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生长发育
王伟 陆文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儿童生长发育中心
王伟
专家门诊:周五下午
陆文丽
专病门诊:周四全天
问:儿子今年10岁,长得聪明又可爱,可身高却一直是班里最矮的。这让我非常担心,儿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王伟:正常儿童的生长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有特征。第一阶段从出生至2岁,也叫快速生长期;第二阶段从2岁到青春期开始,也称稳定生长期,这个时期的生长速度相当稳定,每年长高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通常会持续4~5年,女孩的青春期蹿长一般出现在11~12岁,以每年6~11厘米的速度生长,而男孩的青春期蹿长则出现在13~14岁,以每年7~12厘米的速度生长。要判断你儿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不妨对照以上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也可以咨询专科医生,将他的实际身高跟同民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的健康儿童平均身高做个比较,以证实是否存在生长缺陷。
问:我和爱人个子都挺高,可女儿12岁了,个子长得很慢,比同学矮不少。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儿童身材矮小?
王伟:儿童矮小主要有内分泌和非内分泌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分泌原因主要包括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库兴综合征;非内分泌因素则包括遗传及体质因素、出生时体重过轻、营养不足方面的原因,或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软骨发育不良、情绪低落等心理障碍。要找出你女儿个子矮的原因,需要综合孩子的成长记录及家庭、饮食、睡眠、日常习惯、学习成绩等各种情况,对孩子进行全身检查。
问:我个子不高,担心孩子(现在2岁)将来也跟我一样,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长高一点吗?
陆文丽:人的生长发育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外,跟后天的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可将后天因素归纳为: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营养是保证生长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睡眠可以保证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做好这三个方面,会帮助你的孩子尽量长高一些。
问:女儿6岁,有一天,她说胸部有点痛。我发现她的乳房好像长大了,这是不是“性早熟”?
陆文丽:儿童性早熟是指儿童性成熟的开始年龄提前。目前全世界普遍认为,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如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外生殖器增大等),即可判断为性早熟。不过,在临床上,儿童性早熟有“真性”“假性”之分。所谓“真性性早熟”,亦称中枢性性早熟,是指由于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导致性腺发育及功能成熟,与正常青春发育成熟机制完全一致,并具有一定生育能力;与此相反,“假性性早熟”亦称外周性性早熟,是人体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促使性征提前发育,但无生育能力的性早熟。要判断你女儿是不是性早熟,还需到医院检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问:儿子今年16岁,还像个小孩子,声音细细的,胡须也没有长出来。有人说,孩子发育晚一点没关系,不需要治疗。是这样吗?
陆文丽:青春发育延迟的病因较为复杂,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后天因素常与某些疾病有关。遗传因素引起的发育延迟有家族倾向,其父母和亲属中也有生长发育延迟的情况,多见于男孩,一般青春期比同龄人晚3~4年,这种情况对身体没有影响。而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后天因素引起的发育延迟,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建议你及早带儿子就医,明确病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便 秘
陈胜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科
专家门诊(东院):周六下午
专科门诊(东院):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便秘专病门诊(西院):周三下午
问:我是女性,今年35岁,常常好几天才有一次大便。经常看到许多治疗便秘的广告,都讲便秘很可怕。我现在没有明显不适,算不算便秘?
陈胜良:偶尔大便次数少在健康人群中相当常见,仅从大便干结和排便次数的多少来评价是否为便秘,是不全面的。临床上,便秘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在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疾病以及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中的2条和2条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便秘。
在过去的6个月中,持续或累积至少有3个月出现:①1/ 4 时间排便费力;② 1/ 4 时间粪便呈团块状或坚硬; ③> 1/ 4 时间排便不尽感;④> 1/ 4 时间肛门有阻塞感或排出困难;⑤> 1/ 4 时间排便时需用物协助; ⑥每周排便< 3 次。你可以对照以上标准,判断自己是不是便秘。
问: 我母亲67岁,被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现在靠服用番泻叶通便。长期服用是不是不好?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陈胜良:慢传输型便秘多见于老年患者,肠道传输能力减弱是根本病因。番泻叶属于刺激性导泻药,对于多数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有效。然而,长期使用犹如“鞭打瘦马”,效果会越来越差,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会造成肠道运动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建议你母亲在生活调整(如规律饮食和排便,保证食物中纤维素和水分)的基础上,使用增加肠道动力的药物(如莫沙比利),适当使用容积类导泻药(如杜秘克、福松等)以及润滑剂(如蜂蜜、液体石蜡等)、膨松剂等辅助排便药品。如疗效实在不佳,可短期或交替使用刺激性导泻药(如番泻叶、含大黄的通便中成药等)。
问:我是一名中年男性,平常大便不干燥,但排便困难。医生说我是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矛盾收缩。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治疗呢?
