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在AI时代游刃有余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年加入中国计算机报,一直从事企业级计算、存储,以及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报道。
  点点手机便完成了支付,生活便利的背后,是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的“无现金社会”的快速到来!不就是骑个自行车吗,怎么就成了“共享经济”的受益者?当我们置身其中,每天都在使用这些创新的技术、体验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时,似乎并没有感觉到那么强烈的变化。但是,当你回过头来再看,也许会情不自禁大呼——这世界变化得也太快了吧!
  大多数人看到的是“WHAT”,也就是各行各业因数字化而产生的变化;而更多的企业则会进一步探究,这些创新的技术如何使用才能创造更多价值,也就是“HOW”;但是作为在后台提供支撑的厂商则必须有勇气、有能力去了解这世界变化背后的“WHY”,这样才可能在不断的变化中长久保持领先。
  今天的英特尔,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描述它?芯片厂商?那是老黄历了。人工智能厂商?似乎又有些片面。英特尔自己说了,它是一家数据厂商。不可否认,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和企业的重要资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工厂、智慧零售,哪个不是由数据驱动的?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今天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改变已经发生
  正是因为这些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奇思妙想”,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改善。不是吗?有例为证。
  先说说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零售。马云提出了“新零售”,先不用说每年一次的“双11”颠覆了多少人的生活习惯,盒马鲜生、无人超市也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同样挺立在商业零售变革潮头的苏宁云商正在探索商业4.0时代的生存之法。从3.0到4.0,转变的关键点是“智慧零售”,这可以进一步解释为“AI 零售”。通过AI等相关技术,掌握顾客的动态,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覆盖消费全过程的良好服务,这是苏宁云商在商业4.0时代的新追求。
  在“2017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的展示区,记者看到了“京东无界零售科技”的展示。京东的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成了京东探索未来商业的试金石。在智能便利店方面,京东的策略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产品成熟一个推向市场一个。
  所谓“无界零售”,首先是消费者无界;其次是销售场景无界,线下线上充分融合;再次是供应链无界,全部打通;最后是营销无界,无处不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不是一个一个各自独立的商业帝国,而是一个无界的联盟,产业链中的商家都有自己的位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让智慧门店无处不在。
  说到数据是推动变革的核心,这一点在生物、基因领域体现得最为直观。从数据产生到形成智慧洞见,中间要对数据进行多次深度加工。随着计算能力不断提升,到2020年,可能只需要24小时、花费1000美元就可以得到一个人全套的基因数据分析结果。
  如今,很多人都已知道了中国“新四大发明”这一说法,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成功出口海外是中国人的骄傲。在过去这几年中,中国铁路数字化带来的改变也让人感到惊喜。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经济,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AI的战略布局
  以上这些企业都受益于数字化转型,而他们的背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也就是英特尔及其生态伙伴的支持。
  AI是本次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的重头戏。毫无疑问,AI是今天技术和商业变革的引领者。当下,AI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加速产业变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对于华为来说,AI本身就是一个战略,华为将坚定不移地长期投入。在今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推出了企业智能EI基础平台,并在智能硬件、数据服务和行业使能三个层面,与英特尔开展了密切合作。
  新华三在坚持整体“三大一云”(大互联、大安全、大数据和云计算)战略的基础上,将AI渗透到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有了AI,就像给存储、HPC设备等装上了智慧的眼睛,可以实现高效的智能运维。新华三将积极地投入研發,把AI与其现有产品相结合,通过生态伙伴,在应用层面将AI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据浪潮公司的观察,近三年,客户在AI方面的投入有井喷式的增长。浪潮集团的AI战略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在硬件方面,成为AI计算平台的领先者;第二,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推动数据的开放和社会化。浪潮已经推出一系列结合了AI技术的软硬件新产品,加速AI的变现。
  曙光的AI战略与其数据中国战略一脉相承。2015年,曙光首次提出了“数据中国”战略,2016年演进为“数据中国加速”战略,今年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中国智能计划”。曙光将AI与其在HPC方面的多年积累,以及大数据相结合,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AI硬件平台、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同时结合城市云、大数据等,曙光还推出了智慧城市、智慧安防领域的AI方案,在人脸识别、人车共检、实时在线预警和预报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应用。
  戴尔一直注重产品研发和对新应用场景的探索。在AI方面,其仍然坚持这一原则,如戴尔的流动数据管理理念,它可以分析存储设备中数据的冷、温、热,然后根据需求智能地分配到最适合的存储介质上,实现负载均衡和整体拥有成本最优。戴尔还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打造了“诸葛·深知”深度学习应用与服务平台。
  联想在AI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了12亿美元。大数据、计算能力与AI的结合是联想的重点。联想可以提供IA的设备、云平台和服务。在钢铁、汽车、医疗等领域,联想的大数据、AI等应用已经遍地开花。
