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加载混凝过程中磷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特征及混凝机理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考察介质加载混凝过程中污染物去除特征与探讨混凝机理,考察了不同形态的磷和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结合混凝絮体粒径与形貌,分析了介质加载的混凝机理.结果表明:溶解性污染物主要去除机制为聚合氯化铝(PAC)水解产物的吸附和螯合作用,高芳香性、腐殖化和分子质量为4 000~50 000 Da的DOM去除率较高;石英砂可强化去除悬浮态磷及腐殖酸类DOM;磁种可强化有机磷、PO43--P和DOM的去除效果;回收磁种的微絮体结构使其对磷与大分子DOM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介质加载混凝过程的关键作用在于形成密实性絮体,从而增强了絮体的强度和沉降性能,实现了污泥减量.研究结果可为介质加载混凝在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公开出版发行的《西部广播电视》科技月刊,改版为科技与节目并重的综合杂志,名叫《西部广播电视·影响》,经过精心打造,出现崭新面貌。过去这本科技月刊,对普及广电技术知识,
为扩展水解酸化工艺运行性能在线评估的新方法,研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于水解酸化体系正常及异常进水工况下运行情况的反馈性能,考察了 MFC作为水解酸化工艺在线监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