陈胜良: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矛盾收缩,是排便时盆底肌肉运动不协调的一种常见表现,通常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因,专业术语称为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者盆底肌痉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如果你没有肛周疾病(如有肛周疾病,建议首先治疗肛周疾病),可以通过规律训练排便习惯来治疗。具体做法是:多食含纤维素和水分的食物,必要时辅以容积类通便药物。在此基础上,每餐后30~60分钟内做排便训练。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便后用清水洗净肛周皮肤。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用专业的生物反馈治疗来帮助训练。
问:我怀孕7个月了,有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陈胜良:便秘是孕妇的常见症状之一。怀孕期间孕激素类分泌增加,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缓,加之盆腔压力渐增,饮食习惯、便意刺激和反应发生改变,导致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粪便变硬而出现排便不畅。孕妇发生便秘,切不可乱用泻药,以免增加流产、早产的危险,或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建议你适度劳动,合理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水分摄入,粗细粮搭配,避免吃辛辣食物等),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便秘。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肛内适量使用润滑剂(如开塞露)帮助排便,必要时也可少量服用杜秘克等容积类导泻药。
问:小女5个月,非母乳喂养,几天才有一次大便,而且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如何处置?
陈胜良:由于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钙和酪蛋白,而糖和淀粉含量相对减少,食入后易形成钙皂,所以人工喂养儿常发生便秘。另外,喂养不规律、不能按时对婴儿进行排便习惯训练,也易引起便秘。适量添加菜泥或水果泥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摄入足够水分、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腹部、按时(进食后半小时和睡醒后为宜)进行排便训练等,均可改善你女儿的便秘。
脾胃病
刘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肝科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五上午(总院),周二、三、六全天(分院)
问:我最近感觉烧心、胃部疼痛,还伴有便秘、失眠、情绪烦躁等症状,生气后症状更明显。已经去医院做了腹部CT、B超、胃肠镜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变,反复查血也没有发现肝肾功能异常、贫血及肿瘤表现。我该怎么办?
刘晏:如果经详细检查明确排除了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而胃部症状又是随着情绪变化而加剧或由情绪变化诱发,并伴有失眠、便秘、乏力等症,应尽快就诊,排除抑郁症、焦虑症造成的胃部不适。建议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问:我患有慢性胃炎,初次尝试服用中药。煎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刘晏:煎煮治胃病药时的步骤如下:①把先煎的药物放入烧锅(或药罐)中煎20分钟。②把最后煎的药放一旁,将其余药物和先煎药物一起,加水到正好浸没,浸泡30~60分钟。③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烧开,再用小火煎20~25分钟。④把最后煎的药放入药罐,再小火煎3~5分钟。倒出200~250毫升药汁,分为2份,分别在早餐、晚餐后一小时服用,温服为宜。
问:我妹妹患有慢性腹泻,但她惧怕肠镜检查,不知道是否能通过CT、B超或胶囊内镜来替代肠镜检查呢?
刘晏:这是无法替代的。CT、B超只能较宏观地对腹部脏器作检查,适合诊断肝、脾、胆、胰、前列腺、子宫、卵巢等实质性脏器疾病,且影像会存在一定偏差。而肠镜则可以较直观地对肠壁上的病灶作直接拍摄,还能对可疑病灶作病理检查,这也是胶囊内镜所无法替代的。
问:最近,我母亲在医院做胃镜,检查出“疣状胃炎(慢性胃炎伴痘疹样增生)”,医生已经做了病理检查。是否发生了胃癌?
