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毒性强,且不易分解,能损伤人的肝脏,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本文详述了目前我国各类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及其对人们的危害,并就目前世界上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黄曲霉毒素概述及产生条件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在其20多种衍生物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在黄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黄曲霉毒素的菌株。人类健康受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需要特定的条件,不同的玉米植株产毒能力差异很大,除基质以外,温度、湿度、空气均是黄曲霉毒素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必要条件。据文献记载,黄曲霉毒素最佳生长条件為33-38℃、pH为5.0、Aw(水分活性)为0.99,其中,温度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所以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极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甚至粮食在收获前或收获期就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二、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
  1.稻谷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作为我国人民的第一大口粮作物,稻谷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储备条件不理想,可能导致黄曲霉毒素的滋生。笔者对辽宁境内某粮库100份入库时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的储备了两年的稻谷进行了筛查,其中有13份样品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2.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玉米是我国第二大作物,也是目前饲料产品的最主要原料。我国南方高温高湿的天气极易造成黄曲霉毒素污染,尤其梅雨季节更为黄曲霉毒素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相反北方低温、干燥的天气,更适宜玉米的储存。
  3.小麦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小麦鲜叶中一般不含黄曲霉毒素。针对国标规定,小麦、面粉、发酵食品(酱油、食用醋、豆豉、腐乳制品)等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应小于等于5μg/kg。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于小麦粉中,是小麦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储存方式不当所造成的。
  4.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花生在储藏过程中很易受潮发霉,受到黄曲霉的污染,但这并不意味着花生油就不能食用。其实,只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去除油中的黄曲霉毒素,使它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可以食用。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能超过20μg/kg。
  三、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1.薄层分析法(TLC)。TLC法使用设备简单,但操作复杂,萃取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程度的危害。
  2.液相色谱法((HPLC)。该法的检测速度快且定性与定量准确,检测限低,可作为仲裁法使用。
  3.酶联免疫法(ELISA)。该法的原理是根据抗体和抗原之间特异性的免疫学反应,最后用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来增加测定的灵敏度。
  4.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CE)也是一种国际上较为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与激光减弱荧光检测器(LIF)连用可以很好地提高灵敏度。
  5.荧光光度法(IAC/SFB)。该法也是常用的国标方法。原理是利用各种黄曲霉毒素的荧光特性差异,用荧光光度计测定试样中黄曲霉素的含量。
  6.金标试纸法。该法实际就是一种固相免疫分析法。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一步检测黄曲霉素。
  7.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是国内外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最新研究方法,使用固定化技术将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与物理化学换能器结合,效果明显,但费用较高。
  通讯作者:宋平,鞍山市粮油质量卫生监测站,副高级工程师,从事粮油检验工作。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因为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就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来看,各大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均开展了严格且高效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监管力度有所不足、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必须做好全过程和动态的监管工作,尤其
作为最基本的消费品,食品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直接影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上供应的食品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但在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出来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综合食品市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威胁,有效解决食品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实现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加强食品检测等相关工作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搜集我社区的8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功能锻炼.研究组
本文从医院第一线发生的护理的纠纷当中,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强化教育组和常规教育组,每组39例,强化教育组采用护理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常规教育组采用一般干预,比较两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經济损失,也导致消费者信任的缺失。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因为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基于此,本文对食品安全监测中计量质量控制的应用展开分析。  一、计量控制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计量控制主要是指对某项工程的各种规定明确一个指标,之后在工程实施阶段严格依照该指标
烘焙食品深受大众的喜爱,是我国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市场上烘焙食品的种类非常多,饼干、面包以及糕点都是常见的烘焙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几种烘焙食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提升,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对其中的营养价值以及安全隐患展开探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烘焙食品的营养特点  1.营养型烘焙食品。营养特点是食品中常见的名词,指的
介绍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指导,教授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及如何指导病人及时识别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国内外管道事业的飞速发展,管道建设用钢管强度不断增大,管径、壁厚不断增加,全自动焊接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代表当今世界大口径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主流的CRC全自动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