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经济活动中并购联盟和平台经济导致企业边界模糊,并购重组的企业目标与绩效背离等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企业性质的反思。本文认为.企业性质出现歧义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人格化假设.即人格化偏好的有限理性、可逆转性和层级性损害了企业函数存在的完备性、传递性和连续性条件。因此,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非人格化的企业性质分析框架。本文的逻辑原点是消耗有形资产可以形成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可以带来相应的企业绩效,由此形成TIP逻辑链条。由此链条衍生出资产弹性的概念,即单位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投入的增减幅度对产出绩效的影响程度.而资产弹性大小决定了企业生命周期。本文分别通过几何图形分析和并购案例分析证实了资产弹性假说.即企业之所以容忍并购溢价、执意实施并购以扩大边界的动机在于维持资产弹性活力.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因此,本文对企业性质的认识是:企业的资产弹性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是系统内部各生产要素(主要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互作用转化的自组织:一旦代表资产相互转化能力的资产弹性缺失,企业也将失去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