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规划下的货期控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开展供应链范围的高级计划是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供应链规划的角度进行货期控制的论,为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防范交货风险,提高管理把控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品类管理;时间节点;货期权威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01
  据国外资料统计,交货期对采购成本造成的影响是:每一周的交货期将使采购成本增加1.5%。也就是说,单价10元的产品交货期若为一周,则实际对该产品的采购成本应为10.15元。这额外的成本来源于供应商交货期对采购方的安全库存等因素所带来的附加成本。通常,供应商交货期越长,采购企业的安全库存量也越大,由此产生的库存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资金成本也越高。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交货问题的调查核实,发现有以下情况:
  1.合同交货期晚于用户要求日期。用户在提报计划后由于所需物资料性繁杂,设备选型困难,前期在落实规格型号时消耗时间较长导致合同交货期晚于用户要求日期。
  2.供应商交货晚于合同交货期。供应商未按合同交货,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流程原因,供应商拿到合同较晚,前置时间不充分,使供应商按合同排产困难导致延期交货;还有交货期设置不当,对供应商供货能力调查不力,设计规范变更,不依约定提供相关材料,对供应商的指示不明确,付款不及时等都使供应商无法按照原先的计划正常生产。
  主观原因:缺乏交货期责任感。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供应商存在重合同轻交货的思想,拿到合同后就等于完成了销售任务,不管交货期设定合不合理,先拿到合同再说,在合同执行阶段,由于不能及时生产出来,不管采购方如何催交,他们都一拖再拖,有些销售和生产不属于同一个部门,对后期交货不关心。另外还存在作业管理不善,本身工作技术欠佳等原因。
  发运环节也是影响物资按期到达的主要因素。目前供应商或自己运送货物到采购方,或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由于供应商发货较晚、超出物流配送范围、物流送到后未联系到收货人及物流方滞留等种种,导致货物并未按时送达采购方手中,造成延期交货。
  二、运用供应链思想进行规划
  供应链高级计划要求把一个环节细分为多个环节,在ERP软件中追加供应链规划的功能,防范交货不及时、库存失调等各种问题导致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运用供应链思想进行细分,通过规划如下:
  1.设定适当的交货日期。产品的适当货期分为市售品和制造品。若为制造品,在考虑货期时,假如无视制造业的生产性,只刻意追求很短的交货期,那结果必定很难以所给的适当价格取得良好的品质。因此,采购员事先应和请购部门接触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商定好所需物品的交货期。签订订单的同时要了解供应商的发货渠道和发货信息,了解发货需多久到,通过什么方式到货更便捷,根据物流常识预计到货可能出现问题,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牚握到货的主动权,避免因到货不及时而影响生产的事情发生。
  2.实施非标物资的品类管理,加强采购部门的早期参与。对于物资料性繁杂,非标准化物资,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规格型号不一致,本着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对同一用途物资由采购部门负责与几家在同类产品中业绩较好,评价较高的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实施品类管理,减少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可以缩短前期落实规格型号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整合需求,加大采购批量,提高谈判畴码,保证产品质量。
  对设备选型困难的问题需要加强供应部门的早期参与,供应部门可以发挥采购部门了解供应市场、熟悉供应商产品的特点,为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使用单位贴近生产实际,通过利用内外部资源,可以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对型号复杂的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在前期签订技术协议,减少落实规格型号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采购效率。
  3.实施时间节点控制。一般大型规范化的公司业务都要按相应的流程进行运作,现有流程设置有它的合理性,在综合考虑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业务流程,从系统的角度对各环节进行细分(例如计划环节细分为新增物料编码申请、编制、下达询价方案、编制框架协议采购预案等),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分析可能影响节点执行的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措施,积极改进。通过制定节点时间对各环节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使各环节有效衔接,防范迟交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4.做好采购跟催。采购人员签订订单后,供应商便有适时完成订单所定交货任务的责任。但事实上,采购人员往往不能完全信赖供应商必能准时依约进行,因此有必要有计划地跟踪产品的进行情况,从下订单阶段,发出了订单,假如图面或规范不交给供应商,仍然无法让其制定生产计划,另外,如果所交的东西,对方有了质疑时应迅速查明并回答,应尽量避免买卖双方签约后再变更设计规范,产品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必须符合标准,以免供应商多次、反复地查询而耽误生产时间,供应商的负荷亦需调查,看看是否货期过分集中,能否如期交货。在生产阶段,由于订购厂商的原因而要延迟交货或中止订货、取消订货等,应妥善采取对策,通过建立导常发生报告制度、延迟对策报告制度,避免触犯有关支付货款的法令规章。
  5.建立货期权威。首先,基于订货厂商与供应厂商双方的信赖来设定交货期,一旦制定出物料供应的时间,就要严格遵守,以便获得供应商的信赖与合作,其次,使货期的变更或紧急、临时订货之类的事情减少,以建立货期权威,提高信赖度,从而提高货期的遵守度。对于那些交货管理较差的供应商,应特别注意及时催货。消除双方沟通不善产生的影响,按货期遵守的程度增加或减少订货量,改变付款方式,对供应厂商不及时交货应分清原因,进行有效处理。
  6.有效地物流管理。在发运环节如果供应商说发货了,就一定要询问货运的联系方式,防止供应商故意拖延发货时间。目前,供应商货物运输的方式一是自己运送到采购方,一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不断开发的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催生了电子商务迅猛的发展势头,电子商务的发展之快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实时反馈成为对物流的基本要求。对于供应商自己运输的,可通过GPS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实时查询运输状况,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的,可利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流结合的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服务,开发采购方电子商务系统功能;实现订单信息与物流客户端软件及技术接口对接,将物资的发货信息、配送信息及时反馈给采购方,有效地进行物流管理。
  通过实施供应链规划,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进度风险,提高管理把控能力,推进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思丝,陈祥锋.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运营创新模式的探索[J].物流管理,2012.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经血管电解脱弹簧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GDC分别采用“蚕茧”填塞技术和“蚕食”填塞技术 ,对 81例 84枚颅内动脉瘤予以动脉瘤腔栓塞 ,其中
摘要:目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并且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政治主导的正确方向价值,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机制和方法,不即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目的:分析徐行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结果:2010-201
近日,由复星集团投资过百亿元建造、柯兹纳国际管理的三亚亚特兰蒂斯正式开业.据记者了解,三亚亚特兰蒂斯的开业备受业界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环太平洋的首座亚特兰蒂斯
期刊
一加6T的出现,其一是为了巩固一加手机在2018下半年的市场竞争力,其二也避免了自家旗舰与行业潮流脱节.此次的一加6T将自己定义为“全速旗舰一触即发”,旨在进一步突显自身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教学越来越注重策略.现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谈点看法.  一、设置情境,驱动学生乐于学习  学生主动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动点脑筋.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要理顺,要树立平等的、战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要真正关心学生,课堂教学气氛要民主和谐.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探究知识,帮助学生获
【摘要】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环境日益复杂,使得软土地基较为常见,因为软土地基的强度与透水性较低,难以满足房屋建设工程施工的标准,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地基加固处理。开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土压缩性,减少不均匀沉降。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特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检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吉林省积极探索棚改贷款融资新模式,加快城市D级危房改造,全力推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环境和条件.rn一、创新思路争取棚户
一个人没有志气不行,一支队伍没有士气不行,一个企业没有文化不行。特别是在信息、科技高度迅猛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更凸显出企业文化重要性。“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含盖了自
现行行政行为概念之界定承载了太多理论与实践的负荷以及其本身的理论矛盾与欠自洽性等缺陷,因而对行政行为概念的解构与整合已迫在眉睫,尤其是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程序启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