,不允许我再用一秒钟的耳机。我只能尝试一些原声的东西,这听上去有点像Soul Asylum乐队的主音兼主唱David Piner的病症。也许我也需要乘上那列《Runaway Train》去寻找不再迷失的方向;第三件事情则是关于我的一个名叫苏宇的小学同学(真人真名)。他在初中毕业后就成了社会上的职业流氓,就在农历新年的前几天,他在去往内蒙古包头市作案的途中发生车祸。同车的另外两人一个股骨骨折、一个颅骨骨折,而苏宇则失去了他年仅20岁的鲜活生命。据说在他临死的时候,他的头颅和脖子只剩下一点点皮肤相连,甚至连他手上戴着的戒指也在那种混乱的事故现场不翼而飞。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生命们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正像有些人假借“维护和平”的名义成名,有些人靠倒卖军火发财,但更多的人只能在战争的苦难中悲惨的死去,像牲畜一样的被暴尸荒野。人类自身在宇宙中就是这样渺小,也就是那种刹那的瞬间,无论一个人曾经是好是坏,又有过怎样的经历,都将不复存在。因此,我很怕死。我决定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过来读,于是就有了废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