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探寻水底世界,极地也许不是大多数潜水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且先不谈嗡嗡作响的链锯和尖利的冰刃。想要在极地潜水,其实你并不需要在冰面上凿开一个洞,也不需要在水下的时候一刻也不松懈地盯着那束圣光。冰洞洒下海的那束阳光是能引领你重返人间的惟一路径,出水之际杯茶尚温也未可知。
不管是在北极还是南极,对绝大部分体验过极地潜水的人而言,极地潜水更像是这样一种体验:跨出三界外,又入五行中。在广阔的开放冰面上,摆着无限供应的热茶,等着你归来。如今有一些专业的探险公司提供极地潜水项目。这些项目为技术娴熟的潜水者揭开了极地海域的神秘面纱,但是参与者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身体强壮,足以应对极端水温(温度最高3℃,低至-1.8℃)。
没错,追风溯水透骨寒,这是完成极地潜水无法绕开的挑战,同时寒冷换来的回报也相当丰硕。极端寒冷的环境就是瑰丽多彩的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一种辽阔的壮丽。19世纪上半叶,威廉·斯科斯比(William Scoresby)在探索东格陵兰岛的时候写道:“展现在眼前的,通常像一幅宏伟而有趣的太虚幻境。”当你把“幻境”定义为“现实与虚构如梦境般交替出现”的那一刻,斯科斯比对极地环境的描述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极地的地貌、海洋、冰川,以及色彩的鲜活和怪诞,恐怕在世间找不到第二处所在。
极地潜水幻境
南极半岛上,极地的这种二元性美感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条1500公里的狭长地区从南极大陆向南美大陆延伸,分割点是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个海峡—德雷克海峡。在地球的其他任何角落,人类都再难寻觅到如南极半岛一般的幻象:完完全全是大自然赋予的美,见不到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同时又原始又粗犷。这就是南极,肆野得如此淋漓尽致。
如果你能成为其中一个幸运儿,来到地球上的这片神奇海域,在令人身心愉悦的无边蓝色海洋中潜上几回,“幻境”将在你周遭成为现实。你到时恐怕就很难再弄明白自己身在何处,很难分清四周的真实与虚幻。无瑕的蓝天柔软地垂挂在冰山上,这种蓝精致地倒映在镜面般的海面上。惟一能够打破这幅蓝色画布的,也许就是海面上漂着的那些浑然天成的冰山。光从各个方向投射过来,豹斑海豹乱哄哄地跑来跑去,座头鲸在远处喷出水柱……这就是你下水前会看到的景象。
当然,若是整个幻境万籁俱寂、显现出另一种特性的时候,就让极端寒冷的壮丽变得触手可及。极地始终让人感到虚无缥缈,南极半岛的天气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让潜水者措手不及,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都存在巨大威胁—但这种不确定性也是南极生存哲学的一部分。毕竟,如果你来到南极,只为了体验梦境般的蓝天和平静的海面,你难道不会稍微觉得血本花了、到手的货却缺斤短两吗?来到南极就是要体验它的全部,你要学会融入其中,你要成为它的一部分。下水时,冰冷的浪花和迎面而来的寒风清楚地告诉你它们代表着极地。
在你潜入水平面以下之前,你所见的南极是包罗万象的。然而,待你完成冰水交融的第一跳后,拥抱你的才将是最真实的南极:寒冷又将到达一个全新的层次。这种寒冷是你的身体无法适应的,需要你拼尽全力去忍受。你之所以选择忍受,是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一刻你有机会融入南极这个独一无二的原始的濒临消失的海洋生态系统。
4000万年前德雷克海峡出现,南极半岛就此形成。这次的地壳运动对生态环境发展可谓意义重大,海峡的形成直接引发了之后地球的一大洋流,即南极绕极环流。南极绕极环流经过南部海域,围绕整个南极洲,被誉为全球最强的洋流。环流搭筑起一道海洋屏障,将南极洲与温水海域及以北地区的空气温度隔开。因此,南极形成了地球上绝无仅有的生态系统,进化出一种特殊的环境状况。
南极生态系统
