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河山川,应该是多数游玩者向往之处,也是掷地有声的谈资。
名山名水自有它的波澜壮阔,能激起游者的豪迈之情。但是,要说出外行游的本意,定不是赶场子踏遍名胜风景,结果满身疲惫。
真正的远行者,为的是寻一份日渐一日忙碌外的宁静。这份宁静,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每个人心底的感受。
如是,一草一木皆为风景,小山小水同样是生活对我们的赐予,似甘泉,滋润心间。
其实,真正的风景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甚而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愿意寻找,遍地阳光遍地花。
出去,走出去,在这个城市里呆了很久很久之后,这成为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儿。当得知我计划了很久的目的地是集安一吉林省的一个小地方,周围的人都表示不理解。
其实,不管去哪,会走多远,只要能抽出时间培养出闲散的心情,那就是幸福。
那天早上,我不到4点就醒了,对于小地方的静谧实在是神往。
一进入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溪水流淌的声音就穿过山林,和着蜿蜒的盘山路,跳起舞来,“塞外小江南”集安,跃然眼前。
让我略感意外的是,从森林公园直至进入市区,都没有看见类似其他景点那样的大张旗鼓的宣传声势,和不停的叫卖声。
在此后的两天里,这种静谧成为我对集安贯穿始终的印象。
夜风里的江边烤肉
集安与朝鲜的南浦市隔江相望,江是鸭绿江,中朝界河。
江堤上的游人不少,间或看到说着朝鲜语的中年男女。无需借助望远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排列有致的朝鲜民居,有自行车和行人在道路上穿梭。
天色,说暗就暗了,迥异于我们的灯火通明,这里黑黑的,真的是日落而息。似乎是有意附和这种安静,江堤上的小摊位不多,零星散落着,灯光也很是羞涩。
选了一家烤肉店,这是来之前就打听好的:到了这里,一定要尝尝不一样的朝鲜族小吃。
烤品有很多种,大块小块的牛肉、板筋、腰子,还有土豆、地瓜。虽然说这些东西与平常所能吃到的无异,但是蘸料的味道非常特别,甜辣中带着质朴的香气,浸入鼻喉。
这个近似露天的大棚子里,没有城市里大排档的喧嚣,大家都细细品尝着美食,偶尔会响起杯子与杯子的亲吻声。
餐桌的对面,应该是韩国或者朝鲜的客人,酒过三巡,两个中老年妇女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她们的同伴拿出一个我们这里已经不常见的大录音机,正准备现场配音,却被另一个同伴给制止了——他把手指压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
城中早市的“自助餐”
前一晚设好的闹钟,早晨5点准时叫醒了我——我一定要逛逛集安的早市。
清晨的集安城有一些薄雾,外面的车子,像出了汗一样,浑身是水珠。很难想象,这个最大的早市差不多就在城市的最中央,夹于在建的几幢楼盘的空地上。
早市的小贩们,自动分成了几排:卖山野菜的一排,山果子的一排,江鱼的一排,早餐又是一排——山野菜做成的小咸菜,金黄金黄的煎玉米饼,委实让人挪不动步。
来赶早市的集安人。多是手里预备着一个布袋,装了肉和青菜,便启程回家。来旅游的人们,则不慌不忙,问问这,问问那,在狭长的过道里反复穿梭,最后的收获大多是野菜、山果子。
最让人惊叹的是老板们的经营方式:因为顾客太多,他们会把点餐单据,一张一张地放在每个顾客的桌上。结账的时候,他们不喊也不叫,顾客只需按照单据留下钱就行。偶尔有忘记付账的,他们也不会去追着要。
