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治病 误用丧命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宝,是前人成功经验的结晶,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某些疑难杂症,只要严格地坚持对号入座就能药到病除。但是凡称药者,大都属以毒攻毒,既有以热散寒、以实补虚的物理反应,也有以碱制酸式的化学反应,有的作用剧烈,有的作用缓和,适应什么,禁忌什么,病情与药物、剂量、治疗时间等必须严格相符,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由于偏方的许多作用机理一时还弄不明白,使用时必须十分谨慎。
  近闻某离休干部不知从何处获悉“鱼胆明目”的偏方,但他既忽视了用药剂量,又未曾查对病情,竟给年仅12岁、据说眼力不好的孙子一次服了4条3斤多重的鲤鱼的苦胆,结果造成全身性严重中毒,呕吐不止,两天后双目失明,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民间流传“头伏的苍耳捣碎贴敷患处3小时,治愈关节炎。”一则19字治疗关节炎偏方,有药名、采药时机与治疗时间相互制约,其中的“头伏”,既’与当时药物生成成分有关,又与寒病热治的时机相对应。敷3小时是指疗程,实践证明:少于3小时药力不及,病根难除;多于飞小时则全导致严重的皮肤肿胀和起疱溃烂,病虽愈却承受了过多的额外病痛。目前,许多家庭受医学知识限制或经济承受能力的影响, 自行用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很容易以偏概全,错用偏方,专吃名贵药或便宜药,往往疗效欠佳,极易延误治病良机。调查表明,越是名医越是精密考究,深知其中奥妙和利害,同属一病,同用一方,还进一步分出层次等级、分别对待;相反,那些非行家高手者,才显得比较随便,甚至毫无顾忌,常常闹出些大大小小的事态,当引以为戒。为充分发挥各类偏方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偏方要查明出处,如系道听途说,要寻根究底,调查后有可靠答案时再用。抄录偏方要注明出处,认真校对,以备日后查考。一般的多发病,选用成药便可,无效时再考虑用偏方。
  (2)认真审定疾病与偏方是否真正对号,不可似是而非,含糊其词。不便于定量、定操作的拒绝使用。对存疑又想用的偏方,可在使用前付诸于某些动物、畜禽中试验,以求稳妥安全。
  (3)使用或传播偏方,严禁自我发挥或添枝加叶,如前述偏方要求贴敷3小时,既不可分3次每次1小时,又不可因治病心切趁一年只有一个头伏天敷了一次又一次。
  (4)重大疑难病患者在使用偏方治病前,最好征得有经验中医师的指导与配合,观察其过程和效果,对医患双方都有益处。
  (5)本人或亲友如使用偏方治好疑难病症要及时地、详细地如实逐项记载,以便于交流和使用。
其他文献
图书管理员小鲁三年前就感到自己的肛门有点问题,大便的时候,能从手纸上见到血丝;或是有了排便的感觉,可蹲下半天啥事都没有,用手纸一擦,上面都是脓。看到这种情况,小鲁心里咯噔一下,可除了偶尔能见到这些脓呀血的,再没有一点不适感。况且就是有了脓血,吃点消炎药,还真管事。就这样,一拖就是3年,等到今年2月份,难受得要命。在妻子的一再催促下,到市医院一查,大夫说已经是肛瘘了,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小小肛瘘用
在众多的白内障种类中,最常见的要算老年性白内障,它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由于与年龄相关,所以叫老年性白内障。该病早期只觉得眼前有一层雾,看东西都是灰蒙蒙的,对精细的东西分辨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如注意观察还是能观察出一些早期表现的。  (1)暂时性近视。晶状体由于吸收水分而发生膨胀,它的厚度增加,屈光力加强了,这时近视力好转,如果原来戴老花镜的人,反而摘掉老花镜看近物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