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板书是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板书教学对清晰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积累,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性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学的板书运用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板书教学中需与时俱进,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型板书策略,以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学中板书运用现状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该课程教学中板书的合理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板书;合理运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推广与应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板书运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高中历史教学的板书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不重视板书、板书设计不规范、板书类型与方法单一以及学生参与少等多种问题,教学效率不高,运用效果不佳,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板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板书的合理运用策略,現论述如下。
1 运用板书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在一节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探究活动,故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板书的层次性。但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均板书混乱,无章可循,随意性过大,导致部分学生思维受到教师教学影响,不会自主归纳课堂知识点,学习盲目性较大。
从本质上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板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其构建知识结构。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注重板书的层次性,依据教学内容列出相应板书,以充分体现内容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抗日战争”的实践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教材知识,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因,梳理中国抗日的主要史实,理解全面抗战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引导班级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日本侵华”的原因、侵华步骤、无道暴行以及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等,同时教师可依据内容巧妙设计“提纲式”板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结合结构清晰的板书梳理历史知识点,进而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 注重直观化板书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其教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学生自主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需借助板书以辅助理解。但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板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注重板书的直观化展示,而是通过文字书写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应用效果不佳。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板书形式或现代化教育手段呈现历史知识点,增强板书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丰富其课堂学习体验。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新兴力量的崛起”知识点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内容,待其基本掌握了教材大意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本节课内容,同学们知道日本是怎样迅速兴起的吗?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探究;之后,教师可依据该问题列出板书,并在副板书区域写出“兴起的表现”与“原因”等关键词,通过“因果”式的直观化板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探索,以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 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从根本上来讲,课堂教学并不单单是教师或学生一方的事,而是在师生课堂互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但在以往的许多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片面地从自身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板书教学环节更为明显,师生之间就板书内容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乐观。
面对这种情况,现阶段教师需正确认识到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的新型教学手段。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需依据教材知识,将课堂板书作为媒介,加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關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与特点”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在副板书区域书写出:
(1)形成的条件:①____;②____;③____;
(2)经济的特点:①____;②____;③____。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强化其学习效果。利用此种系统呈现的提问式板书教学法,可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历史教学的板书运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板书运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高中历史实践教学中需重视板书教学的改进和革新,运用板书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注重直观化板书,以强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适当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静珍.中学历史教学中“黑板”与“白板”的和谐统一[J].考试周刊,2015,(88):137.
[2]黎云.浅析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及特性[J].教学与管理,2014,(03):127-129.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板书;合理运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推广与应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板书运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高中历史教学的板书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不重视板书、板书设计不规范、板书类型与方法单一以及学生参与少等多种问题,教学效率不高,运用效果不佳,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板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板书的合理运用策略,現论述如下。
1 运用板书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在一节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探究活动,故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板书的层次性。但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均板书混乱,无章可循,随意性过大,导致部分学生思维受到教师教学影响,不会自主归纳课堂知识点,学习盲目性较大。
从本质上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板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其构建知识结构。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注重板书的层次性,依据教学内容列出相应板书,以充分体现内容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抗日战争”的实践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教材知识,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因,梳理中国抗日的主要史实,理解全面抗战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引导班级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日本侵华”的原因、侵华步骤、无道暴行以及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等,同时教师可依据内容巧妙设计“提纲式”板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结合结构清晰的板书梳理历史知识点,进而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 注重直观化板书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其教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学生自主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需借助板书以辅助理解。但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板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注重板书的直观化展示,而是通过文字书写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应用效果不佳。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板书形式或现代化教育手段呈现历史知识点,增强板书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丰富其课堂学习体验。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新兴力量的崛起”知识点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内容,待其基本掌握了教材大意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本节课内容,同学们知道日本是怎样迅速兴起的吗?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探究;之后,教师可依据该问题列出板书,并在副板书区域写出“兴起的表现”与“原因”等关键词,通过“因果”式的直观化板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探索,以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 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从根本上来讲,课堂教学并不单单是教师或学生一方的事,而是在师生课堂互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但在以往的许多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片面地从自身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板书教学环节更为明显,师生之间就板书内容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乐观。
面对这种情况,现阶段教师需正确认识到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的新型教学手段。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需依据教材知识,将课堂板书作为媒介,加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關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与特点”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在副板书区域书写出:
(1)形成的条件:①____;②____;③____;
(2)经济的特点:①____;②____;③____。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强化其学习效果。利用此种系统呈现的提问式板书教学法,可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历史教学的板书运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板书运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高中历史实践教学中需重视板书教学的改进和革新,运用板书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注重直观化板书,以强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适当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静珍.中学历史教学中“黑板”与“白板”的和谐统一[J].考试周刊,2015,(88):137.
[2]黎云.浅析中学历史教学板书的本质及特性[J].教学与管理,2014,(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