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临床护理模式从传统护理模式向整体模式的转变,社会对高校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我国的临床护理仍然是以普通群众为主,因此加强面向基层地方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更是目前高校的教育重点。本文即是从高校实践性教学这一环节入手对如何培养适合基层地方的实用型护理人才进行分析。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才 面向基层 高校 教育 实践性教学
1.引言
临床护理是医学中较普通却面向广大基层的护理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重点培训基地之一对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基层人才起着巨大作用。其中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教育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系统护理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操作性技能,为其在以后从事该专业事业时打下厚实的基础,让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护理工作。
2.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思路
一些高校在施行实践性教育后取得了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利用实践性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护理能力是具有一定实效性的,下面笔者就从如何做好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性教学教学质量出发,对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加以探讨。
2.1 认识到绪论课的重要性
学生第一次接触护理专业就是基础护理学,而基础护理学的知识概述都在基础护理学的第一章--绪论里面,只有认识到绪论的重要性才能够对基础护理学这本书进行总体了解,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护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绪论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将其看成纯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第一节绪论课学习时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就不够深刻。但实际上基础护理学的绪论是整本书的纲要,只有理解了绪论内容才能够对护理学知识有一个总体了解,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时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绪论课知识的重要性。
2.2 上好教学实验课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知识时对护理学只是抽象型的理论上理解,要想真正让学生走入护理这一学科,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还要依靠教学实验课的辅助。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操作的关键,教师在实验课过程中应当进行正确的示范教学,科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边操作边讲课,在完成讲演之后让学生进行重复演示,并让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演示进行优劣势分析,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纠正。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自由讨论,练习过程中,教学者应当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练习的速度和质量,通过课堂积累,最终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2.3 经常安排课外练习
课堂时间很短暂,如果近依靠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很多情况下都是仓促的。因此学校可以在每节实验课之后为学生安排一些课余时间或者晚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对实验课进行巩固,也可以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弄懂,将不够规范的操作过程做熟练。在这种非正式练习操作过程中,班干部应当全程负责管理和指导,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更清楚的理解操作过程,教师也可以不定时到场进行指导。
2.4 增加临床见习次数
临床见习是学校组织的在医院现场环境下,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通过这种临床见习,学生可以在真实操作环境中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际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见习中。增加这种临床见习的次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熟练本专业护理操作以及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有利于学校培养面向基层的使用型护理人才。在临床见习中,教师应当维护好见习秩序,例如在见习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医院各科室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科室护士长带教。为了保证临床见习的实际教学质量,在每次见习时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教程打印临床教学见习手册,这样带教老师可以根据见习手册内容教授适合学生的具体见习内容,这样更可以让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联系。
2.5 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
考试是考察教学成果的一中重要手段,通过考试教学者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通过改进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来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笔者以为护理学科的教学不应当仅仅以理论笔试为主,还应当加入实际技能操作考试。例如教师可以在学完一章或者一项操作内容后对学生对操作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考试,将这种考试计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门。这种日常技能考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基础操作的重视,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试掌握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一些基础较弱,操作不合格的学生可以进行重点辅助教学,从而保证学生的整体操作能力。
2.6 抓好毕业生实习工作
实习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目前临川护理的基本护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让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初就能够很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护理相结合。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应当严抓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一步--"毕业实习",在实习中学校应当对每个学生操作技能成绩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和了解,通过这种信息收集可以帮助教学者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提高毕业生实习质量的目的。
以上所分析的即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思路在实际应用中确实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实用型护理人才,且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收到了单位的好评,可见只要抓好学校实践性教学工作,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教学人才是没有争议的。
3.结语
高校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要想提高护理人才的能力,就应当从高校教学措施入手。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高校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而通过这种教学,高校确实提高了人才的质量。因此笔者以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在高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茜,汪锡春.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安徽卫生职业技術学院学报
[2]马全志.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卫生职业教育
[3]刘美丽,李洁琼,高春燕.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护理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才 面向基层 高校 教育 实践性教学
1.引言
临床护理是医学中较普通却面向广大基层的护理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重点培训基地之一对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基层人才起着巨大作用。其中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教育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系统护理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操作性技能,为其在以后从事该专业事业时打下厚实的基础,让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护理工作。
2.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思路
一些高校在施行实践性教育后取得了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利用实践性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护理能力是具有一定实效性的,下面笔者就从如何做好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性教学教学质量出发,对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加以探讨。
2.1 认识到绪论课的重要性
学生第一次接触护理专业就是基础护理学,而基础护理学的知识概述都在基础护理学的第一章--绪论里面,只有认识到绪论的重要性才能够对基础护理学这本书进行总体了解,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护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绪论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将其看成纯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第一节绪论课学习时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就不够深刻。但实际上基础护理学的绪论是整本书的纲要,只有理解了绪论内容才能够对护理学知识有一个总体了解,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时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绪论课知识的重要性。
2.2 上好教学实验课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知识时对护理学只是抽象型的理论上理解,要想真正让学生走入护理这一学科,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还要依靠教学实验课的辅助。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操作的关键,教师在实验课过程中应当进行正确的示范教学,科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边操作边讲课,在完成讲演之后让学生进行重复演示,并让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演示进行优劣势分析,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纠正。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自由讨论,练习过程中,教学者应当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练习的速度和质量,通过课堂积累,最终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2.3 经常安排课外练习
课堂时间很短暂,如果近依靠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很多情况下都是仓促的。因此学校可以在每节实验课之后为学生安排一些课余时间或者晚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对实验课进行巩固,也可以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弄懂,将不够规范的操作过程做熟练。在这种非正式练习操作过程中,班干部应当全程负责管理和指导,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更清楚的理解操作过程,教师也可以不定时到场进行指导。
2.4 增加临床见习次数
临床见习是学校组织的在医院现场环境下,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通过这种临床见习,学生可以在真实操作环境中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际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见习中。增加这种临床见习的次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熟练本专业护理操作以及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有利于学校培养面向基层的使用型护理人才。在临床见习中,教师应当维护好见习秩序,例如在见习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医院各科室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科室护士长带教。为了保证临床见习的实际教学质量,在每次见习时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教程打印临床教学见习手册,这样带教老师可以根据见习手册内容教授适合学生的具体见习内容,这样更可以让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联系。
2.5 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
考试是考察教学成果的一中重要手段,通过考试教学者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通过改进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来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笔者以为护理学科的教学不应当仅仅以理论笔试为主,还应当加入实际技能操作考试。例如教师可以在学完一章或者一项操作内容后对学生对操作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考试,将这种考试计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门。这种日常技能考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基础操作的重视,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试掌握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一些基础较弱,操作不合格的学生可以进行重点辅助教学,从而保证学生的整体操作能力。
2.6 抓好毕业生实习工作
实习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目前临川护理的基本护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让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初就能够很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护理相结合。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应当严抓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一步--"毕业实习",在实习中学校应当对每个学生操作技能成绩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和了解,通过这种信息收集可以帮助教学者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提高毕业生实习质量的目的。
以上所分析的即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思路在实际应用中确实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实用型护理人才,且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收到了单位的好评,可见只要抓好学校实践性教学工作,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教学人才是没有争议的。
3.结语
高校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要想提高护理人才的能力,就应当从高校教学措施入手。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高校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而通过这种教学,高校确实提高了人才的质量。因此笔者以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在高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茜,汪锡春.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安徽卫生职业技術学院学报
[2]马全志.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卫生职业教育
[3]刘美丽,李洁琼,高春燕.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护理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