大娘的小葱
沿着公路,从集安市东行30公里,是云峰发电厂风景区。发电厂大坝的两边是中国和朝鲜,分别由两国的士兵看护。大坝的下面,就是鸭绿江,绿绿葱葱地流淌着。
我最喜欢的,还是路旁大片大片的小菜园里那一簇簇绿油油的小葱。这些小葱和庄稼一样。长在农户家的墙外。我不时拿出相机咔嚓咔嚓,有时碰到正在菜园里干活的主人,他们会朝着镜头笑笑。
在一个转弯处的菜园里,我实在按捺不住喜欢的心情。问小葱卖不卖。菜园的主人淡淡地说要是喜欢,就拿一些吧,不要钱。
这时,正在这里和主人唠家常的一大娘,抓住我的手说:“姑娘,我看你是太喜欢小葱了,跟我走吧,我家的葱多。”
大娘的家是村子东侧第一家,小菜园连着自己开垦的小片水田。看到茂盛的小葱,我不好意思下手,大娘不由分说,弯腰拔了好大的一捆,用塑料袋包好,强行塞到我手里:“姑娘你就别客气了,这些都是自家产的东西,你喜欢就好。”
这里的人太实在了,明年我一定要再来。看看他们。
偷吃草莓的男孩
在一条出城的小路上,我看见了两侧一个紧挨一个的塑料大棚,打听后才知道里面育的都是草莓。
去哪家呢?这让我有些为难,于是选择了有两个孩子玩耍的那个大棚。
我端着装草莓用的塑料盆,和女主人钻进大棚体验采摘的乐趣。
草莓的应季只有月余,女主人一边示范采摘动作一边闲聊,“卖到这个月底,能收入两万多元吧,过了这个月份,还要琢磨着做些其他的事。”
今年天凉,草莓的产量也低了不少。她一点也不扫兴,将两处本来属于草莓的大棚种上了玉米。这样一算,玉米比大地里的早产一个多月,每棒能卖两元钱,挺划算的。
这里的人,似乎和景色相通,都那么安静、无所求。她笑笑,还真没有太困难的事,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就是集安城太小了,人少,买卖就不好做。不过也没什么,就是少赚些钱罢了。
那两个孩子,男孩是她的儿子,约了表姐一起偷吃草莓。摆在路边售卖的三个塑料盆,里面的草莓总是见少。她不断地张望着,时不时轰开他们。其实也是假轰,他们会飞快地跑进院子的大棚里,摘更新鲜的草莓放进嘴里。
“你看看他们,呵呵,总捣乱。不过呀,草莓吃掉就吃掉了,他们开心就好。姑娘,你也尝尝。”我尝了尝,确实甘甜而饱满,吃得欲罢不能,满手满嘴都是通红。女主人站在一旁只说:“你吃,你吃,要多少,我去摘。”
那个男孩子,一会爬上果树,一会在大棚的间隙里钻来钻去,对我做着鬼脸。
有睛的情花人
集安最美的时候,便是五月。漫山遍野的花开,人心也跟着芳香起来。我喜欢花,与生俱来的喜欢。这种喜欢,让我愿意把自己扔在寂寞里,不要人打扰。那个中午。阳光很好,我背上相机,独自一人来到半山腰。目的只有一个:拍花。
这里的山,其实就是农家的果园,没有院墙,也没有篱笆。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李子花、淡红的海棠花,在那安安静静地赛着自己的美。安静又不张扬,是因为开花不是目的,结果才是。但我觉得,因有了果实的期待,它们的美更有分量。
拍花需要花的配合,你真心喜欢它们,它们就会在你的镜头里展现最美的瞬间,抓住了,那就是永恒。
那个中午,周围真是安静极了,在我的帮助下,相机和花朵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最亲密的接触。拍得累了,我就停一下,躺在草丛里,换个角度看花。微风吹着花在枝头颤动,不知疲倦的知了在草丛里鸣叫。
路边,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野花,白的、黄的、紫的,它们没有结果实的任务,我就可以随意带走,到了山下,手上已采得一大捧。回到宾馆,我找来三个饮料瓶,把花插到里面,屋子顿时就有了生气。
可是,到了晚上,这些花就打蔫了。如若不是我,此时它们依然会盛放在那个花海的半山腰。不经意间,我又犯了人们常犯的毛病,总是把喜欢的东西自私地据为己有,却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他们生存。
