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果实褐变中的表达分析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80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参与酚类物质氧化的主要酶类之一,在果蔬褐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丝瓜(Luffa cylindrical)中POD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丝瓜果实为材料,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丝瓜POD基因,命名为LcPOD,GenBank登录号为:KM50675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甜瓜(Cucumis melo,XP008449774.1)、西葫芦(Cucurbita pepo,ABF68751.1)、黄瓜(Cucumis.sativus,NP001295810.1)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MotifScan分析表明,丝瓜POD氨基酸序列81191位为过氧化物酶近端血红素-配体特征序列,5566位为过氧化物酶活性位点特征序列,推测其属于典型的第Ⅲ类过氧化物酶。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壁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POD表达量在丝瓜根中最高,茎中最低。在普通丝瓜(L.cylindrica)中的表达量高于在有棱丝瓜(L.acutangula)中的表达量。在鲜切及采后储藏条件下,LcPOD基因表达量、POD活性、总酚含量与丝瓜褐变存在较高相关性。LcPOD可能在果肉褐变调控中起一定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丝瓜褐变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丝瓜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大,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社团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在拓展素质教育,健全学生身心,完善
挖掘时态关联规则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带有时态信息的项集之间有趣的关系.由于数据库经常动态更新,时态关联规则的挖掘也应该适应数据库的更新.然而,现有的大多数算法不仅需要重
杭州市西湖区在全省首创并建立社会治理服务管理中心,整合3个部门、7个中心资源,接入消防、安全生产、数字城管、110社会应急联动等14个职能部门信息系统,承接省市协同平台,连接
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讲,解决农民市民化所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我国成人教育
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卫计局联合阿里健康、支付宝三方共同开发的国内首个全流程“刷脸就医”功能正式落地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此次功能合作接入了医保,院内也实际诞生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