刘晏:疣状胃炎不等于胃癌,你不用担心。疣状胃炎是一种散在、多发性、痘疹样的黏膜增生,周围隆起,中央略有凹陷、糜烂,有学者把它归类于糜烂性胃炎。如果是单个病灶,确实要与早期胃癌相鉴别,但如果为多发、散在分布,且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则完全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治愈,也可进行胃镜下氩离子治疗或微波治疗。
问:我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即将癌变?能治好吗?
刘晏:慢性萎缩性胃炎确实为癌前病变的一种,但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如果是轻、中度的萎缩性胃炎,完全可以通过坚持中医治疗得到好转。平时生活应有规律,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菜),不宜多吃熏、烤、煎、炸、腌、糟的鱼肉荤菜,忌烟酒,保持心情愉快。另外,推荐你每日喝一杯淡淡的陈绿茶,也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问:我和爱人都是慢性胃炎患者,近来时有便秘现象,该如何保养?
刘晏:生活中如何保养,要看你们患的胃炎是哪一种。如果是糜烂性胃炎,须服用制酸药物或保护胃黏膜的中药,饮食上定时定量,忌食甜、酸、油腻、生冷食物。如果是胃-食管反流相关胃炎,须制酸、增加食管及胃动力,才能去除病因,饮食上忌油腻食物、豆类、产气饮料。如果是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则应尽快抗菌治疗,忌食甜、酸食物,且应避免应酬,以防再次感染。时下是秋冬季节,加之你们出现便秘现象,应注意养护阴津,可适当冲服石斛,服用炖烂的木耳,多吃梨。此外,还要保证睡眠。
秋冬皮肤养护
陈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皮肤科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问:我患有银屑病,一般在夏天症状会轻一些,秋天以后又加重。进入秋冬季节,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陈磊: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会出现变换,即夏天皮损减轻或消失,冬天则加重。在季节交替时,尤其是秋冬季,由于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大,有些人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而这正是诱发银屑病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因此,在秋冬季节,你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要及时治疗,并向皮肤科医生咨询,以防皮损加重。
问:我今年65岁,近几年常发生皮肤瘙痒,尤其在冬天,每到晚上睡觉前,小腿奇痒无比,用力抓或用热水烫很舒服,但腿上却被抓出一条条血痕。曾经到几家大医院看过,但效果不佳。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磊:立秋后,皮肤分泌的皮脂和汗水逐渐减少,皮肤逐渐干燥,尤其是老年人。而且,冬季室内温度常常被调得较高,空气干燥,皮肤中的水分更易蒸发。因此,秋冬季节常出现皮肤瘙痒,以晚上临睡前最厉害,常因热水过度烫泡、过度搔抓而留下条条血痕或皮肤破损,甚至继发湿疹或引起皮肤感染。发生皮肤瘙痒后,建议减少洗澡次数,适当涂抹润肤霜,多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搔抓及用热水烫泡。
问:好友患有湿疹,我经常看到他不停地抓,抓得自己体无完肤。虽然使用药膏和口服抗组胺药后有所好转,但仍时好时坏。不知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陈磊:患有湿疹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饮食控制,即“忌嘴”。有皮疹时要避免食用鱼、虾、蟹、酒、辣椒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②皮肤瘙痒时,忌搔抓或用开水烫,可外涂止痒药水或药膏,必要时加服抗组胺类药物。③尽量穿纯棉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④皮损处少接触肥皂或洗衣粉等化学成分。 ⑤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以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⑥待皮疹治愈后,要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湿,以加快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问:我患有足癣10余年,每到冬季,足跟皮肤就干燥、开裂、出血并伴疼痛,采取什么措施可解决这个问题?
