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湿度传感器检定过程中,除露点仪和温湿度箱引起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外,检定条件、操作不规范也会给检定结果带来附加误差.本文通过对标准器的各湿度点测得值标准偏差、露点仪工作时的热效应、掠过露点传感器的流量变化、露点仪最佳工作环境等进行了实际测试,结合湿度传感器测试历史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露点仪露点传感器的过流孔正对气流方向时,同温度下露点温度测得值偏高,露点仪测量的相对湿度偏小,否则会偏大.②在环境温度为20℃时,露点仪在各个湿度点上的n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离散性)最小.③露点仪的温度传感器在吸
根据能见度计量检测实验室(合肥)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检测实例,展示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首先,介绍了能见度检测系统组成和技术要求;其次,建立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示值误差测量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最后,依据不同的评定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有被测能见度仪、测量标准器、试验舱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在50 m和200 m检测点,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k=2)分别为4.9 m和14.3 m;在500~10000
利用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昭通机场2019年1月3日(“1·3”过程)和12月7日(“12·7”过程)两次辐射雾过程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和边界层结构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两次辐射雾形成和维持条件的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①两次过程均发生在雨雪天气转晴后,机场受高压底后部弱气压场控制,但“1·3”过程水汽含量和动力条件明显优于“12·7”过程,雾浓度和持续时间都大于“12·7”过程.②“1·3”过程是一次典型辐射雾,形成于晴夜、微风、辐射降温最强烈的凌晨.雾过程中水汽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