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选育经过
1998年在陕西省临渭区渭河滩地发现1株约60年生蜂蜜罐枣树,其果实形状、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可食率等性状与原蜂蜜罐品种有明显差异。我们于1999年开始采集接穗扩大繁殖,从2000开始在大荔县、清涧县和延川县等不同生态区域高接区试,用沾化冬枣、长木枣和梨枣作对照进行系统研究。
经过连续6年观察,该品系性状稳定,品质优良,早果性强,易坐果,耐粗放管理,抗裂果,成熟早,售价高,现已在大荔县和临渭区规模种植。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蜜罐新1号”(证书号QLR013—J013—2007)。
2 主要特性
2.1 植物学性状
蜜罐新1号树势中庸,干性较强。树姿半开张,枣头红褐色,长35.0—65厘米,粗0.5厘米,节间平均长5.0厘米。针刺不发达,直刺长0.3—0.5厘米,逐渐脱落。二次枝3—8节,结果有效节数2—6节。枣股圆柱形,粗大,最长2,0厘米,粗1.3厘米。枣股一般抽生枣吊3—5个。枣吊长15.0—25.0厘米,粗0.13—0.15厘米,平均节间长0.9—1.4厘米,着叶8—14片。叶片中等偏小,卵状披针形,较厚,深绿色,有光泽。叶长2.5—5.4厘米,叶宽1.2— 2.6厘米。叶尖渐尖,叶基圆形或宽楔形,叶缘锯齿较细锐。叶柄细,长0.3—0.5厘米。花中多,花蕾扁圆形,白天开裂。
2.2 果实性状
果实中大,长圆形,纵径2.83厘米,横径2.52厘米。平均单果质量8.4克,最大25.0克,大小较整齐。果肩较窄小,平圆,略偏斜。梗洼浅,中广。果顶较大,广圆,略向一侧歪斜,顶点微凹。果柄中粗,长0.30—0.35厘米。果面不平整,有隆起。果皮薄,鲜红色,有光泽。果点小,圆形,密布。果肉绿白色,质地细脆,较致密,汁液较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6%—32%,可食率96.5%,味浓甜,品质极上,鲜食品质可与冬枣相媲美。果核中大,短倒卵形,平均核质量0.294克。
2.3 物候期
在陕西省大荔县地区,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始花,5月底至6月上盛花,花期持续30天左右,8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中旬至9月初为采收期。果实生长期85—90天。落叶期11月上旬。全年生育期月210天。
2.4 适应性及抗性
该品种适应性极强,耐瘠薄,对土质要求不严,在陕西大荔沙性土壤、盐碱地和陕北干旱山地均表现良好。蜜罐新1号枣极抗抗缩果病和炭疽病,较抗裂果。
2.5产量与经济效益
该品种8月上中旬成熟,果个均匀,结果早,丰产稳产,一般定植第2年有一定经济产量,第3—4年株产6.2—13.1千克,高接树当年100%树体开花结果。高接后3—4年平均株产15.2—26.4千克:比沾化冬枣早熟约30天,比梨枣早熟15—20天。并且由于成熟早,易管理,节约投资,经3个区试点调查,蜜罐新l号667平方米纯收益在6380.3—10515.6元是冬枣的2.55倍,梨枣的3.55倍,长木枣的6.43倍。
3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树势中庸,适宜矮化密植栽培。无论平原、山地,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可采用2米×3米的株行距,水肥条件较差可采用3米×4米的株行距,密植园宜采用开心形、纺锤形,稀植园采用疏散分层形。
(2)初花期可适当喷施10毫克,升的赤霉素或1毫克,升的TDZ。一般2年生以上的结果枝所结果实果个大,果形整齐。品质优良,因此。盛果期树避免连年重剪。
(3)在萌芽前后及时防治绿盲蝽,可在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萌芽期和花蕾膨大期树上喷布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
1998年在陕西省临渭区渭河滩地发现1株约60年生蜂蜜罐枣树,其果实形状、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可食率等性状与原蜂蜜罐品种有明显差异。我们于1999年开始采集接穗扩大繁殖,从2000开始在大荔县、清涧县和延川县等不同生态区域高接区试,用沾化冬枣、长木枣和梨枣作对照进行系统研究。
经过连续6年观察,该品系性状稳定,品质优良,早果性强,易坐果,耐粗放管理,抗裂果,成熟早,售价高,现已在大荔县和临渭区规模种植。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蜜罐新1号”(证书号QLR013—J013—2007)。
2 主要特性
2.1 植物学性状
蜜罐新1号树势中庸,干性较强。树姿半开张,枣头红褐色,长35.0—65厘米,粗0.5厘米,节间平均长5.0厘米。针刺不发达,直刺长0.3—0.5厘米,逐渐脱落。二次枝3—8节,结果有效节数2—6节。枣股圆柱形,粗大,最长2,0厘米,粗1.3厘米。枣股一般抽生枣吊3—5个。枣吊长15.0—25.0厘米,粗0.13—0.15厘米,平均节间长0.9—1.4厘米,着叶8—14片。叶片中等偏小,卵状披针形,较厚,深绿色,有光泽。叶长2.5—5.4厘米,叶宽1.2— 2.6厘米。叶尖渐尖,叶基圆形或宽楔形,叶缘锯齿较细锐。叶柄细,长0.3—0.5厘米。花中多,花蕾扁圆形,白天开裂。
2.2 果实性状
果实中大,长圆形,纵径2.83厘米,横径2.52厘米。平均单果质量8.4克,最大25.0克,大小较整齐。果肩较窄小,平圆,略偏斜。梗洼浅,中广。果顶较大,广圆,略向一侧歪斜,顶点微凹。果柄中粗,长0.30—0.35厘米。果面不平整,有隆起。果皮薄,鲜红色,有光泽。果点小,圆形,密布。果肉绿白色,质地细脆,较致密,汁液较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6%—32%,可食率96.5%,味浓甜,品质极上,鲜食品质可与冬枣相媲美。果核中大,短倒卵形,平均核质量0.294克。
2.3 物候期
在陕西省大荔县地区,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始花,5月底至6月上盛花,花期持续30天左右,8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中旬至9月初为采收期。果实生长期85—90天。落叶期11月上旬。全年生育期月210天。
2.4 适应性及抗性
该品种适应性极强,耐瘠薄,对土质要求不严,在陕西大荔沙性土壤、盐碱地和陕北干旱山地均表现良好。蜜罐新1号枣极抗抗缩果病和炭疽病,较抗裂果。
2.5产量与经济效益
该品种8月上中旬成熟,果个均匀,结果早,丰产稳产,一般定植第2年有一定经济产量,第3—4年株产6.2—13.1千克,高接树当年100%树体开花结果。高接后3—4年平均株产15.2—26.4千克:比沾化冬枣早熟约30天,比梨枣早熟15—20天。并且由于成熟早,易管理,节约投资,经3个区试点调查,蜜罐新l号667平方米纯收益在6380.3—10515.6元是冬枣的2.55倍,梨枣的3.55倍,长木枣的6.43倍。
3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树势中庸,适宜矮化密植栽培。无论平原、山地,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可采用2米×3米的株行距,水肥条件较差可采用3米×4米的株行距,密植园宜采用开心形、纺锤形,稀植园采用疏散分层形。
(2)初花期可适当喷施10毫克,升的赤霉素或1毫克,升的TDZ。一般2年生以上的结果枝所结果实果个大,果形整齐。品质优良,因此。盛果期树避免连年重剪。
(3)在萌芽前后及时防治绿盲蝽,可在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萌芽期和花蕾膨大期树上喷布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