南极绕极环流与大部分南极大陆分离,沿着南极半岛西部的海岸线运动,海底地形使得洋流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绕极环流有效地向南极半岛以西这片海域注入温暖而富含养分的海水。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受益,洋流为在此存活的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也是极地潜水的乐趣之一。另一个乐趣在于,在这里你有机会见到一个举世无双的生态系统。半岛周围海域不存在破壳式捕食者,例如蟹类、鲨鱼,这增加了南极潜水的独特性。为什么南极没有带厚壳的有机体?因为生物在南极的环境下压根儿不需要这样一层保护壳。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中,遍布软珊瑚、被囊动物、海绵动物和海星。这给南极海域带来更绚丽的色彩,绚丽到人们难以相信这居然就是极地。缤纷的水底世界,无疑就是南极这位大自然艺术家的天然调色板。暖色调的海床丰富了南极世界中无尽的蓝与白。惊喜无处不在,极端寒冷这点小事,那时已不值一提。
在今天,南极半岛成为这颗星球上海水温度上升最快的海域。暖流扩张之快、随之而来的影响之大,举世震惊。在过去50年里,南极大陆上空的气温已经上升了5~6℃,海平面温度也提高了将近1℃。在数值上看,人们可能觉得不以为然,但是其实际影响却是致命的。有人发现帝王蟹和蜘蛛蟹已经开始出现在南极半岛。水温的升高(哪怕是微弱的)有利于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类似帝王蟹这种捕食者的到来,预示着南极半岛的灾难即将来临。长期在此生存的生物已经进化成为不需要坚硬躯壳保护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此刻的改变让原本柔软的南极半岛显得更加不堪一击。它们都将成为捕食者的目标:在海床上爬行的巨大海星、比人类还长的蠕虫、保持着史前外形特征的等足动物、始终那么可爱的海参……这么一来,南极半岛将不再拥有地球上最特别的海洋;随着海洋温度的持续上升,消失了数百年的捕食者卷土重来,并可能最终占领这片海域。
破壳式动物的入侵,无疑仅仅只是南极半岛变暖引发的众多巨变中的一个。南极特色的生态系统正在改变,只可惜并非朝着好的方向改变。神赐的无脊椎动物正在逐渐减少,这对潜水者来说是个遗憾。原本希望探寻奇幻的南极海洋世界的他们,最终看到的,却是一片危机四伏的海域。
浮冰危机
不管是在北极还是南极,对绝大部分体验过极地潜水的人而言,极地潜水更像是这样一种体验:跨出三界外,又入五行中。在广阔的开放冰面上,摆着无限供应的热茶,等着你归来。如今有一些专业的探险公司提供极地潜水项目。这些项目为技术娴熟的潜水者揭开了极地海域的神秘面纱,但是参与者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身体强壮,足以应对极端水温(温度最高3℃,低至-1.8℃)。
没错,追风溯水透骨寒,这是完成极地潜水无法绕开的挑战,同时寒冷换来的回报也相当丰硕。极端寒冷的环境就是瑰丽多彩的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一种辽阔的壮丽。19世纪上半叶,威廉·斯科斯比(William Scoresby)在探索东格陵兰岛的时候写道:“展现在眼前的,通常像一幅宏伟而有趣的太虚幻境。”当你把“幻境”定义为“现实与虚构如梦境般交替出现”的那一刻,斯科斯比对极地环境的描述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极地的地貌、海洋、冰川,以及色彩的鲜活和怪诞,恐怕在世间找不到第二处所在。
极地潜水幻境
南极半岛上,极地的这种二元性美感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条1500公里的狭长地区从南极大陆向南美大陆延伸,分割点是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个海峡—德雷克海峡。在地球的其他任何角落,人类都再难寻觅到如南极半岛一般的幻象:完完全全是大自然赋予的美,见不到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同时又原始又粗犷。这就是南极,肆野得如此淋漓尽致。
