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缺口”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翟 崑zhaikun@yahoo.co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女娲补天是因为天有缺口。由此延伸,我们会发现“缺口”是个多么吸引人的本源性话题。缺口展现着世界的若干本质特征,比如说挑战、危机、灾难。人类对待缺口的方式,比如填补、绕开、陷入等,则展现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或改造世界的。
  缺口无处不在。在托马斯·弗里德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惟一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的想像中,“十个大推土机”就能把世界辗平坦。但偏偏就有人不断占山为王,扯大旗反全球化,愣是戳破弗里德曼们想给世界铺块桌布的企图。当东亚正逐步融入地区合作的浩荡洪流中时,偏偏就出现中日矛盾导致东亚合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朝核问题导致东亚缺乏整体性安全感等问题。
  在一体化道路上奔波了40年的东盟,也是千疮百孔。自东盟系列峰会于1997年底诞生以来,我一直关注它的成长——东盟系列峰会是东盟一体化理想的晴雨表。2007年1月中旬的宿务(菲律宾)峰会,进一步印证了我近十年来形成的印象:不管东盟国家领导人在会上表现出来的决心有多大,雄心有多强,激情有多高,创意有多牛,会外的舆论评价却恰恰相反。世人对东盟理想的质疑与年度东盟系列峰会如影随形。
  有时我也怀疑,东盟的归宿,将是一个穿着破衣烂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朝圣者呢,还是一辆七零八落、不知将散架在何处的破汽车?
  没有人有明确的答案,我只觉得种种怀疑大概来自上述的“缺口”理论。如果把欧洲一体化当成范本和模板,就会知道所谓东盟的一体化难看得就像块风干的奶酪。
  欧洲有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欧盟的形成像投石激起的圈圈水波,是由中心到外围的涵盖和辐射。欧盟圈是补缺导向的,哪儿有洞就往哪儿补。只要外围国家趋于同质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比如,欧洲的非欧盟成员必须达到一定的综合指标,再经过严格审查之后才能入盟。而东盟10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多样。东南亚就像宗教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政治制度博物馆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博物馆的堆积。东盟的形成,是用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圆圈,把海啊、山啊等诸多不同质的东西圈起来。东盟圈是产生缺口导向的。它圈起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导致的不和谐就越多,产生的漏洞也就越多。
  缅甸正成为可能导致东盟走向衰落的危险缺口。十年前,东盟不顾一切地强纳缅甸入盟。十年后,因为缅甸的军人统治,东盟的整体性民主化进程塌陷一隅;因为缅甸的落后经济,东盟长期难以填平穷东盟与富东盟的鸿沟;因为缅甸对地区合作的敷衍,东盟将很难在2015年建成类似欧盟的经济、安全、社会文化共同体。
  在东盟无能为力之下,便出现了1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上演的一幕:中俄否决美国将缅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的提案。缅甸问题越过东南亚,直接成为大国利益的连接点。无形中,东盟将自己十年编织的、涵盖整个东南亚的地缘保护网撕开了一个缺口。
  再加上东盟目前群龙无首、各国民间对东盟的认同程度低、东盟集体领导东亚合作的能力受到多方挑战等各种缺口,东盟的理想有可能被洞穿。
  但是,如果我们把欧盟这块模板撤掉,从东盟国家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东盟又是一个弥补缺口导向的组织。尽管成员间的相互认同程度低,但东盟毕竟迫于对外部威胁的长远共同担心,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东盟弥补了本地区缺乏自身保护网的大缺口。
  尽管目前东盟的领导力可能会下降,并在若干重要合作领域失去主导权,但它已经成为各大国争取的对象,完全可以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周旋于大国之间,使自己成为权力的中心———东盟弥补了自身缺乏权力基础的漏洞。
  尽管东盟在机制化建设上口号多于行动,虚多实少,难以落实,但不惑之年的东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除欧盟以外第二成功的地区合作组织——东盟填补了东南亚没有地区方向感的缺口。
  尽管东盟现在对缅甸问题无能为力,甚至有可能在组织建设上让缅甸靠边站,但有一点东盟必须认识到——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联动有可能打乱东盟造就的地区安全架构,东盟与缅甸互相背离将是双方绝对的战略失误。东盟坚决不能自点死穴,自挖坟墓。
  因此,只要大方向不失,不管道路如何坑坑洼洼,也不管形状多么难看,东盟总是会向理想之路进发的。
其他文献
前不久印度总理辛格访美让印度赚足了世人的眼球,奥巴马总统没有像往届总统那样把首次国宴用来款待近邻加拿大或墨西哥的领导人,而是高规格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印度总理,这凸显出对印度的高度重视。而如此对待印度的并非只有美国,其他西方国家基本上也都对印度领导人热情有加,希望能与印度发展友好关系。    一块“香饽饽”    辛格是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正式到访的第一位外国政要,为了做好接待工作,奥巴马特意命令在白宫
随着中国与非洲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更加关注非洲。人们注意到,4月21日,“非洲巨人”尼日利亚将拉开总统大选的帷幕,各党派候选人正紧锣密鼓地造势。而此前,不断传来尼日利亚绑架外国人质事件(包括中国人)和尼日尔三角洲产油区的流血冲突事件。    八年改革没有明显效果    尼日利亚一度被认为是“人为制造”的国家,在从传统部族社会向现代统一完整的民族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历经艰辛,其间民主化进程
