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族天闷要防“公路狂躁症”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让你插队,这么没素质,再插队我就撞你!”“真郁闷,又堵车了,真想把路炸了!”近日,打车时常听到出租车司机这样谩骂,而且还经常超车,让人提心吊胆。为什么会这样?福州交通一直这样糟吗?原来,由于天气闷热,司机的情绪比平常更易失控。心理学家称之为“公路狂躁症”。司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学会调节。那么司机如何缓解疲劳呢?今天就请专家来给您支支招。
  
  一上路就很闷很烦乱
  
  由于福州正在修地铁,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一堵就是半个多小时。8月中旬听朋友说,她在上班时行经此路段,一出租车与一私家车追尾,出租车尾端只是掉了一点漆而已。但出租车司机却与私家车司机争吵得面红耳赤。这很出乎她的意料。
  专家解释说,这是典型的“公路狂躁症”。由于天气热,加上堵车时间长,很容易心烦意乱,发脾气。
  “吃肉多”的司机情绪更激动
  饮食也会影响身体及心理的疲惫感。有研究表明,在热天里“吃肉多”会让人的情绪脾气变得更加烦躁,这是因为肉类中含有大量动物蛋白,会使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而导致人有侵略、忧虑和好斗的倾向。因此,夏天司机保持清淡饮食,性情会比较温和,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血清素,能降低人的攻击性。同时还要注意行车中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吃过多不易消化、生冷干硬及刺激性太强的食物,不要空腹开车,不饮浓茶和浓咖啡,不吸烟,不饮酒。如稍感疲劳或困倦,可饮一些橘子汁、柠檬酸等酸性饮料,或喝一杯清茶,服两片维生素C等。
  
  3个时段开车最易疲劳
  
  据交通安全专家对交通事故发生时辰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段”值得警惕。
  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很多的哥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黄昏时分——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经过一天的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此时称为“休眠状态”。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是大脑反应迟钝。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发现烦躁一定要先调整后上路
  
  身体与心理是互相影响的,身体疲惫使心理劳累,心情烦躁说明身体也正处于疲惫阶段。那如何缓解疲惫呢?专家支出四招,供读者参考。
  
  第一招:静坐养神法
  双手离开方向盘,平稳地坐在驾驶位置上,全身自然放松,暝目静思,同时用2分钟的时间调节呼吸,之后心中默默地数数。运用此法5分钟左右,即可减轻大脑的疲劳程度。
  
  第二招:伸展法
  下車小跑或摇动躯体,伸展四肢,一般在5~10分钟。之后,你会感觉有一股热流通遍全身。
  
  第三招:梳理法
  用梳子梳理头发、发根,就可以减轻疲劳程度。如果手边没有梳子,用手梳理3~4分钟,也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大脑疲劳。
  
  第四招:揉搓法
  用两手中指按住左右耳轮,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揉动,速度应缓而匀,每次揉搓10分钟即可。
  
  (编辑 胡珺)
其他文献
2008年05月27E10时27分,国道324线1506KM+450M路段,一辆比亚迪轿车与一辆解放牌大货车发生相撞,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5万元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在中国传统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人们往往会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为节日或庆典活动增添喜庆气氛。然而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物品,其在生产、经营、运输、燃放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今年春节前后发生的多起烟花爆竹燃烧爆炸事故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告诉我们安全工作不容乐观舀;合我省烟花爆竹企业以经营为主的实际和在烟花爆竹企业安全检查、评价过程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对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烟花
5月7日。杭州的胡斌在斑马线上撞死谭卓。8月4日,杭州的魏志刚酒后驾车在因胡斌案而设的“爱心斑马线”旁把马芳芳撞死。这条“爱心斑马线”为警示“70码”事件而设立,启用于5月18日。然而才过了两个多月,悲剧再次发生。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万余起,造成7万多人死亡和30多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其中由酒后驾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