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途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音乐在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课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其教学方式作出了相应的改革。本文将从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其声乐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放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为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程的教学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在音乐教育上的进步。
  【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育 教学现状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8-02
  一、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对艺术类课程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高师的声乐课程的教学在经过改革之后,其优势逐渐趋向明显,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并且适应市场需要的声乐人才,同时促进了我国音乐教学上的发展。但是高师声乐的课程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高师在不断地开设艺术专业的同时,艺术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艺术教学正在朝着前进的方向不断迈进。但是与此同时,也同样导致了一些方面问题的出现。在高师声乐专业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导致与学生的需要显得有些不平衡;同时,在这类学生不断增长的趋势之下,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上供过于求,从而会引起声乐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
  声乐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高师在其课程的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实践性的指导是理所当然,这对学生专业性技能的培养也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缺乏、学校安排给声乐教学的课时严重缩水以及教学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理论知识教学匮乏或者其贯彻不完全的缺陷,其实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声乐理论知识对学生同样的重要,实践技能的掌握也是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2)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高师的声乐课程的教学中,其过程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是高师声乐教学所选择的曲目与学生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因而无法充分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学习下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二是高师所开设的声乐课程与市场对艺术生的需求不相符合,因而导致高师的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三是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它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了学习结果上,对学习的过程缺乏该有的关注。
  (3)课程结构过于松散
  在高师的声乐课程的结构上,普遍存在着声乐课程与其相关的课程联系不够密切的问题。因而其教学效果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学习和教学、分析和创作相结合的效果。
  三、高师声乐课程的发展途径
  (1)加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技术取得了十足的进步,同时也为教育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高师的声乐课程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技术带来的优势,改变教学方式,为其教学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比如可以利用起数字技术建立起声乐教学的管理软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用其智能化的特点记录学生学习声乐的历程,以对学生作出最准确的评价和定位,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之路将有很大的帮助。
  (2)大力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高师声乐教学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外,要将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作为声乐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很大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其想象力、创新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学习会更加充满了动力,学习效果自然而言会增强了许多。只顾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分数来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十分不合理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将会产生阻碍。高师的声乐评价体系应该以美育功能为主。
  (3)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因此其声乐课程的设定必须以学生为主,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主体需求、未来发展充分地考虑进去。这是高师声乐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和保证,也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师声乐的教学在改革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高师声乐教学的老师们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以探索出最高效的高师声乐的发展路径,培养出理论知识储备多、专业素质强的声乐人才,从而适应新时代国家对音乐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师晖. 高等音乐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探微[J].大舞台. 2012(10)
  [2]吴静. 对民族地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探讨[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7)
  [3]王晓燕. 对高等音乐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探讨[J].音乐时空. 2014(01)
  作者简介:
  范娟(1983.01-),女,乌兰察布市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在当今对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教育机智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关键,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学活动是不成功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自身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进入一个爆发式的发展时期,其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决定了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高校的教学特点,文章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入手,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等院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2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下,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新时期,大专校院里的体育教学改革是非常迫切的,想要对大专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应该了解体育教学改革具体目标,然后应该建立相应的改革机制,让大专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意识。  【关键词】新时期 大专体育教学 改革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在课程开设中,我认识到将合唱教学引入课堂的必要性,于是定下了合唱这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合唱认识的片面,兴趣不浓,对合作精神认识的不够。所以在教学中我设置了四个环节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合唱意识 和谐 合作 天籁之音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