陈磊:由于你患有足癣10余年,且没得到有效治疗,表皮细胞内的水分长期流失,皮肤会变得干燥。如再加上环境燥热,皮肤更易丢失水分,甚至开裂、出血。因此,你首先要治疗皮肤的真菌感染问题,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其次,在冬季未来临、皮肤尚未开裂之际,要加强皮肤保湿,可多次外涂尿素脂(霜)等润肤产品,尽量少赤脚,必要时可采用封包法以防止皮肤水分的过度蒸发。
王伟 陆文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儿童生长发育中心
王伟
专家门诊:周五下午
陆文丽
专病门诊:周四全天
问:儿子今年10岁,长得聪明又可爱,可身高却一直是班里最矮的。这让我非常担心,儿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王伟:正常儿童的生长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有特征。第一阶段从出生至2岁,也叫快速生长期;第二阶段从2岁到青春期开始,也称稳定生长期,这个时期的生长速度相当稳定,每年长高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通常会持续4~5年,女孩的青春期蹿长一般出现在11~12岁,以每年6~11厘米的速度生长,而男孩的青春期蹿长则出现在13~14岁,以每年7~12厘米的速度生长。要判断你儿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不妨对照以上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也可以咨询专科医生,将他的实际身高跟同民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的健康儿童平均身高做个比较,以证实是否存在生长缺陷。
问:我和爱人个子都挺高,可女儿12岁了,个子长得很慢,比同学矮不少。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儿童身材矮小?
王伟:儿童矮小主要有内分泌和非内分泌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分泌原因主要包括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库兴综合征;非内分泌因素则包括遗传及体质因素、出生时体重过轻、营养不足方面的原因,或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软骨发育不良、情绪低落等心理障碍。要找出你女儿个子矮的原因,需要综合孩子的成长记录及家庭、饮食、睡眠、日常习惯、学习成绩等各种情况,对孩子进行全身检查。
问:我个子不高,担心孩子(现在2岁)将来也跟我一样,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长高一点吗?
陆文丽:人的生长发育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外,跟后天的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可将后天因素归纳为: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营养是保证生长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睡眠可以保证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做好这三个方面,会帮助你的孩子尽量长高一些。
问:女儿6岁,有一天,她说胸部有点痛。我发现她的乳房好像长大了,这是不是“性早熟”?
陆文丽:儿童性早熟是指儿童性成熟的开始年龄提前。目前全世界普遍认为,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如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外生殖器增大等),即可判断为性早熟。不过,在临床上,儿童性早熟有“真性”“假性”之分。所谓“真性性早熟”,亦称中枢性性早熟,是指由于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导致性腺发育及功能成熟,与正常青春发育成熟机制完全一致,并具有一定生育能力;与此相反,“假性性早熟”亦称外周性性早熟,是人体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促使性征提前发育,但无生育能力的性早熟。要判断你女儿是不是性早熟,还需到医院检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问:儿子今年16岁,还像个小孩子,声音细细的,胡须也没有长出来。有人说,孩子发育晚一点没关系,不需要治疗。是这样吗?
陆文丽:青春发育延迟的病因较为复杂,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后天因素常与某些疾病有关。遗传因素引起的发育延迟有家族倾向,其父母和亲属中也有生长发育延迟的情况,多见于男孩,一般青春期比同龄人晚3~4年,这种情况对身体没有影响。而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后天因素引起的发育延迟,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建议你及早带儿子就医,明确病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便 秘
陈胜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科
专家门诊(东院):周六下午
专科门诊(东院):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便秘专病门诊(西院):周三下午
问:我是女性,今年35岁,常常好几天才有一次大便。经常看到许多治疗便秘的广告,都讲便秘很可怕。我现在没有明显不适,算不算便秘?
陈胜良:偶尔大便次数少在健康人群中相当常见,仅从大便干结和排便次数的多少来评价是否为便秘,是不全面的。临床上,便秘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在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疾病以及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中的2条和2条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便秘。
在过去的6个月中,持续或累积至少有3个月出现:①1/ 4 时间排便费力;② 1/ 4 时间粪便呈团块状或坚硬; ③> 1/ 4 时间排便不尽感;④> 1/ 4 时间肛门有阻塞感或排出困难;⑤> 1/ 4 时间排便时需用物协助; ⑥每周排便< 3 次。你可以对照以上标准,判断自己是不是便秘。
问: 我母亲67岁,被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现在靠服用番泻叶通便。长期服用是不是不好?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陈胜良:慢传输型便秘多见于老年患者,肠道传输能力减弱是根本病因。番泻叶属于刺激性导泻药,对于多数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有效。然而,长期使用犹如“鞭打瘦马”,效果会越来越差,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会造成肠道运动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建议你母亲在生活调整(如规律饮食和排便,保证食物中纤维素和水分)的基础上,使用增加肠道动力的药物(如莫沙比利),适当使用容积类导泻药(如杜秘克、福松等)以及润滑剂(如蜂蜜、液体石蜡等)、膨松剂等辅助排便药品。如疗效实在不佳,可短期或交替使用刺激性导泻药(如番泻叶、含大黄的通便中成药等)。
问:我是一名中年男性,平常大便不干燥,但排便困难。医生说我是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矛盾收缩。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治疗呢?