  一个好消息,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在会上宣布,成立“中国移动—英特尔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NFV、5G、开源社区等多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AI带来的变革和增长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AI时代已经到来。从现在的未知到未来的可能,AI的价值正逐渐凸显。英特尔不仅拥有一颗计算的“芯”,还有一颗数据的“芯”和智慧的“芯”,这让它在AI时代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本报讯 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GSA)联合华为等主流设备商发布《Small Cell网络白皮书》。这是业界首次就室内网络数字化、Small Cell架构云化等方向形成产业共识。白皮书将帮助运营商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演进的移动宽带网络。  白皮书指出,数据流量占比80%以上的室内区域,始终是电信运营商的高价值市场。数字化的室内
近几年,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继信息时代这一概念之后,网络时代、智能时代、数据时代等与IT技术和信息化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些新概念、新提法的出现,说明全球IT产业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将直接引发整个产业界,乃至整个世界的变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主基调,而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充分借助IT技术,如何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成为其中的关键点。  “
北京东青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青科技)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网络工程、智能化弱电工程、机房工程、企业信息化的高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司是国内该领域具有竞争力与成长力的品牌企业之一。公司在上海、青岛、沈阳、西安设立4个分公司和多家办事处,业务范围覆盖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遍及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  以个性化、专
英国汽车媒体报道,兰博基尼新一代Huracan 跑车定于2022年发布,将采用激进混合动力系统,利用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可以减轻车重,并使该车型可以使用纯电动模式驾驶。  报道称,一直坚持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意大利超级跑车制造商兰博基尼公司已宣布新的SUV车型Urus将采用混合动力系统。此款车型將于12月亮相,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性能数据。  新款Aventador 仍然搭载V12自然吸气发动机。因
在云计算时代,如何才能最有效地防御攻击?在云中建立一堵安全之墙吗?要如何建?PAN-OS 8.0是Palo Alto Networks要建的云中安全之墙的基石。  安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黑客与企业客户和安全厂商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安全需求的变化,黑客的攻击手段在改变,企业客户和安全厂商的防御手段也随之精进和完善。  提到Palo Alto Networks,很多人最熟悉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刚过,存储圈里就好事连连。先是曙光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与乔鼎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曙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曙光持股比例60%。紧接着,2月16日,曙光又与NetApp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多位高层领导出席签约仪式,表现出对此次合作的重视。  其实,曙光与NetApp双方合作已经超过十年。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此次
2月2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互联网 周刊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网络安全大事发布会在公安部一所召开。  此次活动通过对2016年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梳理,采用专家组评选和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2016年网络安全大事件。  发布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公安部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多家安全企业的业内人士,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昌
本报讯 5月22日,在中國联通NB-IoT网络试商用发布会上,中国联通与华为携手,共同推出了物联网公共事业管理平台,旨在实现物联网的产业智能化,共建生态。  基于华为平台打造的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契合中国联通在NB-IoT领域的业务发展策略,不仅提供了170多种开放API 和系列化Agent,帮助伙伴加速应用上线,而且简化终端接入,实现与上下游伙伴产品的无缝联接。通过华为擅长的网络通信能力、设备接入能
“铁信云”成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不二选择。IT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以物理设备为主到虚拟化和云,中国铁路总公司变革的决心和心路历程值得深入探究,也许能为其他有意“上云”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现在,只要是在国内的中短途旅行,笔者首选高铁。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高铁已经成了中国制造的一块金字招牌。笔者选择高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准时。这样一个庞大的运输体系,它究竟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保证准时、快速、
“剑走偏锋”的大数据安全,能否成为未来信息安全领域的中流砥柱?HanSight瀚思能否借此成为“百亿元量级”的中国安全领导厂商?  安全攻击防不胜防。既然如此,不如转守为攻,变被动的安全防御为主动、智能的侦测。大数据为这种安全策略的转变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你以为大数据安全只是纸上谈兵吗?不,已经成立两年的HanSight瀚思正推动大数据安全在中国快速落地。  刚刚完成A轮融资的HanSight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