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的探讨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q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探索性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对各种自然历史进行了解。因此,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丰富学生历史经验与素养的重要因素。同时,恰当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发展,初中历史教育改革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历史知识点生活化的应用途径
  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地尝试和创新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初中历史教育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从多种途径实现教学质量的改进,在提升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具体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途径非常广泛,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的生活化
  与其他科目相比,历史教学较为抽象和枯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如果教师无法及时有效地改进方式进行教学,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历史教学质量的持续性下降。基于这一现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促使教学设计朝着生活化进行改进,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以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北大师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危害健康的物品有哪些?”作为导入,让学生意识到毒品、烟等的危害性,然后再引出鸦片以及鸦片战争。借助这样的教学设计方式,可以让学生以更加热情的状态参与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在当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适当地改进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主动扮演引导者,并让学生扮演探究者与体验者。教师注意不能过度注重知识灌输,而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主体性,让学生以主动思考的方式获取答案和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会让课堂教学更加趣味化,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北大师版八年级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先在网络当中搜寻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录片片段或者是影视片段,然后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播放这些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容形成对抗日战争的理解与感受,同时借助视频内容获得在情感方面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的生活化
  初中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假设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不仅学习效率会显著下降,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降低。对此,教师便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应用生活案例的方式,将知识以生活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丰富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历史知识点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作用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教学手段更加直观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体验类似的生活感受。当然,在课堂当中创建生活化氛围与环境难度并不低,需要通过教学加工,创建更有利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以及认知发展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在描述“中日、中美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应用历史短剧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周恩来会见尼克松”时的照片,同时在学生对文章进行了解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周恩来以及尼克松,同时加入相应的旁白,如“空军一号降落在了首都机场,尼克松总统首先出现在了机舱口,在下到一半时周恩来总理鼓掌欢迎,尼克松走下了悬梯,在没有踏上中国领土时便已经伸出了手臂,周总理此时上前欢迎,并说‘我是跨越太平洋来与中国人民握手’。周恩来回答:‘总理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尼克松回答:‘I an very happy.’”借助这样的短剧模式,让历史事件再次演示,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当中亲身体验,在拉近历史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有效的体验,从而凸显生活化教学的实际价值。另外,在课堂教学当中,因为生活与历史毕竟存在差异,所以并不能摆脱历史的背景被迫地附会教学,为了更好地减少纰漏与冲突问题的发生,教师应当尽可能发挥备课的作用,在课堂开始之前对生活化的教学方案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在课堂完成之后及时询问学生征求意见,及時总结教学经验与教学教训,从而为后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历史知识学习状况,并促使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历史指导,从而让学生的进步更加快速,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属于一门重要课程,是初中教育的基本学科。加强历史课堂教学,可以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因受到传统观念、不是主考课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与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一些教师不善于挖掘新颖的教学方法,依然沿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自然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是相关人士思考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从现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选择好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内涵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基础,而现代教育是以
期刊
情感是人在经历某些事情或者看到某些景物之后产生的想法,情感对人的活动意义重大,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某些行为,而且情感也会对人们的认知产生重大的影响。小学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使用情感效应,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强化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年龄尚小的孩子,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情感,那么孩子
期刊
动物体长性状作为经典的数量性状,受到遗传学家的广泛关注,其差异是由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生物代谢过程而产生的,产生差异的调控机制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体长性状是猪最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接受和喜爱。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增强课堂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辅助教师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中提升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合理应用多媒体,创造英语学习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
期刊
本文以实验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相结合的措施,按照人为设计理论和生态恢复的一般程序,研究了在中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草地植被的重建,并探讨了这一生态恢复模式在恢复初期的一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