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读写能力与教师角色新定位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307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读写能力包括语言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技术读写能力,全面涵盖了对新世纪人才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上则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变化需要教师转化为多模态教学的设计者、选择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多元读写能力;多模态;教师角色
  【作者简介】王惠灵(1975-),女,山东菏泽人,济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王敏(1979-),女,山东菏泽人,山东财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网络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模式,交际中各种符号资源的运用日渐增多。语言作为生成意义的一种模态,与动作、声音、图像、体态语等其他符号资源共同作用形成多模态的交流方式。
  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1996)提出了多元读写能力教学大纲,对读写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假设。为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经济全球化、语言多元化和交流多样化的挑战,教师应该把教学中书面语、口语为主扩展到文化语言多样性背景下的多模态语篇。Kress et al(2001, 2003) 探讨了教学媒体和模态的发展、模态的供用特征,在多模态环境下培养多元读写能力。国内学者张德禄(2009, 2012),朱永生(2008)等致力于介绍引入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倡将其应用于教学研究并提出了改革探索。
  二、多元读写能力的建构
  张德禄和刘睿(2014)提出了中国大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包括:道德读写能力,社会交往读写能力,创新改革读写能力,语言和非语言读写能力,跨语言、跨文化读写能力、媒体技术读写能力,模态模式读写能力,选择和搜索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全部覆盖了国家对新型人才的多元要求。
  在多模态话语时代,多元读写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出要求。第一是语言读写能力。語言是交流的基础,听说读写译是语言能力的体现。但在多模态交际模式下,语言模态意义潜势既有其优点又有局限性,必须与其他模态协同搭配。第二是社会交际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包括文化、政治、社会、批评等方面,要求学习者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同时还包括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合作中,学生在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评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沟通分享。第三是技术读写能力。多媒体时代的人际交流离不开网络媒体和技术,学生必须有对信息搜索、鉴别、分类、归纳、整合的能力,必要时予以评估和取舍。
  新伦敦小组(1996)提出了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实景实践强调浸入式教学模式。但浸入式教学模式实践难度较大,故也包括模拟实际交际过程。在多模态教学中大量引入录像、实景学习软件等科技手段模拟社会实践,是目前实景实践的有效教学手段。交际教学法、商谈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的应用也属于多模态教学的辅助方式。明确指导指教师在教学的重点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或新技能的学习,予以明确指导后,确定实景实践中的注意事项、活动程序及语言知识等。它与实景实践是一体的。批评性框定是学习者在实践和教师指导以后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反思、整理、评价、概括等。学习者经过这个过程,可以客观地评价学习内容与效果,理解所学知识与实践在整体社会文化中的关系与位置,从而能够创造性地予以发展延伸。转化实践是在前三个过程之后的实际应用,是以上三个过程的结果,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检验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深入固化。以上四个过程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反复重复和循环,提高学生的多模态语言潜势。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新定位
  在这种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各类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入课堂,如计算机、投影仪、互联网、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化拓展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大学英语教材的设计者同时推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APP,学生自身可随时预习、复习和学习,并进行相应的听读练习。
  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环境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使课堂教学多模态化。教师要成为多模态课堂的设计者,选择者和评价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安排,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表演、图片记忆、填字游戏等,帮助学生实现模态间的转换。针对实景实践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关的模拟情景,做出明确的引导。大学英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教学语篇,恰当的语言资源或非语言资源,指导学生建构多模态意义。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语言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技术读写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找到学习者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学生接受度高、效果好的模态形式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多元化读写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成为新的教学目标。多元读写能力包括语言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技术读写能力,全面涵盖了对新世纪人才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变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讲解者角色,而要转化为多模态教学的设计者、选择者和评价者。
  参考文献:
  [1]Kress Gr.VanLeeuween T. Reading Image[M].London:Rouledge, 1996.
  [2]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93.
  [3]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 9-14.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vague language in CLPRC, and finds the particular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in CLPRC, however, how do they spread? How can we transfer the function in th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衍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小学英语阅读学习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生涯有着深远意义。因此,如何将培养核心素养等新型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显露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阅读  【作者简介】王灵芝,女,苏州人,苏州
【摘要】新时代商务背景下,实践中商务英语的应用愈发广泛,这对商务英语的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思路,促进了远程学习进一步的发展——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梳理商务英语学习特点、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基于移动学习理论基础,提出构建多模态的“商务英语”移动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关键词】商务英语;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  【作
【摘要】为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主要运用了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文本细读法、综合研究法等探索方法,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吴爱群,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干镇大干中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学科内容、教材内
【Abstrat】English is a language, which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ity. We learn English in order to speak and use it.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English teaching has focused on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
【摘要】体验式课堂教学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科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和创新。在核心素养的倡导下,体验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更突显出来,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以生为本”,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分析了小学英语体验式课堂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体验式课堂;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侯爱芳,
【摘要】在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当然,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高校英语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结合这些问题展开探析,并围绕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提出策略,以此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能动式教学;建构  【作者简介】魏琼,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摘要】但当今社会中,有部分年轻人存在着崇洋媚外的思想,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感不够。对此,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养,在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中西方价值观的比较、中国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中西方的风俗差异、中西方的历史名人和中西方的教育制度等不同的维度来进行正面引导。通过课堂上的文化渗透,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英语教学;途径  【作者简介】毛云
【Abstract】The wide use of English has diversified teaching contexts. The role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IL) challenges tradi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edagogies. The study aims
【摘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每一门课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是新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大学英语作为覆盖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有效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渠道、凸显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功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关键词】思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课程  【作者简介】幸郁芊,长沙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