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术教学评价模式的实验性研究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教程中,强化了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武术教学评价中需要注意武术的教学内涵以及教学的科学性,对需要注意的事项引起足够的关注。通过学习武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大多数师范院校的体育系,已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中引入了合作教学模式,把武术视为一门专业课开展教学工作。武术是一门运动,既需要在室外开展教学工作,又需要在教室中通过多媒体进行武术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实现图文并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地掌握武术的招数和精髓,在直观上形成对武术思想的认识。教师要做精心的准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发挥理论体系在武术训练中的启导作用,为武术教学评价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教学 教学评价 实验研究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在武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兴趣的培养,从中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武术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具有中国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武术教学体系中既要授予学生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又要在基础动作方面教会学生简单的格斗招数,像如何踢腿、练习力度的掌控,擒拿、摔倒的姿势,有效提高学生打斗的敏捷度、反应能力、攻击能力,并运用一定的套路、功法,在练习徒手的基础上采用刀、棍、剑、棒,让学生的身手能得到展现。武术是一门传统的文化,需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传承武德的行为举止和道德精神修养。
  一、武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武术教学,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精神力量,让学生有面临困难,面临挑战的勇气,能让学生变得更加坚强,使学生性格更为平和、不急躁、精力充沛、记忆能力强,还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助人为乐,不易疲劳,爱钻研,会综合运用知识,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1]。武术的招数,大都是非常潇洒的动作,给人一种刚柔并济的视觉享受,套路丰富多彩,技法千变万化。武术有情感的传递,能在非常表象的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对学习武术的学生和不学习武术的学生进行比较时,发现前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更强,精神也较为振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开心快乐地生活,育人的思想在武术中得到了发扬,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活动。
  二、武术教学的具体应用
  在武术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武术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不断的领悟和思考,以教师教导为辅,学生自己练习为主。课前,教师规划好教学任务,做好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认真备课。在露天教学时,教师列举不规范的动作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先分解动作,后进行连贯动作的练习,反复地强调难点和演示动作,让学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根据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帮助学生完成每一节课中的学习任务。这种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能让教师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不断完善教学材料,也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教师更多的是传授方法,在课堂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分析讲解难点,一点点地灌输学生武术模式,积极与学生进行探讨,形成互动的课堂模式,找到问题、解决问题[2]。
  学习中有的知识点很容易记忆和掌握,而有的知识点需要反复琢磨,直到摸透了才能稍微领悟其中的核心体系。武术需要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去完善,保证每节课的知识点都能完全掌握,水滴石穿,不断积累,定能形成内在强大的力量。如果积少成多,每天都有小问题不及时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大问题,甚至弱化了自身的能力,积累的力量不可小觑。武术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知识是相对有限的,无法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以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学生一起玩耍,沟通交流会容易些,也可经常组织小组竞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协调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不断领悟,思则通,通则变,变则用。为了避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活动,需要先强化学生的思想,让思想作为学生行为的先导,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去实践。学生对整套武术招数的连贯学习,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组织能力。套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之中定能领悟各招数之间的关联,逐渐学会自我解析,分步骤,总结技巧和经验,在教师简单的点拨之下较快地学习武术的招数。动作练习虽只是武术的入门学习,但对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力度掌控却有着严格的要求。学生学习时不宜急切,一定要稳扎稳打地完成每一环节的基础练习。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武术水平和身心素质都会得到较好的发展,能展现出不同凡响的个人气质[3]。
  三、武术教学的意义
  (一)推动教学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提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武术练习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意志力,要真正做到常年不间断的练习,就要耐得了反复的套路练习的枯燥,抗得了冬天的严寒和夏天的炎热。初步练习武术时带来的是身体的疼痛,长期练习武术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考验。只有那些有顽强毅力,刻苦勤奋,敢于不断进取的学生才有可能经受住武术的磨炼。武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进行演变,最终形成了独有的武术精神,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以后的事业发展,推动国家稳步地向前发展[4]。
  (二)增强体魄
  武术讲究神形兼备,训练学生的柔韧度,提升学生的耐力和灵活度,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力量,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均进行有效的均衡调节。武术练习符合运动规律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有效平衡身体机能,修身养性,调养气血,强健体魄,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处于运动的状态。
  (三)提高道德素质
  武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思想熏陶,要先教会学生礼仪道德再教学生习武。中国是礼仪大国,一向很重视对学生应有礼仪的培养,武德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武术教学中起着先决作用。武术的学习,对学生理解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有较大的帮助。在武术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让学生在艰苦练习的环境中拥有愉悦的心情。教师要在上课之前把教学目标交代清楚,把握好课程的教学进度,调动好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以往的知识体系中学习新的技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弘扬中国的武术精神。   (四)丰富教学课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要从实际出发,选取符合学生能力的教程,选取精炼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技术内容的讲解更富有逻辑性。通过师生双方不断的交流,能形成较好的武术教学组织体系,教师与学生达成共同的目标,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法,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在宽松活泼,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工作[5]。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认识目标。武术涵盖了学校对学生政治思想,行为和心理素质,审美观的培养。武术很容易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举办武术竞赛,加强学生的团体凝聚力和竞争意识,也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武术竞争。武术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相统一。武术思想能训练学生的精干,在以后的大风大浪中以饱满的热情对待事业和生活,使学生能够成为拥有高尚情操的人,在未来甚至还会是杰出的人物。
  (五)弘扬武术精神
  武术源于人们的生活,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阴阳调和,不断变化的动作形态,使得武术运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武术套路结构的编排,起始动作,收尾动作和高潮部分的快慢节奏都很有规律,在高低起伏的动作连接中进行严谨的布局,充分展现了武学之美。练武之人都具有奕奕的神采,遇事镇定,性格果敢,静则纹丝不动,动则快若疾风,快慢有序,意识飞扬,具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力。学到一定的境界,会开始领悟武术精神,武术的灵魂,不再局限于武术自然美的形态,武术的意境需将形与神、情与礼有效地结合达到最高的境界。让学生学习武术,弘扬武术精神,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更加地热爱生活[6]。
  在武术教学中要明确指导思想,在遵守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研制武术教学课程。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应当优化多媒体的使用,提高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以及提升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展公共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习疲劳时进行有效的放松,提高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性。学生在武术的练习中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在自身运动负荷量的基础上进行锻炼。通过教师的讲解,在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思考和练习,通过不断的努力,把中国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迎雪.如何开展有效的武术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4-86.
  [2]孙喜和,李柏.武道必修化过程中的教育投资研究——兼谈对我国武术教学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3,34(2):89-93.
  [3]李光全,张元河.方法、现状与中国意识: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新探——基于武术原初素质和精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1):81-85.
  [4]闫洪涛.管窥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前沿问题及应对[J].体育时空,2014(4):51-51.
  [5]丁有粮.论武术教学中“格斗文化”教育的模式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168-169.
  [6]吴霞.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109-112.
  作者简介:
  梅学艳(1980- ),安徽宁国市,本科,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高效型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高的课堂,换句话说就是教育教学目标能够高效达成的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地方都以“高效课堂”为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教学模式,比如“杜郎口模式”。但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都离不开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是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较之过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我们更多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更加切实地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喊口号的阶
肺胀在缓解期应以扶正固本为治,通过扶助正气以驱除病邪,促进生理机能的修复。应用古方皱肺丸治疗57例,其中显效38例,良效11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96%。
初中英语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它是承前继后的重要学科。而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和心理的发育时期,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英语学科对他们来说还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科目
观察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将60例血肌酐2个月内稳定在133~375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在20—30ml/min,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系统观察治疗60天,重点观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