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2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及24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按妊娠周期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早期组(妊娠周期1~12周)和常规组(妊娠周期>12周),每组120例。比较3组围孕期血脂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析妊娠期高血压与孕早期增重、围孕期血脂水平、患者年龄、产次、既往高血压史、孕前增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年龄、孕早期增重过多、非初产、既往有高血压史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孕早期增重过多、非初产为妊娠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早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高,常规组次之,对照组最低;早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最低,常规组次之,对照组最高,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与孕早期增重过多、围孕期血脂水平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患者年龄、产次、孕前体重增重过多、既往高血压史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早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50.00%)最高,常规组(20.00%)次之,对照组(4.00%)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发生与妊娠早期增重、围孕期血脂异常表达关系密切,对孕早期孕妇及时进行体重及血脂监测,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及不良母婴结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0年5月~2003年5月实施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8例为研究组,其中子宫肌瘤164例,子宫腺肌症65例,功血26例,
目的:观察宫血立停方对气虚血瘀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止血机理,为宫血立停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崩漏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医药治疗崩漏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崩
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快速的新型氧化消毒剂,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尤其在2003年防制SARS期间,各地的二氧化氯生产厂家迅猛增多.上市产品已由单
《傅青主女科》血崩昏暗的治疗主方是固本止崩汤。本文主要介绍固本止崩汤的方药组成及其方歌、功效、主治、方解、验案等。固本止崩汤以辨证属于气血亏虚为要点。症见: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