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ing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攀升,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学前教育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部分很多都引入或参考了国外的成果,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率却较低。而本文则是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探究在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基础上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幼儿需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84-02
  一、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较单一
  近年来,无论是幼儿园的数量或质量都在快速提高,而彼此间的竞争也越来激烈。在此前提下,部分幼儿园为了快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则将教学内容逐渐加深,导致幼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很多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主要成因。同时,很多幼儿园的教育过于统一化,因此造成幼儿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此教学方法在短期内虽然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成绩,但从其长期的学习生活上看,在心理上造成了负面影响。部分幼儿园所采用的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幼儿的学习兴趣难以长久保持,进而导致学习的知识停留在文字表面,无法深入文化层面。
  (二)教学理念的问题
  第一,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并不是以幼儿的需求为中心,而是以幼儿园本身的发展和盈利为主导,从而忽视了幼儿的成长需求和情感体验。因此,在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时,通常较表面化,虽然令幼儿记住了教学内容,但却遗失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性”,没有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第二,部分幼儿园会直接简化小学或中学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学内容为己用,因此就导致了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进行重复性的学习,而因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因此课堂上的注意力往往难以保持。可以说学前教育理念的偏差,直接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各种思想,在文学领域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与学前教育的融合首先延续了中华文化,拉近了幼儿与“传统”之间的距离。近年来,中国优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而在学前教育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令其对“传统”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令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有助于道德观的初步形成
  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首先内容上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包括: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神话传说等元素。同时,多数节日的庆典和庆祝方式被赋予了礼仪的文化特征,而诸多艺术形式如水墨画、书法、剪纸、戏曲、诗词歌赋都具有思想道德的教育意义。此种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对文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同时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活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在日常的课堂教學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特定的主题,以此对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进行区别利用,以此为幼儿创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增添学前教育的趣味性,进而有效引导其逐渐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趣味性较强的神话传说类的主题活动,则可以结合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筛选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片段进行教学,幼儿则可以以多人的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幼儿扮演一个角色,通过让幼儿扮演孙悟空、红孩儿、唐僧等人物,加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在古代诗词歌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利用李白的《静夜思》为幼儿讲述作者的经历导致他的思乡之情,以此陶冶幼儿的情操和培养其赏析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同时,利用《游子吟》教师可以借助其中母亲默默付出的事迹让幼儿对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游戏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幼儿因年龄较低,因此具有好玩易动的特性,而丰富多样的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尤为重要,利用游戏化的元素可令其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游戏化的学前教育中,教师应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各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活动,在保证游戏符合幼儿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针对这一点,教师在制定相关的游戏教学时,应以幼儿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素质为基础,适当地融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较常见的游戏“丢手绢”,就可以融合中国传统的刺绣文化。在每一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相关的故事和知识,如:古时手绢的用途、不同图案的含义等。在绘画游戏活动中,则可以让幼儿设计手绢的图案或不同朝代的服饰,在绘画之前同样需要为其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动画卡通,如:《西游记》《十二生肖》等。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技术可快速提高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专注度,从而增强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
  (三)传统节日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汇聚了多民族的文化,其中包含了多种民族的风俗习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西式的节日而忽略了传统节庆,针对这一点,教师应提高此类传统文化的教学。如:在中秋节或重阳节前后,首先向幼儿讲解这些节日的相关知识,包括:起源、演变和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庆祝方式等。其次,园方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联欢会等,让幼儿表演与节日相关的节目。在节日假期中,亦可以传统文化为作业的内容,可以是讲述自己如何庆祝节日的小作文,或是画出与节日相对应的庆祝场景等,以此让优秀传统文化向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渗透。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外的合理运用
  对于幼儿而言,教育不单是指在幼儿园内,在课外和家庭中也应合理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幼儿早期的行为通常是模仿家长,因此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深刻且长远的,针对这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让亲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给出不同长度和粗细的绳子由幼儿选择,家长负责编制中国结等传统的较简单的手工制品。其次,在课后作业方面,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替代以往读写背等单一的作业形式。如:幼儿可学习一小段中国传统的舞蹈动作或歌曲,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表演之后讲述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此在加深了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其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结语
  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与学前教育的融合不单要幼儿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利用其中优秀的思想和知识对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月霞.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27).
  [2]李俊瑜.传统启蒙读物在幼儿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9).
  (责编翁春梅)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是一门直观性极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且关键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效率是十分容易受到教师影响的,有些是伴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类、规划、使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独立地进行思考,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效率,提高生物课的效率。笔者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初中生物课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教学;效率;策
期刊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及建构主义理念的融入,“学前儿童心理学”开始了课程改革探索。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存在的四点问题,分析了有利于改革“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措施。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76-02  进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儿童心理学
期刊
【摘要】洪山是青岛市市区一处别致的天然“氧吧”,风景秀丽,植被丰富,是难得的城市绿洲,几处依山而建的小区与我们的幼儿园和谐地点缀着山中四季,生机勃勃。利用野外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对于桦川路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优势。本文以幼儿的大自然体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微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关键词】大自然;微课程教学;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魔术的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丰富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路径,在探索数学魔术规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以《纸牌召唤术》一课为例,初探小学数学魔术课的展开逻辑和设计流程,讨论课堂中核心问题设计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数学魔术;思维训练;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变得十分常见与广泛。平板电脑属于现代化教学运用的教学工具之一,对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与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运用平板电脑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展开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平板电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与经济均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革新不仅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将注意力集中在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上,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为前提,小学各科教师势必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內容相结合,构建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
【摘要】当今,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小学科学教师也在探索更符合当下教育环境的教学方法,以让科学素养更好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呈现。微项目式学习是近年来在发现项目式学习的弊端之后兴起的一个更能落地和实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微项目式学习;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72-02  一、何为小学科学课堂的微项目式学
期刊
【摘要】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者,在构建木偶教育园本课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本文基于木偶教育园本课程建设与发展需求,探究出了“共思”“共学”“共研”“共评”四大策略,不断提升教师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研发木偶教育园本课程体系,助推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木偶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对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45-02 
期刊
【摘要】幼儿园时期正值孩童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园教学中,不仅会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更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语言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6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