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上淋巴结清扫在初诊伴锁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ug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锁上淋巴结清扫术在初诊时锁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间90例初诊伴有锁上淋巴结转移而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了锁上淋巴结清扫术分为锁上淋巴结清扫组(34例)和对照组(56例)。

结果

9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1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5个月。局部区域复发32例,远处转移47例,其中有25例患者同时伴有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32例局部复发患者中,锁上淋巴结清扫组11例,对照组21例。47例远处转移患者中,锁上淋巴结清扫组17例,对照组30例。90例患者中,死亡32例,其中锁上淋巴结清扫组16例,对照组16例。生存分析显示,锁上淋巴结清扫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P=0.246)。锁上淋巴结清扫组和对照组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3.7%和43.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 和5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8,P=0.951)。锁上淋巴结清扫组和对照组孕激素受体(PR)阴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9.8% 和46.2%,5年生存率分别为50.6%和43.2%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317,P=0.973)。锁上淋巴结清扫组和对照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2%和48.0%, 5年生存率分别为37.2%和65.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4, P=0.032)。全组有47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锁上淋巴结清扫组和对照组患者的5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37.3%和38.5%。

结论

锁上淋巴结清扫术可能是ER阴性、PR阴性且初诊伴有锁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局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可能不利于HER2阴性且初诊伴有锁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延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咽颅底活检术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颅底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间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颅底病变患者84例,将内镜下鼻咽颅底活检术的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随访(≥2年)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内镜下鼻咽颅底活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显示,斜坡区病变71例,翼腭窝和颞下窝病变5例,咽旁间隙病变4例,海绵窦病变4例。内镜下鼻咽颅底活检术病理
目的探讨复发性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45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45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无复发间隔时间(RFI)为3~120个月,中位RFI为15个月。放疗野内复发21例,其中中心型复发18例,非中心型复发3例;非放疗野复发24例,其中盆腔复发(根治术后未行放疗)16例,远处复发8例。45例复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侵及胸壁或胸膜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22例侵及胸壁或胸膜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行增强CT、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检查,评价局部疗效,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共27个病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纹理分析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间,47例行NAC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CR)组,分别测量NAC前和2个周期后的MRI纹理参数(能量、熵、惯量、相关和逆差距),其中正态分布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251例PTC患者中,PTMC 169例,大P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方法68例首诊、未行任何治疗及有创性检查的软组织肿瘤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SWI扫描,观察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分级、分布及所占肿瘤体积比例,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8例肿瘤患者中,良性40例,恶性28例。良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以ITSS 1级和ITSS 3级(均为血管瘤)为主,占72.5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否通过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调节肺癌A549细胞的化疗耐药性。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分离方法获得肺癌患者的CAF,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荧光定量PCR检测Bcl-xL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xL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AF分泌SDF-1的情况。结果
目的分析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行R0切除的98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9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98例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0%、91.7%和76.3%,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2个月。98例患者术后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7%、66.2%和55.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