多日之后,我再次翻看我相机里的花,还好,它们依然鲜艳着,并且永不凋谢。半山的野菜
集安,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是五女峰,因五座山峰相连而得名。山上树木葱郁,泉水叮咚。
实话实说,我对爬山没有太多兴致,累,且顶峰也不见得有无限风光——向下一望,多是模模糊糊的景象。
登五女峰的游人不少,直接将车子开上去,再寻玩各个景点的也颇多。我停在半山腰一处空地,要带给自己两个享受。
第一个享受,就是和着悠悠的山水,读书。这种读书环境,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绝对觅不到的。正巧,附近有个木亭,里面有成串的座位。我悠然落座,一阵微风,书就翻开了。亭子上方的树叶互相摩挲着,偶尔有阳光遗落,洒在我的脸上。看了一会,觉得有些困意,便到泉水旁,掬一捧水洗洗脸。
第二个享受,就是挖山野菜,这是我蓄谋已久的事。来之前,还准备了一把小铲子和几个塑料袋。走进林间,脚下早铺好了落叶和绒草编织的“地毯”,软绵绵的。泉水边、树阴下,生长着许多种山野菜:蕨菜、猴腿、刺嫩牙、黄花菜、山芹菜……此前资料里有介绍,集安的山野菜有九十多种。
几个塑料袋渐渐满了,我才后悔没有拿几个大的过来。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宝贝,是舍不得分与别人的。城里的市场偶尔也能见到山野菜,但都不新鲜,与其他常见的蔬菜放在一起,也不如这里原汁原味来得好。
“世界遗产高句丽、中朝界河鸭绿江、长白山下小江南”。这是我去集安前所听到的描述,去过之后,便觉这些大的名号下,更多的是一处安静恬适的桃花源。
在这里,没有飞扬的尘埃,没有喧嚣的闹市,远离钢筋水泥,只有简单、更简单的生活,以及简单、更简单的生活态度。
而我们,也似乎都被这样的生活所感染,尽情地享受着心灵的放松。
名山名水自有它的波澜壮阔,能激起游者的豪迈之情。但是,要说出外行游的本意,定不是赶场子踏遍名胜风景,结果满身疲惫。
真正的远行者,为的是寻一份日渐一日忙碌外的宁静。这份宁静,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每个人心底的感受。
如是,一草一木皆为风景,小山小水同样是生活对我们的赐予,似甘泉,滋润心间。
其实,真正的风景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甚而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愿意寻找,遍地阳光遍地花。
出去,走出去,在这个城市里呆了很久很久之后,这成为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儿。当得知我计划了很久的目的地是集安一吉林省的一个小地方,周围的人都表示不理解。
其实,不管去哪,会走多远,只要能抽出时间培养出闲散的心情,那就是幸福。
那天早上,我不到4点就醒了,对于小地方的静谧实在是神往。
一进入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溪水流淌的声音就穿过山林,和着蜿蜒的盘山路,跳起舞来,“塞外小江南”集安,跃然眼前。
让我略感意外的是,从森林公园直至进入市区,都没有看见类似其他景点那样的大张旗鼓的宣传声势,和不停的叫卖声。
在此后的两天里,这种静谧成为我对集安贯穿始终的印象。
夜风里的江边烤肉
集安与朝鲜的南浦市隔江相望,江是鸭绿江,中朝界河。
江堤上的游人不少,间或看到说着朝鲜语的中年男女。无需借助望远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排列有致的朝鲜民居,有自行车和行人在道路上穿梭。