陈胜良: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矛盾收缩,是排便时盆底肌肉运动不协调的一种常见表现,通常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因,专业术语称为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者盆底肌痉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如果你没有肛周疾病(如有肛周疾病,建议首先治疗肛周疾病),可以通过规律训练排便习惯来治疗。具体做法是:多食含纤维素和水分的食物,必要时辅以容积类通便药物。在此基础上,每餐后30~60分钟内做排便训练。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便后用清水洗净肛周皮肤。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用专业的生物反馈治疗来帮助训练。
问:我怀孕7个月了,有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陈胜良:便秘是孕妇的常见症状之一。怀孕期间孕激素类分泌增加,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缓,加之盆腔压力渐增,饮食习惯、便意刺激和反应发生改变,导致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粪便变硬而出现排便不畅。孕妇发生便秘,切不可乱用泻药,以免增加流产、早产的危险,或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建议你适度劳动,合理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水分摄入,粗细粮搭配,避免吃辛辣食物等),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便秘。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肛内适量使用润滑剂(如开塞露)帮助排便,必要时也可少量服用杜秘克等容积类导泻药。
问:小女5个月,非母乳喂养,几天才有一次大便,而且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如何处置?
陈胜良:由于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钙和酪蛋白,而糖和淀粉含量相对减少,食入后易形成钙皂,所以人工喂养儿常发生便秘。另外,喂养不规律、不能按时对婴儿进行排便习惯训练,也易引起便秘。适量添加菜泥或水果泥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摄入足够水分、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腹部、按时(进食后半小时和睡醒后为宜)进行排便训练等,均可改善你女儿的便秘。
脾胃病
刘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肝科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五上午(总院),周二、三、六全天(分院)
问:我最近感觉烧心、胃部疼痛,还伴有便秘、失眠、情绪烦躁等症状,生气后症状更明显。已经去医院做了腹部CT、B超、胃肠镜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变,反复查血也没有发现肝肾功能异常、贫血及肿瘤表现。我该怎么办?
刘晏:如果经详细检查明确排除了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而胃部症状又是随着情绪变化而加剧或由情绪变化诱发,并伴有失眠、便秘、乏力等症,应尽快就诊,排除抑郁症、焦虑症造成的胃部不适。建议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问:我患有慢性胃炎,初次尝试服用中药。煎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刘晏:煎煮治胃病药时的步骤如下:①把先煎的药物放入烧锅(或药罐)中煎20分钟。②把最后煎的药放一旁,将其余药物和先煎药物一起,加水到正好浸没,浸泡30~60分钟。③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烧开,再用小火煎20~25分钟。④把最后煎的药放入药罐,再小火煎3~5分钟。倒出200~250毫升药汁,分为2份,分别在早餐、晚餐后一小时服用,温服为宜。
问:我妹妹患有慢性腹泻,但她惧怕肠镜检查,不知道是否能通过CT、B超或胶囊内镜来替代肠镜检查呢?
刘晏:这是无法替代的。CT、B超只能较宏观地对腹部脏器作检查,适合诊断肝、脾、胆、胰、前列腺、子宫、卵巢等实质性脏器疾病,且影像会存在一定偏差。而肠镜则可以较直观地对肠壁上的病灶作直接拍摄,还能对可疑病灶作病理检查,这也是胶囊内镜所无法替代的。
问:最近,我母亲在医院做胃镜,检查出“疣状胃炎(慢性胃炎伴痘疹样增生)”,医生已经做了病理检查。是否发生了胃癌?
