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EN)对晚期肿瘤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价值。

方法

选择晚期肿瘤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EN支持结合肠外营养支持(PN),而对照组给予PN支持。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0 d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A、Ig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CD4+、CD4+/CD8+、IgA、IgG、ALB、TF和24 h U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对照组CD4+、CD4+/CD8+、IgA、IgG水平分别为(52.4±4.4)%、(1.8±0.3)%、(2.7±0.3)g/L和(11.4±2.1)g/L,观察组分别为(55.9±5.6)%、(2.1±0.5)%、(2.9±0.5)g/L和(12.9±2.3)g/L,观察组免疫指标CD4+、CD4+/CD8+、IgA、IgG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8、2.521、2.332、2.35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0 d ALB、TF和24 h UP分别为(36.6±2.3)g/L、(2.9±0.2)g/L和(0.7±0.3)g/L,对照组分别为(32.4±1.5)g/L、(2.2±0.1)g/L和(0.4±0.1)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93、15.34、4.648,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6,P<0.05)。

结论

对晚期肿瘤患者给予EN支持有利于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负压拔罐对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收集慢性创面患者39例,随机分为拔罐组和对照组。其中拔罐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创面常规换药,隔日1次;拔罐组除常规换药外还采用拔罐负压治疗,隔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大体观、慢性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疼痛评分(VAS评分)及慢性创面愈合面积比例等。结果拔罐组治疗慢性创面时脓液被引流较充分,并出现新鲜组织液渗出。治疗3 d后,拔罐组的创面
目的探讨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PHH3和cyclinD1在8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HH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4%(68/89)和6.7%(2/30),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