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转换中的政治显现——以契合《新民说》解读《新史学》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为例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之交是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时换期。产生这一转换的原因,除了学术自身理路发展的要求外,随时代而起的救亡政治因素在其中的引擎和推动亦不容小觑。撰述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以契合《新民说》的方式,通过解读梁启超早期著作《新史学》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视角,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
其他文献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形成了"及第团圆"的结局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古代中国科举制度这一文化背景,它是科举制度的派生物;而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期文人们普遍的"求补偿
为了提高多机协同跟踪时差无源定位的精度,在分析最优布站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闭环最优控制方法。首先,推导几何精度因子表达式,然后在无人机性能、通信距离和安全距离的约
本文根据有关经济学理论,结合乐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乐山各主要产业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乐山经济的影响总体上是呈负面的,同时提出了乐山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旅游从其本质意义上看,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心理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对立原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为满足游客的心理需要,留
本文通过比较<毛诗故训传>、<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对<诗经&#183;邶风&#183;静女>首章的诠释,对比性地探讨<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并进一步解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