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壶游戏在大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民间游戏来源于传统民间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在民间游戏中很大部分都是体育游戏,适合在体育活动中开展。在体育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能够让幼儿感受童年的本真乐趣,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将“健康”列为幼儿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之首,要求保证适宜的锻炼活动。投壶游戏是一种民间体育游戏,我园将其进行调整后应用于幼儿体育活动中,以提升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本文结合教育实践经验,探讨其在大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形式。

一、分析游戏价值,建立多元目标


  对游戏价值的认识,是实施活动的基础。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投壶游戏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游戏,兼具运动性与休闲性,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以基于游戏建立多元发展目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比如将游戏的基本目标定位在健康领域,即促进大班幼儿的动作发展,提升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同时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的耐心、毅力和积极情感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让幼儿以符合自身个性的方式参与投壶游戏,进而实现在其他领域内的发展。如在社会领域形成喜爱与人交往的态度,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并接纳传统民间文化。
  幼儿通过投壶游戏取得什么样的发展,取决于幼儿同化和顺应环境的方式,教师的总体理念是要让幼儿借助民间游戏收获积极的感受体验,实现多元发展。

二、以幼儿为主体,灵活开展游戏


  幼儿是投壶游戏的主体,游戏实施的根本目标是让大班幼儿在自主体验中获得发展。教师基于传统的投壶游戏创设了多种活动形式,并应用灵活的指导策略,让投壶游戏通过多种途径融入体育活动中。
  (一)借助集中活动,引入投壶游戏
  以前幼儿并不知道投壶游戏是什么,教师借助一次体育教育活动引入投壶游戏,让幼儿建立初步的认知。稻草常用来制作箭靶,因此在初次活动中教师使用稻草元素创设了一面主题墙,通过视觉线索将幼儿带到传统投壶游戏的情境中,然后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幼儿说明投壶游戏的发展历程,让幼儿知道投壶游戏是由射箭礼仪发展而来的。在初次活动中,使用的游戏材料是奶粉罐和筷子。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通过示范、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促进幼儿领悟投壶游戏的动作要领。凭借不断的观察、实践、感知和对比,幼儿发现需要使用手臂发力而不是手腕,在投掷时要控制好力度,并且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这样才容易投中。在活动中,幼儿还了解了投壶游戏的基本规则,如必须站在一定距离以外投掷,在比赛中每名幼儿要有同等的投掷机会等。集体活动让幼儿体会到了投壶游戏的乐趣,产生了继续探索的意愿。
  (二)提供多样环境,拓展游戏形式
  《指南》要求:“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投壶游戏对材料和场地的要求简单,非常便于实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当幼儿通过集体活动了解了投壶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后,我园拓展游戏形式,将投壶游戏以各种方式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乐趣,让幼儿爱上锻炼。
  1.室内区角游戏
  只要善于利用资源和创建环境,室内也可以成为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快乐园地。教师在活动室的一角提供毛纱筒、垃圾筒、泡沫箱、吸管、筷子等材料,让幼儿可以在区角游戏时间自主、自由地游戏。有时因天气情况不适合开展户外游戏,教师便将晨间锻炼活动转移到室内开展,这时幼儿也可以利用室内条件进行游戏,达成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提升幼儿的运动量。
  2.户外合作游戏
  户外场地十分宽阔,幼儿活动的范围不受限制。在户外体育活動时段,教师可提供投壶游戏材料,引导感兴趣的幼儿可以自行组织开展合作游戏。幼儿有了更多自主发挥的余地,常常会组成一个竞赛小团体,一起比比谁能投中更多。
  幼儿的游戏活动是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而幼儿在游戏中习惯了约定俗成的交往模式,将来会更具备适应力。在户外合作游戏中,幼儿一般会担任活动发起人、组织者、裁判等角色,然后在共同的游戏目标下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提升投中率等,在户外合作游戏丰富的互动与合作中形成积极向上、欢快活泼的活动氛围,提升了交往能力,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
  3.亲子互动游戏
  我们常邀请幼儿家长来园开展亲子活动,并在体育活动环节设置投壶游戏。在投壶游戏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的能力比自己还强,有时孩子还反过来教自己。这样的体验让家长们重新认识了孩子,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开展投壶游戏,能为家长和孩子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亲子之间共享民间游戏的乐趣。
  (三)自主创新游戏,促进能力发展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意往往层出不穷,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投壶游戏,使得游戏活动更具备自主性。
  首先,幼儿对规则进行了创新。当幼儿了解投壶游戏的玩法后,便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玩法。他们创编出了许多新的规则,如将双脚站立投掷改为单脚站立投掷,增加了游戏难度;以前开展游戏时,幼儿通过投中的个数来定胜负,后来幼儿一度将规定改成大家一起唱歌,看谁在歌唱结束后投得最多就获胜……在对游戏规则的不断创新中,投壶游戏真正转变成属于幼儿自己的游戏。
  其次,幼儿对材料进行了创新。有的幼儿将筷子粘上鸡毛,让它看起来更像箭。有的幼儿在筷子一端加上橡皮泥,让它的前部更加重一些。当然,投掷的目标物也发生了改变。对游戏材料与规则的创新让投壶游戏变得更有活力,赋予幼儿更多自主成长的契机,也培养了幼儿爱动手动脑的情感态度。

三、实施积极评价,深化内心体验


  评价能够突显价值的维度,可以深化幼儿的内心体验。对幼儿开展评价,不是为了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幼儿,而是为了帮助幼儿成长。参与游戏是幼儿创造自我的过程,教师要以积极评价作为基本原则,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借助积极评价,以适宜的方式给予幼儿反馈,鼓励幼儿专注于自我潜能的开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很多幼儿会将自己的进步告诉教师,和教师分享自己的喜悦,这时教师就会竖起大拇指表扬:“通过努力,你进步了很多。真不错!”与此同时,教师在活动室创设了一面主题墙,以粘贴照片的形式记录幼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在开展投壶游戏时,设立趣味奖状奖励每个参与的幼儿,以有形的方式让幼儿看见自己的成长足迹。
  总之,将民间投壶游戏运用于大班幼儿体育活动中,符合大班幼儿成长的需求,能够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以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乐享幸福童年,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郭凯云)
其他文献
●钟万勰到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考察(右二)  他潜心科研,开拓前行,呕心沥血为祖国建设争光添彩。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力学家、我国计算力学的奠基者之一钟万勰。名师之后,学习勤奋初展才华   钟万勰1934年2月出生在上海,父亲钟兆琳教授是我国著名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1927年从国外学成回国,任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教授,执教60余载,培养出钱学森等一大批科技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特别是区域环境、走廊环境的创设,更注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也更趋向于动态化。我们应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兴趣,从而架起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桥梁,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谐、健康发展。一、让环境会“说话”,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对于幼儿来说,灵动的、能产生共鸣的、良好的环境创设
图标是介于实物图像和抽象符号之间,用以代表事物的图形、标志、符号。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图标一般是由教师、幼儿或师幼共同制作或约定,并获得师幼群体共同理解的约定性图形、文字等标志性符号。大班幼儿抽象性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对事物的概括能力、表达表现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经验的积累,幼儿已经能够用表象符号、简单标记或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事物,如各小组标记、储物柜的标记、活动区的规则等。同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