刘晏:疣状胃炎不等于胃癌,你不用担心。疣状胃炎是一种散在、多发性、痘疹样的黏膜增生,周围隆起,中央略有凹陷、糜烂,有学者把它归类于糜烂性胃炎。如果是单个病灶,确实要与早期胃癌相鉴别,但如果为多发、散在分布,且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则完全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治愈,也可进行胃镜下氩离子治疗或微波治疗。
问:我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即将癌变?能治好吗?
刘晏:慢性萎缩性胃炎确实为癌前病变的一种,但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如果是轻、中度的萎缩性胃炎,完全可以通过坚持中医治疗得到好转。平时生活应有规律,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菜),不宜多吃熏、烤、煎、炸、腌、糟的鱼肉荤菜,忌烟酒,保持心情愉快。另外,推荐你每日喝一杯淡淡的陈绿茶,也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问:我和爱人都是慢性胃炎患者,近来时有便秘现象,该如何保养?
刘晏:生活中如何保养,要看你们患的胃炎是哪一种。如果是糜烂性胃炎,须服用制酸药物或保护胃黏膜的中药,饮食上定时定量,忌食甜、酸、油腻、生冷食物。如果是胃-食管反流相关胃炎,须制酸、增加食管及胃动力,才能去除病因,饮食上忌油腻食物、豆类、产气饮料。如果是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则应尽快抗菌治疗,忌食甜、酸食物,且应避免应酬,以防再次感染。时下是秋冬季节,加之你们出现便秘现象,应注意养护阴津,可适当冲服石斛,服用炖烂的木耳,多吃梨。此外,还要保证睡眠。
秋冬皮肤养护
陈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皮肤科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问:我患有银屑病,一般在夏天症状会轻一些,秋天以后又加重。进入秋冬季节,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陈磊: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会出现变换,即夏天皮损减轻或消失,冬天则加重。在季节交替时,尤其是秋冬季,由于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大,有些人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而这正是诱发银屑病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因此,在秋冬季节,你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要及时治疗,并向皮肤科医生咨询,以防皮损加重。
问:我今年65岁,近几年常发生皮肤瘙痒,尤其在冬天,每到晚上睡觉前,小腿奇痒无比,用力抓或用热水烫很舒服,但腿上却被抓出一条条血痕。曾经到几家大医院看过,但效果不佳。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磊:立秋后,皮肤分泌的皮脂和汗水逐渐减少,皮肤逐渐干燥,尤其是老年人。而且,冬季室内温度常常被调得较高,空气干燥,皮肤中的水分更易蒸发。因此,秋冬季节常出现皮肤瘙痒,以晚上临睡前最厉害,常因热水过度烫泡、过度搔抓而留下条条血痕或皮肤破损,甚至继发湿疹或引起皮肤感染。发生皮肤瘙痒后,建议减少洗澡次数,适当涂抹润肤霜,多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搔抓及用热水烫泡。
问:好友患有湿疹,我经常看到他不停地抓,抓得自己体无完肤。虽然使用药膏和口服抗组胺药后有所好转,但仍时好时坏。不知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陈磊:患有湿疹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饮食控制,即“忌嘴”。有皮疹时要避免食用鱼、虾、蟹、酒、辣椒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②皮肤瘙痒时,忌搔抓或用开水烫,可外涂止痒药水或药膏,必要时加服抗组胺类药物。③尽量穿纯棉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④皮损处少接触肥皂或洗衣粉等化学成分。 ⑤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以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⑥待皮疹治愈后,要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湿,以加快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问:我患有足癣10余年,每到冬季,足跟皮肤就干燥、开裂、出血并伴疼痛,采取什么措施可解决这个问题?
陈磊:由于你患有足癣10余年,且没得到有效治疗,表皮细胞内的水分长期流失,皮肤会变得干燥。如再加上环境燥热,皮肤更易丢失水分,甚至开裂、出血。因此,你首先要治疗皮肤的真菌感染问题,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其次,在冬季未来临、皮肤尚未开裂之际,要加强皮肤保湿,可多次外涂尿素脂(霜)等润肤产品,尽量少赤脚,必要时可采用封包法以防止皮肤水分的过度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