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芥子气对兔角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及病变过程中淋巴细胞的变化,以探讨淋巴细胞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3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实验组用400μL/L芥子气液0.2 ml接触角膜4 min,根据致伤时相点分为6个亚组,即15 min、2h、1,3,4,8周组,各组取角膜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淋巴细胞变化. 结果 实验组15 min、2h组角膜上皮完全脱落,基底膜裸
【机 构】
:
261021潍坊,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眼科,261021潍坊,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眼科,解放军71988部队卫生队,济南军区司令部门诊部,261021潍坊,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眼科,261021潍坊,解放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芥子气对兔角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及病变过程中淋巴细胞的变化,以探讨淋巴细胞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3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实验组用400μL/L芥子气液0.2 ml接触角膜4 min,根据致伤时相点分为6个亚组,即15 min、2h、1,3,4,8周组,各组取角膜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淋巴细胞变化. 结果 实验组15 min、2h组角膜上皮完全脱落,基底膜裸露,肿胀增厚,基质层疏松水肿,胶原纤维排列松散.1周组急性修复期角膜上皮增生呈复层化;3,4周组慢性炎症期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呈不规整柱状排列;8周组约10%发生迟发反应:角膜上皮再次部分脱失,基底膜外露,水肿增厚,基质层胶原疏松水肿.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显示,角巩膜缘区基质层内淋巴单核细胞CD20、CD45RO、LCA表达阳性.结论 浓度为400μL/L的芥子气接触角膜4 min可导致角膜的直接损伤和迟发性损伤,前者约在第1周出现;迟发性角膜损伤在第8周出现.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
吸人性损伤指热力或烟雾引起呼吸道以及肺实质的损伤,是当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吸人性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甚至ARDS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治疗ALI、减少ARDS的发生是提高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救治的关键措施之一.持续ARDS是以进行性炎症、肺纤维化增强、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单向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经伤椎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无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伤椎及伤椎上、下位椎体使用万向钉)和研究组(伤椎上位椎使用单向钉,伤椎及伤椎下位椎使用万向钉),行微创Longitude经皮椎弓根螺钉3椎6钉内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后伤椎高度及Gardne
目的 探讨创伤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对批量创伤救治的作用. 方法 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系统2011年1-12月收录的交通事故批量创伤事件中的16批次89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设为信息化救治组(研究组).同时采集实行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前的2010年1-12月交通批量创伤14批次78例患者的数据,作为传统救治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年龄、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不同时相点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KGFR)的表达及其与肺水肿的关系.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32只,体重240~260 g,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每组分为造模后24 h、3d、1周、2周共4个时相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隔膜穿刺破膜技术治疗覆膜支架误置入夹层假腔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先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后CT血管造影(CTA)发现覆膜支架位于假腔内;后行手术治疗,使用Outback LTD导管在第一支架下方2 cm处的夹层隔膜上戳孔连通真假腔,经破口置入覆膜支架使血流由假腔引回真腔,并行夹层远端破口弹簧圈栓塞. 结果 手术在局部麻醉
硬脑膜是脑组织表面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是保护脑组织的一道关键屏障.在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硬脑膜的完整性对患者十分重要[1-2].创伤或手术等因素导致的硬脑膜损伤需要进行一定的修补[3].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坏死,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不理想时,需要采用硬脑膜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4].为防止在减压过程中出现的脑肿胀和脑坏死,常常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2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7 ~ 62岁,平均39岁.骨折AO分型:B3.1型12例,B3.2型3例,C2.1型2例,C3.1型3例,C3.2型6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7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常规颅骨牵引,根据骨折脱位类型和脊髓损
胸部创伤很常见,占全部创伤的13.5%.多发伤中60%伴胸部创伤;直接致死因素中,胸部创伤占全部创伤死亡的20%~25%,其并发症与另外25%死亡有关[1-5].胸部创伤的全面处理开始于创伤现场.总体而言,大约85%的胸部创伤最终不需确定性剖胸探查术,只需非手术处理,包括止痛、呼吸道管理与胸部呼吸物理治疗、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等.仅约10%~15%胸部损伤需要剖胸探查[1,6-7],而穿透性胸部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7例芦山地震骨科住院伤员基本情况与伤情,并与汶川地震同期地震伤员进行对比,以总结本次地震骨科伤员伤情特点,为今后健全完善区域地震医疗救援应急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收集震后至4月28日地震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 结果 与“5·12”汶川地震同期比较,本次地震肢体近端、开放骨折及多脏器损伤伤员所占比例少
自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起,笔者就在学会的领导下一直服务于创伤学分会.2010年当选为第六届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后,在王正国院士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与前任主任委员蒋建新教授和候任主任委员姜保国教授等一起,带领我国创伤医学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作为即将卸任的学会主任委员,笔者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向我国创伤医学界的同仁汇报自己在任期内开展的工作,特别是是否完成了学会交给的任务,是否满足了广大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