如果你能成为其中一个幸运儿,来到地球上的这片神奇海域,在令人身心愉悦的无边蓝色海洋中潜上几回,“幻境”将在你周遭成为现实。你到时恐怕就很难再弄明白自己身在何处,很难分清四周的真实与虚幻。无瑕的蓝天柔软地垂挂在冰山上,这种蓝精致地倒映在镜面般的海面上。惟一能够打破这幅蓝色画布的,也许就是海面上漂着的那些浑然天成的冰山。光从各个方向投射过来,豹斑海豹乱哄哄地跑来跑去,座头鲸在远处喷出水柱……这就是你下水前会看到的景象。
当然,若是整个幻境万籁俱寂、显现出另一种特性的时候,就让极端寒冷的壮丽变得触手可及。极地始终让人感到虚无缥缈,南极半岛的天气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让潜水者措手不及,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都存在巨大威胁—但这种不确定性也是南极生存哲学的一部分。毕竟,如果你来到南极,只为了体验梦境般的蓝天和平静的海面,你难道不会稍微觉得血本花了、到手的货却缺斤短两吗?来到南极就是要体验它的全部,你要学会融入其中,你要成为它的一部分。下水时,冰冷的浪花和迎面而来的寒风清楚地告诉你它们代表着极地。
在你潜入水平面以下之前,你所见的南极是包罗万象的。然而,待你完成冰水交融的第一跳后,拥抱你的才将是最真实的南极:寒冷又将到达一个全新的层次。这种寒冷是你的身体无法适应的,需要你拼尽全力去忍受。你之所以选择忍受,是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一刻你有机会融入南极这个独一无二的原始的濒临消失的海洋生态系统。
4000万年前德雷克海峡出现,南极半岛就此形成。这次的地壳运动对生态环境发展可谓意义重大,海峡的形成直接引发了之后地球的一大洋流,即南极绕极环流。南极绕极环流经过南部海域,围绕整个南极洲,被誉为全球最强的洋流。环流搭筑起一道海洋屏障,将南极洲与温水海域及以北地区的空气温度隔开。因此,南极形成了地球上绝无仅有的生态系统,进化出一种特殊的环境状况。
南极生态系统
南极绕极环流与大部分南极大陆分离,沿着南极半岛西部的海岸线运动,海底地形使得洋流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绕极环流有效地向南极半岛以西这片海域注入温暖而富含养分的海水。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受益,洋流为在此存活的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也是极地潜水的乐趣之一。另一个乐趣在于,在这里你有机会见到一个举世无双的生态系统。半岛周围海域不存在破壳式捕食者,例如蟹类、鲨鱼,这增加了南极潜水的独特性。为什么南极没有带厚壳的有机体?因为生物在南极的环境下压根儿不需要这样一层保护壳。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中,遍布软珊瑚、被囊动物、海绵动物和海星。这给南极海域带来更绚丽的色彩,绚丽到人们难以相信这居然就是极地。缤纷的水底世界,无疑就是南极这位大自然艺术家的天然调色板。暖色调的海床丰富了南极世界中无尽的蓝与白。惊喜无处不在,极端寒冷这点小事,那时已不值一提。
在今天,南极半岛成为这颗星球上海水温度上升最快的海域。暖流扩张之快、随之而来的影响之大,举世震惊。在过去50年里,南极大陆上空的气温已经上升了5~6℃,海平面温度也提高了将近1℃。在数值上看,人们可能觉得不以为然,但是其实际影响却是致命的。有人发现帝王蟹和蜘蛛蟹已经开始出现在南极半岛。水温的升高(哪怕是微弱的)有利于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类似帝王蟹这种捕食者的到来,预示着南极半岛的灾难即将来临。长期在此生存的生物已经进化成为不需要坚硬躯壳保护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此刻的改变让原本柔软的南极半岛显得更加不堪一击。它们都将成为捕食者的目标:在海床上爬行的巨大海星、比人类还长的蠕虫、保持着史前外形特征的等足动物、始终那么可爱的海参……这么一来,南极半岛将不再拥有地球上最特别的海洋;随着海洋温度的持续上升,消失了数百年的捕食者卷土重来,并可能最终占领这片海域。
破壳式动物的入侵,无疑仅仅只是南极半岛变暖引发的众多巨变中的一个。南极特色的生态系统正在改变,只可惜并非朝着好的方向改变。神赐的无脊椎动物正在逐渐减少,这对潜水者来说是个遗憾。原本希望探寻奇幻的南极海洋世界的他们,最终看到的,却是一片危机四伏的海域。
浮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