天色,说暗就暗了,迥异于我们的灯火通明,这里黑黑的,真的是日落而息。似乎是有意附和这种安静,江堤上的小摊位不多,零星散落着,灯光也很是羞涩。
选了一家烤肉店,这是来之前就打听好的:到了这里,一定要尝尝不一样的朝鲜族小吃。
烤品有很多种,大块小块的牛肉、板筋、腰子,还有土豆、地瓜。虽然说这些东西与平常所能吃到的无异,但是蘸料的味道非常特别,甜辣中带着质朴的香气,浸入鼻喉。
这个近似露天的大棚子里,没有城市里大排档的喧嚣,大家都细细品尝着美食,偶尔会响起杯子与杯子的亲吻声。
餐桌的对面,应该是韩国或者朝鲜的客人,酒过三巡,两个中老年妇女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她们的同伴拿出一个我们这里已经不常见的大录音机,正准备现场配音,却被另一个同伴给制止了——他把手指压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
城中早市的“自助餐”
前一晚设好的闹钟,早晨5点准时叫醒了我——我一定要逛逛集安的早市。
清晨的集安城有一些薄雾,外面的车子,像出了汗一样,浑身是水珠。很难想象,这个最大的早市差不多就在城市的最中央,夹于在建的几幢楼盘的空地上。
早市的小贩们,自动分成了几排:卖山野菜的一排,山果子的一排,江鱼的一排,早餐又是一排——山野菜做成的小咸菜,金黄金黄的煎玉米饼,委实让人挪不动步。
来赶早市的集安人。多是手里预备着一个布袋,装了肉和青菜,便启程回家。来旅游的人们,则不慌不忙,问问这,问问那,在狭长的过道里反复穿梭,最后的收获大多是野菜、山果子。
最让人惊叹的是老板们的经营方式:因为顾客太多,他们会把点餐单据,一张一张地放在每个顾客的桌上。结账的时候,他们不喊也不叫,顾客只需按照单据留下钱就行。偶尔有忘记付账的,他们也不会去追着要。
大娘的小葱
沿着公路,从集安市东行30公里,是云峰发电厂风景区。发电厂大坝的两边是中国和朝鲜,分别由两国的士兵看护。大坝的下面,就是鸭绿江,绿绿葱葱地流淌着。
我最喜欢的,还是路旁大片大片的小菜园里那一簇簇绿油油的小葱。这些小葱和庄稼一样。长在农户家的墙外。我不时拿出相机咔嚓咔嚓,有时碰到正在菜园里干活的主人,他们会朝着镜头笑笑。
在一个转弯处的菜园里,我实在按捺不住喜欢的心情。问小葱卖不卖。菜园的主人淡淡地说要是喜欢,就拿一些吧,不要钱。
这时,正在这里和主人唠家常的一大娘,抓住我的手说:“姑娘,我看你是太喜欢小葱了,跟我走吧,我家的葱多。”
大娘的家是村子东侧第一家,小菜园连着自己开垦的小片水田。看到茂盛的小葱,我不好意思下手,大娘不由分说,弯腰拔了好大的一捆,用塑料袋包好,强行塞到我手里:“姑娘你就别客气了,这些都是自家产的东西,你喜欢就好。”
这里的人太实在了,明年我一定要再来。看看他们。
偷吃草莓的男孩
在一条出城的小路上,我看见了两侧一个紧挨一个的塑料大棚,打听后才知道里面育的都是草莓。
去哪家呢?这让我有些为难,于是选择了有两个孩子玩耍的那个大棚。
我端着装草莓用的塑料盆,和女主人钻进大棚体验采摘的乐趣。
草莓的应季只有月余,女主人一边示范采摘动作一边闲聊,“卖到这个月底,能收入两万多元吧,过了这个月份,还要琢磨着做些其他的事。”
今年天凉,草莓的产量也低了不少。她一点也不扫兴,将两处本来属于草莓的大棚种上了玉米。这样一算,玉米比大地里的早产一个多月,每棒能卖两元钱,挺划算的。
这里的人,似乎和景色相通,都那么安静、无所求。她笑笑,还真没有太困难的事,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就是集安城太小了,人少,买卖就不好做。不过也没什么,就是少赚些钱罢了。
那两个孩子,男孩是她的儿子,约了表姐一起偷吃草莓。摆在路边售卖的三个塑料盆,里面的草莓总是见少。她不断地张望着,时不时轰开他们。其实也是假轰,他们会飞快地跑进院子的大棚里,摘更新鲜的草莓放进嘴里。
