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教材的高中日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高中零起点日语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欠缺,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也急需提升。因此,本文探讨基于教材的高考日语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考日语;写作;课标教材
  一、当前高中日语写作教学现状
  近年,全国中等日语教育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广东省为例,高中零起点的日语生数量近四年从2017年的2200人左右增加到2021年的五万多人。
  中等日语教育里大部分的日语生都属于高中零起点,他们要在有限的高中阶段需要完成包括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日语教材(2011年版,共3册)和高中日语教材(2019年版,共5册)的学习,才能达到高考命题要求的五级。
  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高中零起点日语学生的写作教学在高中日语教学中往往占比很少,这也是让师生头痛的板块。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无从下手,学生除了考试以外平时也很少接受专门的写作训练。所以,高考日语作文得分率(满分30分)是整个高考日语卷面中得分最低的部分。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有效地开发利用课标教材资源进行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高考日语写作话题与课标教材的结合度
  恢复高考以来到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语试卷中,始终没有设置作文题。直到1998年起高考日语试卷题型增加了作文题,分值为25分。从2001年至今,作文分值定为30分。今后的日语高考改革会提高作文的分量,将原本的30分的一篇作文分为10分的应用文写作和25分的作文。
  高考日语作文主要考查学生准确使用词汇和语法,书写、标点规范的能力,及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写作能力也是日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集中體现。高考日语作文的特点是写作要点明确,写作要求清晰,作文题目一般都不要求学生有太多的背景知识,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挂钩。
  高考日语新课标于2013年启动了修订工作,2017年出版发布。因此,通过对2013-2020年的高考日语作文的分析(见表1),可以看出近年多以议论文、记叙文、夹叙夹议为主,考察主题大多与学生的衣食住行、校园生活相关。
  表1:2013-2020年高考日语作文话题
  教材是学生最先接触的也是最主要的语言材料。人教版日语教材是基于日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课标教材,教材语篇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包含生活、人文、社会、自然,题材广泛、语篇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语言素材和模仿蓝本。同时教材以情境为依托、以语篇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构成了完整的内在逻辑链。也体现了日语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高考试题的制定也是以新课标为导向,所以,日语课标教材与高考作文话题有很大的关联度。
  比如,2019年作文“最近读过的书”要求学生介绍自己读的这本书或文章,并说明理由或感受。这属于夹叙夹议类作文,学生可以写的内容有很多,但对于高中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写出词不达意的内容从而导致失分。但如果有效的借鉴教材的语篇,例如,九年级第5课《トキ(朱鹮)》《盲導犬を育てた人(养导盲犬的人)》,适当改编成符合话题的作文,学生至少在写作内容方面比较熟悉,不容易走偏,还能体现出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例子举不胜举,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确可以依托日常所学的教材文本,为类似话题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思路,备考高考写作。
  三、基于课标教材促进写作教学的策略
  根据高中零起点日语学习的特点和新课标的导向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巧用课标教材会话文进行改写
  义务教育初中日语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制定的适合义务教育阶段日语学习的教科书,其中对日语各项能力的考查与《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是有所差别的。高中零起点学习初中日语教材可以利用它们打好日语学习基础,积累基础的考纲词汇,培养良好的日语语感。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会在初期学日语时对日语的语序及助词的用法产生较多疑惑。七年级日语教材中都是会话文,这种以对话形式不断输入对象国语言的形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初步的日语学习语感。针对七年级会话文,可以设计成简单的会话改写,训练基础的记叙文写作。比如,七年级日语第11课《応援》以声援为主线,设计了李佳、美月去给同班同学王文、健太参加的足球比赛加油、助威的语篇。笔者先带领学生了解语篇框架和内容,再详细讲解本课知识点,完成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再借鉴会话的词句设计一篇命题作文。
  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尝试从不同的人物角度描写一件事情,可以初步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方式,介绍一天中自己的行动并表达自己的对此的感想。同时也巩固了一类形容词的敬体形式。学生尝试写作内容如下;
   今日はいい天気でした。ゆうべ母といっしょに笛を20本作りました。李佳さんたちといっしょにサッカーの試合の応援に行きました。王文君たちのチームが勝ちました。でも相手のチームはあまり強くなかったです。とてもいい試合でした。
  在会话文改写训练中可以充分利用“5W2H”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记叙文写作逻辑,为高考记叙文备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累课标教材中的经典句式
  日语课标教材原文句式丰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与改写。比如,必修一第2课(2007年版)《高校生活》当中有一个句子“寝る前に友だちとおしゃべりをする時間が一日の中で一番楽しい時間です。”(睡觉之前和朋友的聊天时间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可以充分的将这句话改编到相关高考作文里。   在2013年作文“映画はどこで見ればよいか”里可以改写“家で家族と映画を見る時間が一日の中で一番楽しい時間です。”(在家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或者2014年作文“家族で食事をとることについて”里可以写道“家族でテレビを見ながら食事をとる時間が一日の中で一番楽しい時間です。”(和家人一边看电影一边吃饭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2017年作文“雨の日に”也可以改写成“雨の日に、音楽を聞きながら好きな小説を読む時間が一日の中で一番楽しい時間です。”(在下雨天,边听音乐边看小说的时间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在教材书中需要特别关注类似的高级句子结构,并尽可能地多去练习此类句型,在高考写作时才能运用自如。
  新高考日语改革的方向是增加一篇10分的应用文写作部分,八年级教材里第1课展示了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第5课介绍了日本过年贺年卡的写法,第6课描述了发表报告时的基本步骤,第9课介绍了日语演讲比赛的语篇等。这些多形态的语篇样式为该部分提供了很好的训练素材。
  因此,在讲授八年级第5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练习写日本贺年卡,学习日本新年的基本寒暄语“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去年はいろいろ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今年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同时可以补充用日语写信件、写便利条的格式等。根据输入的语言然后有效的输出,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模仿课标教材语篇的布局
