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视角下的黔南州旅游资料英译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 汉英旅游材料翻译难度不言而喻。本文将以黄忠廉教授提出的七种变通手段为翻译策略,具体阐述变译理论在黔南州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变译理论;旅游材料;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郭飞燕(1979-),女,浙江东阳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
  引言
  旅游资料不仅是对外宣传旅游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的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旅游文体中的不同特点,常常出现外国游客看不懂我们所译的英文材料的现象(张彦鸽,2007:247)。此时,译者就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翻译理念,而应寻找一种全新的理论,从而为旅游资料翻译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以黄忠廉教授提出的变译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变译理论在黔南州旅游资料英译中的应用。
  一、变译理论
  黄忠廉教授认为,变译的实质是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黄忠廉,2002:93)。 变译是相对于全译而言的,全译讲求信息转换的完整性,主要涵盖内容?形式和风格等层面,而变译讲究原文形式或内容的宏观变化,力求实现跨文化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季红琴,2011:139)。翻译家们认为,全译是翻译的中心而变译处于边缘地带,作为全译的补充而存在。随着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对翻译理论的介入,变译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与全译平行的翻译理论分支(杨昆 毛延生,2015:46-47)。
  二、變译理论与旅游资料翻译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型?修辞等方面的差异,对汉英旅游材料信息进行等效传递几乎是不可能的(张彦鸽,2007:248)。此时,译者有必要用到变译理论,因为变译理论体现了以读者为主导的翻译方法,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并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仇全菊,2009:35)。可以说,一份好的英译旅游翻译资料应该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表达直观,信息准确和语言实用(仇全菊,2009:35),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信息并吸引潜在游客消费旅游资源。
  三、变译理论指导下的黔南州旅游资料英译策略
  黄忠廉教授在《变译理论》中提出了七种变通手段,即:增,减,编,述,缩,并,改(黄忠廉,2002:93),来实现语言各单位层次上的变译。本文将以黔南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的实例来分析变译理论的具体应用。
  1.增。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黄忠廉,2002:94)。
  例1:雄居于市区中部的七孔青石拱桥—百子桥,长140米,宽8米,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邑人唐文升独立修建。
  译文:Baizi Bridge, a seven-arch stone bridge, 140 meters in length and eight meters in width,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Jianjiang River. Tang Wen, a former resident of the city, had it built in 1786, the fifty-first year of the Qing Emperor Qianlong’s reign(韦建华,2009:24).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汉语中没必要做过多解释,但外国人可能就没有什么概念。这时,我们就得在译文中增加emperor一词,便于外国游客理解。
  2.减。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有时是去掉原作中的残枝败叶,有时是挤掉多余的水分,在变译中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黄忠廉,2002:95)。
  例2:水春河峡谷位于漳江上游。两岸险峰对峙,动静相间,张弛相济,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
  译文:The Shuichunhe River Valley li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scenic section, on whose sides rise perilous peaks which face each other. Here there are views of roaring water, gorges standing motionless, shaded areas, steep rocks, and snow-white waves(韦建华,2009:54).
  汉语喜欢用四字成语来渲染氛围,突出美感。倘若照搬汉语翻译,就会显得啰嗦冗长。这时,我们可以减去这些不必要的成分,突出汉语的主要信息。
  3.编。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
  例3:荔波是个多民族聚居县。其中,以布依?水?苗?瑶十种民族为主,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58.49%?21.22%?4.33%和3.2%。由于多民族杂居,使荔波县充满了异族他乡的情调。
  译文:Libo is a county inhabited by ten main ethnic minorities, such as the Bouyeis, Shuis, Miaos, and Yaos, whose populations are respectively 58.49%, 21.22%, 4.33%, and 3.2% of the county’s total popul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the variety of ethnic customs and practices throughout the county(韦建华,2009:62).   原文有三句汉语,而译文就用一个句子改写了原文。这样更能突出英语形合的特点,也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容易被西方游客所接受。
  4.述。述,包括叙述?转述或复述,只求把原作的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传达出来,原作形式基本遭到破坏(黄忠廉,2002:95)。
  例4:乐康风雨桥是平塘县境内最大最长的风雨桥,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译文:The Lekang Fengyu Bridge, the longest and biggest bridge with a house on the top for passengers, is more than 180 years old(韦建华,2009:126).