“你看看他们,呵呵,总捣乱。不过呀,草莓吃掉就吃掉了,他们开心就好。姑娘,你也尝尝。”我尝了尝,确实甘甜而饱满,吃得欲罢不能,满手满嘴都是通红。女主人站在一旁只说:“你吃,你吃,要多少,我去摘。”
那个男孩子,一会爬上果树,一会在大棚的间隙里钻来钻去,对我做着鬼脸。
有睛的情花人
集安最美的时候,便是五月。漫山遍野的花开,人心也跟着芳香起来。我喜欢花,与生俱来的喜欢。这种喜欢,让我愿意把自己扔在寂寞里,不要人打扰。那个中午。阳光很好,我背上相机,独自一人来到半山腰。目的只有一个:拍花。
这里的山,其实就是农家的果园,没有院墙,也没有篱笆。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李子花、淡红的海棠花,在那安安静静地赛着自己的美。安静又不张扬,是因为开花不是目的,结果才是。但我觉得,因有了果实的期待,它们的美更有分量。
拍花需要花的配合,你真心喜欢它们,它们就会在你的镜头里展现最美的瞬间,抓住了,那就是永恒。
那个中午,周围真是安静极了,在我的帮助下,相机和花朵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最亲密的接触。拍得累了,我就停一下,躺在草丛里,换个角度看花。微风吹着花在枝头颤动,不知疲倦的知了在草丛里鸣叫。
路边,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野花,白的、黄的、紫的,它们没有结果实的任务,我就可以随意带走,到了山下,手上已采得一大捧。回到宾馆,我找来三个饮料瓶,把花插到里面,屋子顿时就有了生气。
可是,到了晚上,这些花就打蔫了。如若不是我,此时它们依然会盛放在那个花海的半山腰。不经意间,我又犯了人们常犯的毛病,总是把喜欢的东西自私地据为己有,却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他们生存。
多日之后,我再次翻看我相机里的花,还好,它们依然鲜艳着,并且永不凋谢。半山的野菜
集安,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是五女峰,因五座山峰相连而得名。山上树木葱郁,泉水叮咚。
实话实说,我对爬山没有太多兴致,累,且顶峰也不见得有无限风光——向下一望,多是模模糊糊的景象。
登五女峰的游人不少,直接将车子开上去,再寻玩各个景点的也颇多。我停在半山腰一处空地,要带给自己两个享受。
第一个享受,就是和着悠悠的山水,读书。这种读书环境,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绝对觅不到的。正巧,附近有个木亭,里面有成串的座位。我悠然落座,一阵微风,书就翻开了。亭子上方的树叶互相摩挲着,偶尔有阳光遗落,洒在我的脸上。看了一会,觉得有些困意,便到泉水旁,掬一捧水洗洗脸。
第二个享受,就是挖山野菜,这是我蓄谋已久的事。来之前,还准备了一把小铲子和几个塑料袋。走进林间,脚下早铺好了落叶和绒草编织的“地毯”,软绵绵的。泉水边、树阴下,生长着许多种山野菜:蕨菜、猴腿、刺嫩牙、黄花菜、山芹菜……此前资料里有介绍,集安的山野菜有九十多种。
几个塑料袋渐渐满了,我才后悔没有拿几个大的过来。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宝贝,是舍不得分与别人的。城里的市场偶尔也能见到山野菜,但都不新鲜,与其他常见的蔬菜放在一起,也不如这里原汁原味来得好。
“世界遗产高句丽、中朝界河鸭绿江、长白山下小江南”。这是我去集安前所听到的描述,去过之后,便觉这些大的名号下,更多的是一处安静恬适的桃花源。
在这里,没有飞扬的尘埃,没有喧嚣的闹市,远离钢筋水泥,只有简单、更简单的生活,以及简单、更简单的生活态度。
而我们,也似乎都被这样的生活所感染,尽情地享受着心灵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