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课程知识的教学活动开展,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思考机器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自身知识与机器人知识相融合,通过对机器人进行设计、组长、编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而针对此方面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需要教师有清晰的思路以及高效的方法,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教学实践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探究,就是探索如何让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资料,对此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和实践机器人知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整个教学模式中涉及到很多要考虑的要素,而对任何要素的分析和探究,就是为了促进学生高效理解学习内容、高效实践学习任务,掌握一定机器人编程及实践技能。教师应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实现对学生基本情况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实现高效学习,同时利于教师积累高效的信息技术机器人知识教学经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一、教学准备活动策略
  1.1学生学情分析
  在进行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开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有基本的认识,这不仅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基本尊重,更是提升教师自身引导教学角色功能的基石。小学生普遍年龄较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需要教师结合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另外,教学形式也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单独学习持续时间较短的基本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1.2学习内容与学生学情融合
  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属于完全陌生的学科,而学生在小学语文、数学知识学习期间可以通过知识积累实现基本认知水平的提升。小学机器人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机器人学习内容和学科学习内容。所谓学科内容的学习,是将机器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或者原理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对基本的机器人知识有基本的认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这两者相辅相成,打破机器人知识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是促进机器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并促进教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1.3基于主题设计的机器人教学工具
  对于学生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不仅要有必要的软硬件工具,更要有能够让学生主动、高效实践的学习途径,基于主题设计的项目或实践活动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探究活动的主要部分。围绕学习者感兴趣的,能够理解与应用的学科知识,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師组织的教学活动。机器人实践项目主题需要由师生共同确立,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由教师自行设计、师生共同研究、开发和学生独立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目标和实践探索目标的整体过程的桥梁。
  二、教学实施活动策略
  教学实施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于实际问题的协作探究过程,教师或者利用感知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学习情境中,在参与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获得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知识。
  2.1构建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基于教学知识、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情出发。如教师针对主题项目“机器人向前行走”进行教学情境设置时,教师将“机器人硬件组合”以及“机器人软件编程”两者以主题项目的实现为基础,创设了虚拟情境。教师以“激情引趣”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戏类型的情境资料参考过程中,利用自己了解以及教师教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探究解决问题,而学生的兴趣则能够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的动力。
  2.2小组划分
  在设定好具体的情境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分组学习是一种人际关系互动的方式,是学习环境设计的一部分。此外,分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分组,更是对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用具分组,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利于学生探究、讨论、实践。所以教师在根据科学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布置,以使学生使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参与问题解决活动,达到学习目标。
  2.3多种方式引导学生
  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机器人教学项目的实践,不仅需要精诚合作,更需要科学的有效方法和资料支持。第一,教师可以提供支架式指导。一方面将问题逐步细化为能够通过探究活动过程解决的任务,并根据问题或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解决任务的先后顺序,让学生有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展开实践探究;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提供学生需要参考的资料。如学生在控制机器人让其对物体进行感应并产生反应期间,需要教师讲解光电传感器寻线的基本原理与相关资料,如提供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图,从而助力学生实现更高效的探究学习。第二,引导式指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试运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导与建议,如针对同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第三,启发式引导,当学生在自己小组完成项目后,教师可以让小组内成员汇报自己的成果及其实现思路,同时让其他学生进行参考,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性理解。
  2.4教师总结活动
  教师对于学生的机器人探究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不仅是帮助学生开拓思路、高效复习之用,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环节,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拓展实践。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总结环节,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的复述,而针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锻炼实践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机器人教学,需要教师做出学生表现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灵活化的总结。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不仅复述项目实践所用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任务探究情况及知识理解运用情况;教师不仅要自己评价,更要让小组知识进行良性评价、小组内部成员互评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有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于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基本资料,包括学生学情、学生学习内容、教学主题项目等。而对于教学活动的实践,则需要教师结合项目构建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带动学生高效总结,让学生对机器人相关知识在教师正确的带领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龙. 小学信息技术与机器人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 中国高新区,2017(01):81.
  [2]郭健.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机器人教学的意义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3):136+138.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惠丰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前,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课文,进行预习和复习,既能提高课堂中对新知识的吸收率,又能减缓对知识的遗忘速度,还能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前学习  初中科学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解决问题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审题、解题。而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形式。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审题、解题能力,有助于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认识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积极练习并深入研究事物本质的一种心理倾向。当学生对某件事非常感兴趣时,他会充分思考,实践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并促进心理活动活跃。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找到某些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提高策略  许多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无聊,这使他们对数学有所抵触,甚至许多学生反对数学。如何快速,良好地扭转这一不利趋势,是目前教师应所考虑的重点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执教教师要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自动学习,认真思考,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讨论的学习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方位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互动交流;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教给学习方法,较好让学生能够根据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多样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多元化教育充满乐趣,因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多样化课堂中。同时多样化教育能够以有趣的形式开展知识传递,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掌握效果。所以说对话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非凡,故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多元化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样化教育  多样化教育不仅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的初级学习阶段,在教学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不匹配。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适应等,均给小学数学教学成效带来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中“1+X”主题拓展的主主题选择入手,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1+X”主题拓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1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入门级的核心课程,在发展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空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积极发展教学理念,使用正确的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的连通性和知识整合,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个人实践,详细解释和讨论了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研究与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期刊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受考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受重视,教师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施分层教学方法,融合现实生活因素,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系统分析新
期刊
【摘 要】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专注于学习音乐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形成,并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音乐游戏是一种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在小学音乐课上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喜爱和理解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和美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
期刊
【摘 要】逻辑思维在教学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是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成型,还基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1],因此,在小学数学
期刊