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gji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技术课程是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的一门学科,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生正处在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因此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和技术设计实践活动中,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成长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缺少创新主动性,创新意识几乎丧失殆尽,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去激发和唤醒。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精选典型的设计案例,设置合适的情景,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其重新审视创新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爱迪生等科学家以及身边学生鲜活的创新故事,唤醒学生心中潜在的创新欲望,使他们想去创新、敢于创新;通过我爱发明视频、专利之家、爱稀奇等网络更新创新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感受这些小发明给发明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凡设计即是创新,都是从发现提出问题出发的。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教材的基本总线,出发点是发现问题,其后设计方案的制定等都是围绕如何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而展开的。通用技术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身边使用的各种技术产品,用自己挑剔的眼光仔细地观察,发现他们的细微不足和问题,从而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不断去创新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能善于发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能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创造,产生新知识、新概念、新创想。
  二、拓展空间、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好奇心与敏感性,既是获取知识的源动力,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物质基础。学生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他们敢于质疑,这为激发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通用技术课很多知识都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这为教学提供了培养创新精神的平台,依托日常的教学,拓展学习空间,展示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精心组织校园科技文化节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展示平台,如有学生设计出集成电子交通灯,有学生制作一个排笛,有学生研制出机器人能做自由操等等;结合学校的社团引导他们勇于竞争,敢于攻坚克难,参加各类竞赛。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好处和乐处,从达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创新能力不足体现在缺乏创新精神和毅力。在技术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少人会有虎头蛇尾,易于放弃追求的现象。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克服从众心理,创新就意味着一种风险,意味着是叛逆。通用技术课程的开放性、选择性的发展空间本身为学生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通过丰富多彩的设计实践活动,除了课本上的便携式小凳子的制作、台灯的设计、桥梁制作等之外,日常生活中小到铅笔、纸筒,牙签盒,大到家居装饰设计等都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已发展的设计项目。具有选择性的发展空间体现了教育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空间内,创新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行为才能发生。
  三、创新思维、转变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足尤其表现为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工具,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最主要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发表独特的、首创的见解。创新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它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在设计问题、方案构思、设计评价时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注重启发学生多方案的提出,用头脑风暴法、“一笔画”问题等方式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换一个角度,变一种方式再去思考它。创造性思考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寻找答案,不受现有知识、传统方法的限制和束缚,思维路线的开放性、扩散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方式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能更好地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学生在小凳子、台灯设计、简易相片架设计等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亲历了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制定方案、交流评价、制作模型等过程,不仅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知识,更经历了动手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学会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全面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适应未来的技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用技术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知识训练、智力开发,更要注重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切实发现学生自己的真正兴趣,用创新的精神和毅力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创新成为习惯。创新能力培养的路还很长,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必须不懈努力、积极探索,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走出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其他文献
对多项工程砾质土防渗材料的大量这人外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当击后砾石含量及〈0.074mm细粒含量控制在某一界限范围内,砾质土的渗透系数就能满足防渗要求,其击后干密度大于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想及时听到老师对自己参与学习表现的评价。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那么对于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环节;新观念;参与评价;激励性;正面引导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又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
阐述了一个粉喷桩加固吹填土地基失败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失败所在,得出几点经验教训。主要经验是对吹填土的加固处理不能按一般软弱土来考虑,务须
应用库伦定律,采用有效应力和粘土的快剪强度计算混凝土预制桩的侧阻力,通过对大量桩的静载试验结果比较,其方法有较大的实用性。
放射性污染场地对公众安全和环境的潜在危害很大,其清理往往涉及巨大数量的污染岩土,技术困难和经济代价都很大。去污就是减少污土体积的重要办法之一。讨论了钚受化学爆作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