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考试成绩的重压下,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师“一言堂”的专制,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而且阻碍了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去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探究研讨、合作互助,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做作业、改错题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2、有利于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提高。
我们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知识领悟、探究的过程,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提高群体性主体参与率。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小组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要求学生表达得更准确精炼。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合作交流,互相说想法,有利于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 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唤醒并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我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5、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6、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合作互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按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情况设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当课堂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优生看见了自己的价值,后进生在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和自己努力后,也慢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消除了自卑。这种学习方法让优、中、弱学生都树立自信,找到了成就感,对未来充满希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十分可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既然小组学习好处那么多,作为老师为何不多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呢?在教学中,我是能用则用,但不滥用。通过小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做作业、改错题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2、有利于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提高。
我们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知识领悟、探究的过程,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提高群体性主体参与率。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小组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要求学生表达得更准确精炼。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合作交流,互相说想法,有利于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 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唤醒并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我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5、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6、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合作互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按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情况设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当课堂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优生看见了自己的价值,后进生在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和自己努力后,也慢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消除了自卑。这种学习方法让优、中、弱学生都树立自信,找到了成就感,对未来充满希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十分可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既然小组学习好处那么多,作为老师为何不多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呢?在教学中,我是能用则用,但不滥用。通过小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