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9kobe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有关各项素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其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水平仍然较低。我国农民能否成功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关键在于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伟大的任务。农广校利用自身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带头作用,有助于提高农民教育素质。
  关键词: 农民教育 文化素质 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态势下,出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的职业者。但是,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素养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后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开始走上农民职业化的道路。
  一、全国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农广校)成立于1980年,由农业部和教育部、财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举办,整个系统由1所中央校、39所省级校、372所地市级分校、2071所县级分校和10805个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中央、省、市、县、乡)组成。自2006年起,我们开始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对象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培养路径上,我们坚持“送教下乡”,实行农学结合;教学安排上,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生产生活节奏安排教学时间和地点,将远程教学、现场指导、集中授课、实践实习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课程设置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围绕生产经营设置课程,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教材开发上,打破学科型教材编写方式,突出生产过程和案例分析,同时大力开发教学课件、在线课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符合中国国情、农业需要,受农民欢迎。从2006年到2011年,全国共完成招生78万人,毕业学员40多万人。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农广校已成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阵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主要具备素质和能力、培训对象是: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农业劳动是其主要职业活动内容,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广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一般是指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群体和潜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户,农业技能服务人才和农业后继者。新型职业农民一般应具备以下能力素质:一是具有系统的现代农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二是具有先进的科学发展理念;三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农业职业院校是我国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是把农村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校整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模式,也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的是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是“农民的儿子”,很难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教育培养。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不具备接受脱产教育的条件,要求职业院校采取最适合的教育机制——方便农民学习、弹性学制、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累积学分制,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规范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监督,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统筹管理,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和后续认定管理服务。职业院校要对现有涉农课程进行综合化、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根据学时数、课程难易程度等转换为相应学分,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学分积累和学分互认。
  以往的农民培训是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接受的是全面系统的农业教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还涉及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土地规划与利用、农产品的储存与加工等。我们认为,培养内容至少应包括农业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理念教育、农场经营与合作社管理教育、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教育、农业性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五方面内容。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农村职业农民素质调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农、林、牧、渔大农业,而应该从农业中走出来,把教育内容扩展到‘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提高农民的科技能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对科技素质的要求就是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熟练掌握一项到多项从事农业技能,实现科学种养或转移就业。
  2.培育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对经营管理素质的要求,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合理组织、财力、物力和土地等资源,开展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农夫”变成“农商”。
  3.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新型职业农民要具备法律素质,就是要有较高的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而且有利于广大农民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自身利益,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其他文献
摘 要: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要求,以往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严重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对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过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既符合知识接受规律,又符合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汽
摘 要: “敬”的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方面的培养会让青少年的性格发展出现许多问题,表现在学习生活中就是一些不当行为。本文通过对小李和小江各自问题的探讨说明敬人敬己在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敬 德育 问题学生  我国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社会道德、家庭美德是“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敬”的教育不仅在学生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当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与他人相处
针对乘用车的轻量化、以塑代钢的需求进行聚丙烯(PP)研究,以满足主机厂技术要求.先后分别从不同种类填料、不同填料含量、不同种类PP、不同黏度增韧剂、不同增韧剂含量进行系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又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所以,要想使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是一定要做好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从现在的形势可以看出,我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企业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深层次挖掘出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策略,
摘 要:组织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战略性人才管理,它可以根据战略目标,系统的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和活动的设计,科学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出发,探讨提高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需要的人才,它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进行人才培
摘 要: 在职业能力中,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是支撑,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前提所在,有着普遍适用性与广泛可迁移性特点,帮助中职学生更好适应岗位变化、学会为人处世、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是所有中职生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近年来,面临“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全面局面,技能大赛俨然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更好践行“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有效手段,对提升职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族声乐演唱是我国声乐艺术教学与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民歌、曲艺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声乐演唱艺术,也是我国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对音乐表演专业中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大量高校的音乐学院除了设置音乐学专业外,还专门设立了音乐表演专业,但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却并不乐观。部分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与社会所需求的声乐专业人才类
期刊
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为伞形科积雪草属(Centella)植物积雪草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积雪草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黄酮类、多炔烯烃类和挥发油类等,临床上多用于湿热黄疽、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补损伤等症。近代研究表明,积雪草总苷(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和挥发油类成分(β-石竹烯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有抗抑郁作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