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应推敲 领悟要深入想象需自由 学习当精选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古诗文,学生在接受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语文的熏陶作用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关注到了这点,我们就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正确把握与实施。在课堂上教学的古诗词只是诗词海洋里的小部分,若能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创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诗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才能全面发挥出来。
  古诗词教学需要创新,如在语言的品味、情感的体悟、意境的想象、学习的拓展等各方面。我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尝试着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创新,收获不小。
  一、语言品味应推敲
  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引导学生学会品位语言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目标。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意境的深邃是“品”出来的。教学《泊船瓜州》时我与学生品“绿”,我们围绕一个话题讨论:“你看到了哪些绿?”学生一下子置身于诗的意境中,结合文章插图与生活体验,描述着“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丽景色。以设问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文字里品出了一幅精妙的图画,一段难舍的真情。古诗文的语言带有独特的含义、丰富的感情色彩、精妙的表现手法,由此汇聚成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诵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这些都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细细推敲。
  语言的品味还应当伴随大量的诵读。古诗词的诵读是吟诵,有别于一般课文朗诵。在教学中,应当尝试使用不同的诵读方式,以品味语言的内涵、节奏、韵味、美感。诵读能带领学生入境,能让学生悟情。同时,教学中我们也应重视示范诵读,这对促进学生对语言的领会、感悟、传神,作用不小。
  二、情感领悟要深入
  古诗词以诗寄情、以诗传情。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引导,要着重于美的熏陶、美的感悟,包括: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
  《村居》里的田园生活之闲适,《泊船瓜州》中的重新上任忧虑复杂的情感,《元日》中的得意欣喜之情……在教学中,这些情感的感悟和语言的感悟是融为一体的。由于学习基础的局限、时空的距离,我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既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也重点作讲述与引导。教学《泊船瓜州》时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自读,读懂诗作;其次是读诗质疑,如将质疑点“离家近为什么不能回”等作为学习的重点,在导疑导法、导读导悟中使得学生对诗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情感显现尤其能够激发和影响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魅力、语言魅力,会制造出别样精彩的课堂来。古诗词教学的创新实践也让我的自身素质有了提高。
  三、意境想象需自由
  古诗词语言的精练、意境的深远,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品味。如:景物的想象、诗人的想象、叙事的想象、意境的想象。
  我在教学《村居》时,就以引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由此感受诗人借助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初始想象时,总是较为简单的,就参照句中出现的词语,想象出应有的景象,或者根据随文图片,想到会有的景物等。当学生的交流显得有些单调时,适当的引导学生说详细、说具体,学生就能有更丰富更生动具体的描述了。如“草”,学生可以想象到“小草旺盛地生长”、“嫩绿嫩绿的小草刚刚钻出泥土”等。这样引导,学生的想象更有个性。当指导学生对“草长莺飞二月天”作充分想象之后,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则由学生独自描述情景,再写一写。学生在自由书写时,也进行着极其自由的想象发挥,这样的想象充分展现学生个性的理解与体会,避免了人云亦云。在想象的美丽情境里,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也领悟到了诗人想要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舒适惬意的向往等。这样的教学显得自然而清新,学生的学习也是轻松而自由的。
  想象的途径还有很多,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也能借助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唱,丰富想象。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诗文情感,应用不同的方法。
  四、拓展学习当精选
  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层层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大量阅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另一番美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古诗词内容语言的特点,整体设计,优化组合: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景物、同一情怀,这样的“同一”均能成为拓展的资源。学习的拓展不仅能够以量取胜,还应该着眼于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会古诗词品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方法的迁移,对比方法的运用:作者的对比、景物的对比、语言的对比、情感的对比皆可。
  教学《泊船瓜洲》这一课,我查阅了王安石的较多作品,选择了《元日》《钟山即事》《梅花》这三首诗,加上《泊船瓜州》一诗,正是王安石一生起起落落的应对:改革得意之时、失意返乡之后、重新赴任、退隐回乡,将情与诗对应,将课外阅读引用进入课堂,这使得学生对诗的理解提升了高度,对诗人的认识也有了飞跃。为了将这一想法实施于教学过程中,又不显得过于唐突,我设计了导入时引导学生背诵王安石的诗作,特别强调其中的这三首,小结延伸时拓展王安石的生平简介,这样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意诗情更有层次。
  教学中,学生适应了以一首诗的学习带动一组诗学习的方法,学会了读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连贯的体会方法,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对古文学的喜好增强了……这些都是注重在教学中拓展创新的益处。
  古诗词的教学创新有很多着眼点,只有关注细节,才能呈现课堂精彩。丰富而有新意的课堂学习能够帮学生掌握方法、使他们产生兴趣,只有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延续到了课外,才能让他们接受更多的古诗词文化熏陶。学生收获多多的时候,我们的语文素养也在不断丰盈。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编辑的匠心──“岁月丛书”感想王建辉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国内同类出版社中应该是佼佼者。就眼下这套书看,其编辑工作的功夫也是很到位的。功夫体现在封面的美学视觉上,丛书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其对于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学生自身情感、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等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都过于强调语文工具性功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其不仅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与
从当前艺术领域教育实践来看,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很看重幼儿绘画技能的习得,常常把美术知识的积累作为美术活动的活动目标,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教育仅仅成了德育、智育教育的工具与手段,在美术教育价值与目标的把握上忽略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想象与创造等本体的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儿童美术与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在美术活动中,要把儿童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儿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培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改"应试教育"为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为高校自主招生试探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新形势下,高职德育工作要更新理念,调整目标,整合资源,拓宽途径,优化环境,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树立全新的大德育观.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持久的参与热情、缺乏有效地合作经验、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同时缺乏指导老师对他们有效地指导,使得“折扣现象”屡屡出现。面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值得关注,为摸清基础状况,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师生及部分思政课教师为对象,使用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系统,采取抽样
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之一是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工作,重心是帮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学生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与坚定的人生信念,才能克服思想上的各种毛病,在人生的航道上破浪
在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新句型和生词。这个时候,教师要教学的语言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实际教学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很难处理,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水平与应变能力的体现。然而,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与目标不一致,学生不能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手段单一化,过分依赖和使用多媒体等方面。笔者结合不同教师教学《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分册的实战经验,指出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