  新課标规定高考写作的试题要让学生明确写给谁、为何写和怎么写等情境。换言之就是作文命题需要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或体验,避免学生因不熟悉试题里的情境而影响对试题的理解。对于高中零起点的日语学生来说最熟悉的情境应该都来自于教材。学生用300-350字的作文涵括所有写作要点展示自己的日语能力,重要的是作文的逻辑清晰度,所以,仔细研究教材语篇的布局是很必要的。教师应合理规划教材语篇与高考作文话题的适配度,提炼出教材语篇的谋篇布局,应用在写作中。
  通过对《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日语》里展示的高考日语范文研究来看,高考日语作文的结构比较提倡三段总分总式。比如,必修一第3课《自分にできるボランティア活動》中程晶晶谈到自己在敬老院做志愿者活动的经历,开篇2句先介绍自己一直在参加家附近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动,然后用2句话加上“~たり~たりする”句型介绍了志愿者活动中所做的事情,后文4句话介绍了志愿者活动的意义,使用到了“~ができました”“~ことが分かりました”“~だと思います”等陈述观点的句型,最后用2句话加上“~ぜひ~てみてください”句型推荐大家也去参加志愿者活动。
  还有必修二第8课《ごみ問題》里有一篇报告讲述了减少垃圾的方法,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先说明京安市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然后给出可实施的方案,并在末尾呼吁大家齐心减少垃圾。学生不仅可以模仿语篇的结构,还可以习得对应话题的词汇表达。类似以上语篇的谋篇布局就较为符合高考日语写作的逻辑结构,并且整理出相应话题作文适用的句型,可以让学生多次模仿多次训练。
  四、结语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为,学生核心素养应该包括人文底蕴、学会生活、健康生活、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日语教材的语篇很多都体现了日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根据语言学上的输入输出理论可以看出,学生只有接受了恰当的语言输入后才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因此,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向学生输入可理解性的教材语言,并规范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输出,二者有效结合可以促进高中零起点日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日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日语七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日语八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日语九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4]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日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教科书日语必修第一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教科书日语必修第二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7]教育部.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提升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有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随着国家对艺术的重视,为了拓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国家已经把音乐课程已纳入美育体系,因此,高中音乐课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或者干脆形同虚设,而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地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服务。那么,高中音乐鉴赏课具有哪
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农业发展,这也为设施园艺产业带来了机遇。不少企业家看好设施园艺市场的商机,对其加大了投资力度。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国凯园艺设备厂(以下简称“国凯园艺设备厂”)从众多农业设备生产企业中异军突起,在总经理杨建国的带领下力同心,以工业化经营模式对电机进行改良,使其更适用于农业生产,为电机市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凯园艺设备厂,领
一、成果综述  2019 年3 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重点指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专业群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保持教学生态性;要打破传统专业建设理念,兼顾市场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两个方面要求。人们旅游消费的综合性特征使酒店、旅游、会展相融合
摘 要 结合实际开发经验设计了一个基于C Builder6.0平台的OpenGL程序框架,并给出了实现方法。  关键词 C Builder6.0 OpenGL 程序框架  中图分类号 TP31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2-0034-03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主要负责人,在学生的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中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青春期阶段,渴望拥有独立的自我,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意识和思想的逐渐完善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存在着
一般疑问句的“真情告白”  Hi!大家好!我叫“一般疑问句”,下面我来自我介绍一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近五年广东中考作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从命题形式、趋势等方面分析近五年广东中考作文试题,并对2022年中考作文备考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考;作文试题;备考策略   作文是中考场上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纵观近五年广东中考作文试题,笔者发现今年的试题最大的变化就是稳中有变,常考常新。因此,分析近五年广东中考作文试题,对20
摘要:介绍在ACCEss中,VBA存取OLE对象中图像的方法,以及结合WORD生成所需要的报表。  关键词:OLE对象 VBA报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109-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
【摘要】課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微课在预习中能担当“师傅领入门”的角色,它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在课前针对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等进行创设并向学生展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认知,改善学生预习的“生态”,优化了预习思路,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和自主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生活经验少,对于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数学学习起来有难度。把文字信息变成简单、直观、形象的符号或者图形的呈现方法贴切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图文并茂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数形结合;画图;解决问题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