  在此句中,译者对“风雨桥”采取拼音翻译法,但这样的翻译不能体现出“风雨桥”的独特之处。实际上,“风雨桥”是少数民族地区一种独特的交通建筑,桥上建有走廊?凉亭?长椅等,桥上既可以行人,又可以供路人避雨?纳凉,“风雨”的真实意思应为“遮风挡雨”(罗建生 李敏杰,2015:170)。因此,我们在翻译该词时应该舍形取义,把它译为“Shelter Bridge”。
  5.缩。缩就是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凝练的译语将原作压缩,信息量由大变小,远小于原作,篇幅由长变短(黄忠廉,2002:95)。
  例5:甲茶瀑布位于甲茶村拉抹寨左侧,瀑布宽40米,高37米,清盈秀丽。甲茶瀑布两边植被茂密,旁有一条小路直上甲茶瀑布顶端,小路从树丛中穿过,水流又从树丛穿过,树?水?路交织,色调明快,景致分明。
  译文:The Jiacha Waterfalls are clear and pretty on the left side of Lamo, Jiacha Village, forty meters in width, thirty-seven meters in height, with luxuriant woods on both sides. There is a footpath to the top area of the falls, where water passes through trees(韦建华,2009:115).
  汉语原文对甲茶瀑布的壮丽秀美进行了介绍,语言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译文并没有对汉语中渲染气氛的华丽辞藻一一对应翻译,而是进行了压缩,一笔带过,符合英语简洁明了的结构特征。
  6.并。并指合并,是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的变通手段(黄忠廉,2002:95)。
  例6:布仰摩崖,位于上江钠布仰沟口的都柳江北岸。摩崖距江面20来米,长1.2米,宽1米,纵向阴刻两行6寸见方楷书“向来王化外,今入版图中”十个大字。
  译文:Located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Duliujiang River at the mouth of the Buyang Valley of
其他文献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刻,超过七亿人口生活在城镇,如何治理城市、避免“城市病”,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作出规划和布局。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这样说。而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后,今天的城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说起城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楼大厦、车多人挤、道路宽阔。不可否认,城市里有更好
【摘要】在新时代中,传统试卷分析方式难以满足于现代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利用考试前,对考试试卷题型进行讲解,但是这种英语试卷分析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究其原因,学生对于试卷内容没有充分的理解,对于高分没有强烈的欲望,且无法保持较强的注意力。因此需要加强英语试卷的分析,进而提升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试卷分析;课堂实效性  【作者简介】祝元梓,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麒麟小学。 
陈功这个人没别的毛病,就是爱显摆。这天,他在4S店买了辆新车,上好牌照后,甭提有多得意了,简直是开着车子一路飘回来的。为啥?他机选的车牌号中间四个数字竟然是“1818”,谐音就是“要发要发”,多吉利呀!晚上,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发在了微信朋友圈,果然,大家纷纷点赞。  第二天,陈功便开新车上班。一路上,他哼着曲子,甭提有多兴奋了,以致闯了红灯都浑然不觉。  到了公司楼下,正好看到几个同事,他油门一踩
我从事的职业是女子监狱警察兼心理矫治师,业余时间喜欢写故事,算是《上海故事》的铁杆粉丝与作者。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2009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每年的母亲节,监狱都会邀请服刑人员的母亲前来参加亲情帮教活动,以舒缓服刑人员的思乡之情,同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危机干预。那天清晨,也就5点多钟,天色说亮未亮,一个看上去约莫60岁的老妇人出现在了监狱大门外。    老妇人腰背微驼
【摘要】传统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单一、学习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混合式教学开始越来越多地收到广大青年教师的青睐。本研究借助云班课平台建构了线上 线下的英语课程学习环境,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践过程并对该教学设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优化学习资源、延伸学生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否顺利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关键因素。本文以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升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邱婷(
【摘要】互联网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生态,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中职英语教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将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能够辅助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同时促进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所以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探讨当前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体的英语教学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互联网;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逐渐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共同为祖国人才的培养助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英语学习的巧妙融合重新激发了广大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密切关系,争取将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的正面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张观瑞,山东省济
【摘要】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侧重解决书本上内容的问题,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开放性问题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本文主要阐述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开放性问题的原因、原则及实践。  【关键词】深度学习;开放性问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雪颜,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教学环节中,“阅读课
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探索中前行。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之后,作为改革试点省份的上海、浙江两地的改革方案也于近日正式落地。这意味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全面启动,今年9月新入学的上海、浙江的高中生将在三年之后成为改革的第一批“吃螃蟹者”。  9月19日,浙江省举行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出,高考考试不再分文理科,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考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