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实施主动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采取多种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主动、有效的原则,重在启迪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情境; 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的发生。其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以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内驱力,唤起思维,促使学生探究,主动学习,优化建构。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和原则
  1.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更多的知识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研究活动,才能真正纳入其认知结构中。而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经历思维过程。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在的要求。
  2.基本原则。(1)趣味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2)目的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要与教学活动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目的明确,切忌漫无目标地创设一些与本课无关的内容,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3)基础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利于使学生知道所要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1.让学生感知数学。创设情境在引入数学概念之前,应先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或通过教师形象的语言描述,或利用各种形象化的直观教具展示,或通过电脑模拟等方法,创设与形成数学概念有关的生动、新颖的数学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数学问题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表象。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
  2.充分引导学生。在学生形成表象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问题间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简洁的数学语言給出确切的表述或定义,并指出所定义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想象时间,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步掌握引入概念的方法,亲身体验下定义的乐趣,增强建立概念的欲望和能力。
  3.巩固深化数学。概念建立之后,及时进行适当的运用,来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完善对概念的认识深度和结构。运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和准确性;二是创新运用阶段,主要通过变式迁移,将概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概念化的模型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
  1.运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必须利用生活和生产的实际来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更主要的由于数学学习是学生对自己已有知识的重新建构,教师应当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创设问题的情境。
  2.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我在有些课的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解决新问题。
  3.运用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摆一摆、剪一剪、做一做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求知的意识。
  责任编辑 一觉
其他文献
聚乙烯醇纤维(维纶)掺入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和硅灰)中,经40min球磨,分散拌匀,再与细集料(石英砂)制成砂浆,采用水泥胶砂试验相关标准研究砂浆的性能. 研究表明,掺入球磨纤
[摘要]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果,教师可以从课前、课堂、课后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和探讨,重视这三个阶段中的每个阶段,做好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高效讲评与课后的针对性设计,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试卷讲评效果。  [关键词]试卷;讲评;阶段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数学学科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课型,具有重要的教学作用。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好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也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实验操作中的自控能力,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本文对影响初学者自控能力的因素和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作了些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实验操作;自控能力;内外因素  对于中学生来说,化学实验是一门既新奇又有趣的科目。青少年所具有的天真与活力,往往会把仪器弄坏,实验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分析其中的原因,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成熟与完善的结果。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通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加深对计算的认识以及初步构建有效计算的模式,
为了预测无机物的一些理化性质,修改了Randic拓扑指数的点价值δi,构建了价电子轨道能量拓扑指数mE. 用其0、1阶指数0E、1E与无机氢化物的pKa1值、20种碱金属卤化物的晶格能U
为了解决新发明易拉盖的实际生产问题,并且应用多工位级进模这种高效率的冷冲压模具进行生产,设计制造了易拉盖级进模具.从易拉盖的成型工艺、材料的排样、模具结构、主要模
[摘 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要课题。在反观某些小学数学教学偏差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以问题设计为核心的高效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理性预设、高效设问、鼓励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问题设计;高效备课;发展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无疑是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一些教学手段的不断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活力。在小学数学中充分地运用交互式白板,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互动;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充分地将多种软件资源和黑板有机整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