谁也不会想到,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竟也沦为“房奴”一族。  “房奴”在我国是新近流行的词,是指拿大部分工资收入来支付银行住房货款致使生活压力陡然加大或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购房人。  话说托尼布莱尔通过其夫人切丽的亲手操办,依靠庞大的银行贷款支持,从2002年起购下五处房产,为其日后退休生活作好了准备。  具体而言,2002年,布莱尔一家购置了布里斯托尔两处房产,由于切丽不谙房地产行情,据说那两处房价现
5月9日晚,胡锦涛主席应约就中美经贸合作等问题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时,两国元首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交换了意见5月14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称,布什总统与日本首相安倍通电话时,双方对朝鲜未能如期履行今年六方会谈所确定的有关关闭核设施的承诺表示遗憾    2007年2月13日,在关于朝核问题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文件,又称“2.13共同文件”该文件规定:“以最终放弃为目标
对学术史的倡导和研究,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中国学界新气象。  北大教授陈平原及其主编的《学术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学人》丛刊(江苏文艺出版社),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除了专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赶》(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平原教授还开设“中国文学研究百年”、“现代中国学术”、“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等选修课、曾结集出版《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安徽
海底会议与高山会议:气候是最主要的议题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开了一次堪称前无古人的内阁会议。这一天,数名内阁部长穿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瓶、戴着潜水镜,潜入4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海底会议。无独有偶,一个月后,尼泊尔也宣布尼内阁全体成员定于本月底登上喜马拉雅山一处海拔5360米的营地召开会议。  专家们从这两则消息中悟出了暗含的深意。在即将挂上电话结束采访的那一刻,翟崑再一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的动向愈发引人关注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股民来讲,国际资本如何运动将别有意味本文作者是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的分析师,他的研究结论可能会让中国股民“心情不错”作者在文中指出:  沪深300指数在今年2月份的走势与非贸易外汇储备的增长出现了背离这种方向上的暂时性分离,可能意味着新进入境内的资金正处在潜伏状态,正处在逐步对人民币资产建仓的过程中两者趋势不可能长期背离,必
如果将2007年俄罗斯一系列强势举动仅仅理解为是俄罗斯向世界炫耀武力是要重新回归“冷战”,那就过于简单了英国《泰晤士报》在评论普京赤裸上身这个生活细节时称,“这是1939年苏德条约签订以来,俄罗斯领导人最大胆地表现政治自信”实际上,普京向世界展示的不仅仅是健壮的肌肉,更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国的内外诉求,以及俄罗斯对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发展的思考    走上复兴之路    俄罗斯著名诗人丘特切夫有一句名
新中国在成立后,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长时间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1949年~1956年间,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不但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搞了一系列反华决议和活动。对此,中国政府严予驳斥,坚决斗争,捍卫了自己的独立、主权和尊严。  1950年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总统杜鲁门当日关于以武力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的声明和公然命令美国海军侵入台湾和台湾海峡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形势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结构治理方式和规则制定呈多元化发展态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理念在中国外交中得到延伸中国新外交的理念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出发,准确判断中国在国际体系大棋局中的战略位置,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体现中国新外交智慧,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塑造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合作民主进步力量的良好形象,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