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传授层面,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课堂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创新思维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76-1一、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探索性
  1.注重设计提问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思维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回答正确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回答不完善的不应马上否定,而应让学生再想一想,把问题回答得更准确、更完善,以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敢于思维的习惯。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如下进行:A.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最后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B.在证明命题时,引导学生对四个命题的证明顺序进行研究;C.在辅助线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D.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去,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小结,由此而陶冶出来的基本态度和思维能力则可以长久地保持,并对变化的情况有广泛的适应性。
  二、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解题思维中虽然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造性。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实验课中,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一步步地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思路或者一些新颖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克服用老办法解决一切的思维定势。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密切相关,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另外,有意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答等具有发散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在实际数学中,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编题目,也有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复杂而系统的领域,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再探索、再研究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两组数中,每组四个数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把其中多余的一个数找出来。(1)3,9,18,27,81,(2)2,4,6,7,10,一位优秀生回答第一组多余的数是18,第二组多余的数是7,理由是:第一组数中其余4个数分别是3的幕,而18不是3的幕,第二组数中7是奇数,其余4个数都是偶数。该生回答后,班级学生沉默了片刻,一位中等生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第一组多余的数是3,因为其余4个数的数字之和均为9。”话声刚落,我马上鼓掌肯定,其他学生也纷纷赞许。接着有学生说第一组多余的数是3,因为其余4个数均是合数,而3是素数……
  其实,笔者当时也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精彩的问题,可事实证明,我们有些老师有时是低估了学生。是的,如果你是第一次让学生就一情境提问,结果或许不尽人意,可是只要你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只要你坚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赏识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略显稚嫩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学生也才有再次发问的意识和动力,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认真钻研课程目标,做到三个超越:即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让数学学习焕发生命力,充满成长气息。同时,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他们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他们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他们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段敏华.浅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应用.吉林:新教师教学,2010.
  [2]中华人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
其他文献
天上掉馅饼竟然没人捡  做促销做到了摔手机的份上,离谱吗?  S是全新的手机品牌,其中一款的显示屏不怕摔,于是我在卖场门口策划了一个摔手机的促销活动:  任何人,不借助外物,将手机举起后,让手机自由落体掉下来。如果手机屏摔坏或手机不能开机,举手机者免费获赠S手机一部;如果手机没摔坏,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  根据经验,这样的促销活动,虽然不能产生抢购的局面,但至少参与的人会比较多,当天至少会产生一两
农村中学硬件档次比较低,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靠老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信息学科看似简单,其实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我在中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中没有电脑,学生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感觉很新鲜,特别是上机的操作课,更是有一种 “如醉如痴”的感觉,下课就跑到机房来,但是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