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英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组织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性评价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它往往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肩。但是,它的力量丝毫不逊色于用物质奖品的鼓励,并且更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 实施鼓励性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你要想让孩子喜欢一件事,你就必须表扬他,毫不吝惜地表扬。每个学生都有要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愿望,有一点进步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肯定。 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都可以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鼓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欣慰的感觉。教师诚恳地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耐心弥补学生知识缺漏,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负责精神,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 抓住学生的好学心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的鼓励。”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1)鼓励的口头语言不能单一,要多样化。言出于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
(2)运用多种身体语言激励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多种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3)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更多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置疑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 在实施鼓励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鼓励要适度,避免滥用。鼓励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无论是语言鼓励还是体态用语都要把握正确的尺度,切忌过分夸张,以免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
(2)关注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鼓励性评价。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尽管大家都使用相同的课本,学习相同的知识,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习惯和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强求某一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也许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鼓励性评价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鼓励性评价是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和实施多种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更好更快地达成,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瓦房店市)
一、 实施鼓励性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你要想让孩子喜欢一件事,你就必须表扬他,毫不吝惜地表扬。每个学生都有要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愿望,有一点进步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肯定。 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都可以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鼓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欣慰的感觉。教师诚恳地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耐心弥补学生知识缺漏,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负责精神,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 抓住学生的好学心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评价方式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会受到关注的鼓励。”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1)鼓励的口头语言不能单一,要多样化。言出于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
(2)运用多种身体语言激励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多种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3)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更多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置疑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 在实施鼓励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鼓励要适度,避免滥用。鼓励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无论是语言鼓励还是体态用语都要把握正确的尺度,切忌过分夸张,以免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
(2)关注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鼓励性评价。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尽管大家都使用相同的课本,学习相同的知识,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习惯和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强求某一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也许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鼓励性评价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鼓励性评价是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和实施多种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更好更快地达成,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