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三个步骤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文本解读是一种心理活动。准确地说,文本解读是一种接受心理。这种心理过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文本的解读。
  一、感悟文本
  感悟文本是指學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是指学生看待事物的第一感受,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捕捉学生对于文章的初感印象。学生的感知为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值得教师和同学们重视。
  例如《竹节人》这一节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五个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记忆文中生字词语、理清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理解重点语句的言外之意。为了体现同学们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学习内容:“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初次感知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围绕竹节人,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对于文章的概括,不同的同学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或者是作者情感的把握会存在一些偏差,这就是阅读能力差异性的表现。教师要合理对待这种差异性。紧接着,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该层次主要交代了玩具的来历和我们迷上竹节人这一现况。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竹节人的具体做法,进而表达我们对竹节人的痴迷。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九自然段,描写的是斗竹节人的乐趣,我们深深地为它着迷。第四部分是第二十自然段到第二十九自然段,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但自己却也偷偷地在玩。阅读任务的布置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得同学们的感悟更加深刻。感知在阅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基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感知就是在确定文章的方向。有的同学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不准确或者是有所偏差,归根结底就在于一开始对文章的感知出现了错误。因此,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知,有不少教师对于这一环节都是采用直接跳过的形式或者一笔带过,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不够细致,应该做出改变。
  二、理解文本
  理解文本建立在感悟文本之上。理解文本需进一步理解文章,做到文章阅读的细化。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具体的语言表达。这一过程能够极大程度地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
  还是以《竹节人》的教学为例,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提了这样一系列问题来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呢?他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部分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可不可以删去呢?”针对这个问题,有的同学就表达了他的理解。“在我看来这一部分是不可以删去的。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突出了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它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一部分内容很好地深化了主旨。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竹节人是一篇记叙文,那么为什么文章会出现这么多说明性的内容呢?”另一位同学表达了他的看法,“文章中使用过多的说明性语言是为了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我们怎么样去做竹节人,怎么样去玩竹节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读者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作者需要详细地向读者介绍竹节人,进而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另一方面,其实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蕴含了真切的情感,作者情感的抒发是借助对竹节人的说明进行的。”“从文章中哪些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和同学们对玩竹节人的痴迷呢?”“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作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这些问题不仅是在考察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理解指的是一个人对事物和知识的认识,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要经历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重问题的数量和问题的难易程度。
  三、深悟文本
  深悟文本指的是深刻地领悟文本。深悟文本需要学生冷静地回味和鉴别。这一环节是对学生更深层次的要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心理反应也是比较强烈的。会包含多种情感的碰撞和冲击。
  还是以《竹节人》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有两个写作特色:第一,文章具有夸张色彩的语句,让文章生动有趣;第二语言幽默耐人寻味暗含言外之意。深悟文本这一环节的开展可以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为例。例如“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我”真的把毛笔弄丢了吗?其实没有。妈妈眼中的毛笔是丢了,而实际上却是被拿来做了竹节人。刻画了“我”淘气顽皮的人物形象。还例如,“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儿棒,就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顿的虎头双钩;用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还有同学别出心裁,给那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就的脑袋,做了一套纸盔甲。”这段话的语言特色又表现在哪里呢?在这段话中,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同学们给竹节人变身和取名的事例。从同学们将竹节人变身为孙悟空和金钩大王中表现了同学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和珍惜之情。深悟文本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它可以精准地落到分析文章的字词上。作者的某些创作想法在文章中变现的很隐蔽,而正是因为这种隐蔽性使文章的层次得到了深化,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解读得非常细致,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隐晦点,挖掘到文章的精彩处。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应该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在教学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通过文本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努力做的工作。
其他文献
非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目前地热勘查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山东齐河荣盛温泉小镇为例,针对该区断裂较为发育,地层横向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的难点问题,综合考虑地层电性和地层速
针对超大功率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集中式系统拓扑架构,将系统电力传输分为太阳电池阵区、主结构电力传输区及发射天线阵区三大部分。根据系统三大阵区的
【摘 要】 社会对减负有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小学一到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可以布置1小时书面家庭作业等等。减负规定督促一线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通过精心设计作业,达到学生减负的目的。本文就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设计的目标价值和作业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 作业设计;趣味性;探究性;个性化  作业应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智力。每一次作
针对卫星电源系统短路故障导致母线电压跌落、业务中断甚至整星失效的问题,分别采用电路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短路后母线电压的暂态特性进行分析,指出故障持续过程经历母线
利用井中激电地—井测量方式可判断井底、井旁是否有盲矿,利用井—地充电剖面测量方式可判断矿体产状、走向。在内蒙古北窝铺铜矿床勘查中,通过井中激电测量圈定了高极化异常
河北省是我国主要的强震发生区,研究区内的地震地质构造对认识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1∶20万区域重力、1∶20万~1∶5万航磁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断裂分析方法,研究河北断裂体系,并应用于地震地质构造分析。重点分析了1966年邢台7.2级、1976年唐山7.8级及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特征,发现新河断裂、唐山断裂与夏垫断裂,其浅部断裂与深部断裂关系密切,邢台7.2级地震的浅部断
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瞬变电磁测深一维反演结果依然是地质解释的重要依据。为提高一维反演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解析推导出一维正演的雅克比矩阵就非常必要。本文详细推导了
查明含烃区与不含烃区的频谱差异是利用频谱属性开展地震烃类检测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了直观地确定出含烃区与不含烃区的频谱差异,提出基于频谱差异的烃类检测方法,结合实际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